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3|回复: 2

干撒式发酵床的好处及制作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6 1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模式,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面,改换成具有发酵功能的地面。这种地面由添加了专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发酵的意思就是在垫料帮助下,发酵菌以猪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分解粪尿的过程。
  发酵床养猪技术有四大优势:无粪尿排放,无污染;满足猪的生活条件和原有习性,从根本上提升猪的健康活力,减少疾病,肉猪生长快,种猪生产成绩提高;省饲料、省水、省工、省药;提升猪肉品质。
  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和是否提前发酵,发酵床技术有湿发酵和干撒式两种。
  湿发酵是将垫料原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铺进猪圈养猪的方法。目前使用的发酵床多数属于这种。
  干撒式发酵床是将干垫料原料与菌剂掺和均匀后不加水分、也不提前发酵,直接铺进猪圈,当即可以进猪饲养的方法。
  本文专门介绍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
  一、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势
  干撒式发酵床与湿发酵式发酵床相比有多方面的进步。
  1、操作快。不提前发酵垫料,发酵菌剂只撒在垫料中,饲料和饮水中不再添加,节省人工和时间。
  2、垫料薄。只要50到60厘米厚,造价低。
  3、省辅料。不需添加活性剂、营养剂,以及食盐、泥土等。
  4、休眠好。发酵床铺成后,闲置一段时间再喂猪也可以,这时菌种处于休眠状态。
  5、垫料干。水分蒸发的负担小,水分含量不易超标。
  6、养猪多。干垫料不易传热,有利于发酵层的保温,所以发酵效率高,单位面积可比湿发酵模式多养猪三分之一。同时圈舍内不用建造大面积水泥台,也增加了发酵床面积和养猪数量。
  7、猪舒爽。垫料较干,猪躺卧时感觉舒爽,在热天阻隔发酵层的热量向猪身上传导,猪在夏天感觉不太热。
  8、寿命长。发酵床发酵功能不易老化,可连续使用多年。
  发酵效果好,猪吃的发酵垫料多,垫料不断补充,这样就避免垫料中的盐类等残留物质积累过多。垫料中不加食盐,不增加发酵床运行后期的盐分负担,有利于长期使用。避免了提前发酵过程中的物质能量消耗,使垫料最大限度发挥发酵作用。
  9、好维护。垫料中水分少,不容易板结,减少了翻动的频率。垫料水分少,垫料轻,厚度薄,中下层干燥松散,所以每次的翻动也比较轻快。不用水泥台,免去了清理水泥台上粪便的劳动,还不易生蝇蛆。
  10、原料广。对垫料原料种类要求不严,除了锯末和稻壳外,还有很多种原料可替代使用。
  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包括圈舍建造、垫料铺设、发酵床日常维护、猪群管理和疾病控制五个方面
  二、圈舍建造
  猪舍一般选择东西走向,门窗尽可能大,加开天窗和地窗(即墙根的通风孔)。天窗要安装在屋顶最高处,每两间开一个。地窗每个大小约25×25平方厘米,下沿高度在圈舍地坪上方15厘米左右。过高影响地面湿热气体的上升,过低可能会在雨季进入舍内雨水。
  除特别寒冷的地区外,猪舍前后墙特别是南墙,上半部分可建成立柱式。同时安装卷帘。
  在圈舍的平面设计方面,尽量加大发酵床面积,减少水泥地面。原则上除了必要的走道、料槽下面和饮水器下面的引流台以外不留水泥地面。
  容纳发酵床垫料的空间叫发酵池。发酵池尽可能大。原则上在一个猪舍内用一整体贯通的发酵池,这样不但发酵效率高,而且建设成本低。
  料槽摆放在临路一侧的圈边,一般在北边。
  生长猪圈饮水器与料槽处于相对的两边。饮水器下面建一40×40平方厘米大小的引水台。引水台与圈舍墙壁结合处凿一引流孔,把饮水器漏下的水引流到圈舍外。种公猪和母猪的饮水器可安在料槽前上方。
  发酵池的深度,等于垫料的厚度。干撒式发酵床发酵池深度50-60厘米。发酵池的四壁要做成较陡的斜坡,并用水泥砌好,池角最好砌成弧形,不用直角。
  发酵池底保留土地面,略加平整、尽可能晾干。发酵池底面保留土地面的好处,一是土壤能给发酵功能菌提供部分营养物质,二是在发酵床中多余的粪水可及时渗透到土壤中,起到部分消除和缓冲粪尿负荷的作用,三是土层的透气性好,有利于发酵的氧气供应。另外,土壤地面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肉猪圈最好建成正方形,30-40平方米为宜。小猪阶段单圈还可再大些。
  哺乳母猪圈1.8米×(3.0-3.5米)。
  猪圈围栏最好用钢筋、钢管、水泥栏杆或粗铁丝网做成,这样不但便于通风,而且不占空间,同时还不影响发酵床整体的连通,增加猪群之间的交流。
  围栏的下沿要深入垫料表面以下10-15厘米,以防止猪从栏下空隙进入其他圈。围栏最好容易拆解,以便调整猪群和猪出栏后的垫料翻动。
  原来的水泥地面圈舍改建发酵床时最好拆掉水泥地面。但也可以直接在水泥地面上铺垫料。只要猪的饲养密度不高,几乎不影响使用效果。
  三、发酵床铺设
  铺发酵床之前要准备垫料原料。
  垫料原料要求碳氮比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疏松多孔透气、吸水吸附性能好、粗细适中、无毒无害、无明显杂质等。所谓碳氮比就是垫料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之间的比值。
  锯末是最好的发酵床垫料,因为锯末的碳氮比高,耐发酵。同时锯末疏松多孔,透气性和保水性也都比较好。由于木材和加工方法不同,锯末的种类、湿度和品质差异较大,要注意把握。
  不要用有毒的锯末,如楝木等,以防中毒。
  用松木等含油脂较多的锯末应先晾晒几天,以免猪发生皮肤和呼吸道过敏以及消化道应激反应。
  捡出锯末中的塑料类异物,以防造成消化道阻塞。干撒式发酵床技术要求锯末必须干燥,湿度大时要提前晾晒。
  木材加工生成的刨花也可使用,最下层可全部用。
  稻壳也是很好的垫料原料,透气性能比锯末好,但吸附性能和使用效果稍次于锯末。稻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锯末等原料混合使用。
  花生壳可不经粉碎铺到最下层,厚度不宜超过15厘米。也可粉碎到比稻壳稍粗的粒度,与锯末或稻壳混合使用。
  玉米杆可以铡短或整株铺到最下层,厚度10厘米左右。也可铡短到3厘米左右按四分之一以下比例与锯末或稻壳混合使用。
  小麦秸或稻草可以铡短或不加工直接铺到最下层,厚度不超过20厘米。也可铡短到2厘米左右,与锯末或稻壳混合使用,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
  玉米杆、麦秸和稻草不宜单独用,也不宜粉碎后用。
  玉米芯可以粉碎到与黄豆大小的粒度单独使用,或与锯末、稻壳混合使用,比例不限,也可以经碾压后铺到最下层。
  每吨干锯末能铺设50厘米厚的发酵床10平方米左右。
  铺干撒式发酵床的步骤有三步。
  第一步,稀释菌剂。按商品说明计算好菌剂用量,按要求比例(一般是5-10倍)与米糠或玉米粉、麸皮混合稀释。稀释后的菌剂分成五等份。
  第二步,播撒菌种。可将垫料均匀分五层铺填,每铺一层垫料直接撒一层菌种,每层用菌种总量的五分之一。也可将垫料原料与菌剂混匀后再铺。一定不要加水。
  垫料厚度达到约60-70厘米。刚铺设的垫料比较虚,进猪饲养几天后会由于猪的踩踏和发酵热的作用使垫料基本压实,厚度会下降20-30%。
  如果锯末中有少部分较湿,可以挑出来铺在最上层,不影响使用效果。
  第三步,进猪饲养。垫料铺设完毕当即就能进猪饲养。
  四、运行维护
  运行良好的发酵床有几个特征。首先是发酵温度,发酵层内部温度40-60℃,手感觉温热甚至烫手。其次是垫料状态,垫料含水量在20-50%之间,垫料表面无明显粪尿堆积、无蝇蛆孳生、不板结。再者是空气质量,猪舍内无臭味,无明显氨气,感觉不闷。屋顶和墙壁上无水滴凝结。
  做好日常维护是保障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发酵床运行维护包括通风、粪尿与垫料混合填埋以及垫料的翻动三个方面。
  通风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靠门窗水平通风,二是用机械通风,这两点和水泥圈舍相同。第三种通风方法是发酵床圈舍特别强调的,就是利用天窗和地窗形成的循环气流通风。
  在寒冷和温暖季节,不考虑圈舍降温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天窗和地窗基本能满足排放圈舍内废气的目的。这时最好要关闭门窗,以保证天窗和地窗气流的顺畅循环,而且减少圈舍内的温热散失。
  大猪阶段外界气温在15℃以上,或者保育阶段外界气温在20℃时,可以完全开启卷帘。温度稍低时根据情况适度开启卷帘,同时结合天窗和地窗灵活掌握通风。
  炎热季节,不但要排放废气,更要降温。由于发酵产生热量,发酵床猪舍的降温负荷比水泥圈舍更大。这时要开启机械通风和降温设备。
  发酵床圈舍使用冷风机通风降温,效果较好。冷风机本质上是密闭的湿帘,但比湿帘有明显优势。一是冷风机是正压吹风,运行时需完全开启门窗,通风效果好,不明显增湿。正好符合发酵床圈舍开放式通风降温的需要。
  粪尿与垫料的混合与填埋。猪有在一个地方集中排粪尿的习性,必须将集中的粪尿与垫料混合填埋。目的是让粪尿进入垫料中间部位的发酵层,创造良好的发酵条件。
  如果粪尿长时间在一处集中,就会造成局部发酵环境的破坏,不但粪尿不能及时发酵降解,而且使这一区域发酵功能丧失。
  定期不定期对垫料进行适当的翻倒,以增加垫料内部的透气性,防止板结后透气不顺畅,造成厌氧发酵,无法将猪粪尿降解掉。
  小猪阶段粪尿量小,性情也特别欢快,喜欢跑动玩耍,运动量大,对垫料的拱掘频繁。粪尿的积累较少,垫料水分小,猪身体对垫料的压迫较轻,垫料大多处于松散状态。同时垫料发酵产生的废气和水汽量也不太大。所以这个阶段的维护强度不大。
  随着猪生长,粪尿量逐渐增大,性情逐渐趋向安稳,运动减少,对垫料的拱掘减少,而身体对垫料的压迫增强,粪尿和垫料中的水分增多,发酵产生的废气和水汽也明显增多,垫料容易板结。粪尿的分散和垫料的翻动任务越来越大,这时通风的强度也相应地需要提高。
  猪出栏后要彻底翻倒垫料,并在老垫料上补充新垫料,达到原有厚度。如果原有垫料中水分和粪尿不过多,新垫料没有必要与老垫料掺和。否则要用部分新垫料掺入老垫料中,提高发酵速度。新垫料中需添加菌种。发酵约一周后再进下批猪饲养。
  大猪出栏后最好接着养小猪。一方面,养过大猪的发酵床的温度高,利于小猪生长,而且小猪粪尿少,这时正好把大猪留下的粪尿分解完。
  防止粪尿以外的水分,包括水管和饮水器漏水、雨水和地下水进入垫料。要使用优质饮水器,最好用乳头式或碗式饮水器,尽量不用鸭舌式饮水器。定期检查和更换饮水器弹簧。雨季要特别注意猪场内的排水通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韦文志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8-6 11: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殖的好资料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关键的不是收藏而是把这份资料拿出来给更多的人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1 22:0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