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跑到哪里了?
说到感恩,一定有感人的好事,可好事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先把引文列出: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我没有亲历,谈点感想,就算是引文的读后感。我不对引文事件负责,如该报道为假新闻,责任不在我,我就是就事论事,算个小学作文练笔,虽然我小学早就毕业了。
有什么感想?先谈几点。
救人的孙老伯身体真好,82岁,还能跳水救人,活过100岁没问题。孙老伯说:“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84岁了。”第一个救人老头活过100岁更没问题。
荷花池和游泳池一样,都是水深的地方,是不是也应安排个救生员值班?有专业的救生员,比靠“雷锋”来抢救游客要有档次。公共场所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健全。
救人的孙老伯要求宣传报道一下,没什么不对的。孙老伯说:“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唉——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
宣传宣传应该算是感恩的表现,可为什么被救人不肯做这种感恩呢?
被救的何大妈表示,对于孙老伯所表达的弘扬见义勇为的思想,她是赞同的。但是大妈对于老伯要求上电视,并让大妈向组织汇报救人一事的做法还是想不通。
谈起孙老伯求表扬的事,何大妈的女儿韩女士对此一直不满,“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
我以为是感恩之心丧失,反倒有怨恨之心。我不是记者,没能深入了解,但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的观察,何大妈和韩女士都没对孙老伯有感恩之行。何大妈“打算登门道谢”,打算打算而已;韩女士“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也是本来是要拎的。
什么原因?
“我就是不想让他曝光。”
曝光谁?曝光什么?
曝光孙老伯?还是怕自己被曝光?不得而知。
“我们只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曝光。既然已经这样,要弘扬正气,就弘扬吧,就算是我们吃了个闷亏。”
哦,原来救命之恩是“吃了个闷亏”,怪不得没有“涌泉”,感恩都不需要了。
那感恩之心跑到哪里了?不知何大妈是栽进荷花池前就没有,还是丢在荷花池里了。
大大山 于 2010-8-2 21:00 补充以下内容
对救命恩人还说三道四,人品可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