一个运营高效的现代化牛场,除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还需要对奶牛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作为规模化奶牛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牛场布局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奶牛场一般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四个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劳动生产效率。
一、 生产区
主要包括各类奶牛舍、配套运动场、挤奶厅等,是奶牛场的核心,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牛舍与道路要满足机械的运行。
二、 辅助生产区
包括青贮窑、干草棚、精料库等、供电、供水、机械维修等。一般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要有明显的区分和隔离,防止运送饲料车辆和人员穿行生产区。
三、 生活管理区
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办公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生活管理区内的设施要完善,保证工人的正常生活。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更衣室。 进入场区大门口要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更衣室和消毒池,主大门的侧门应设行人消毒池,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线灯消毒设施,一定要保证出入养殖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四、 粪污处理区
包括病牛隔离区和污粪处理区。污粪处理区是应该尤为重视的,牛的粪便和尿液有一定的腐蚀性,所到之处草木皆死,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用于田间地头。污粪处理有几种方案,利用粪污制作沼气,堆肥发酵后制作有机肥。
以上是几个区的简单介绍,区域的划分和规划还要考虑地形、地貌,进场区道路的位置,常年风向,雨水排放,以便合理布局安排。根据我公司常年的规划经验,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奶牛生产工艺、牛群的结构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配种、奶牛疾病的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修建奶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运行成本高,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 流行性疫病对奶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5 采用标准科学。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法规及定额等;建设单位所在地的地方标准《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执行标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