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价格在经历了37个月的上升和波峰后,于2005年4月开始下降,其间由于禽流感疫情、四川链球菌疫情和猪价的惯性综合作用,生猪销售价格经历了5个月的起伏缓慢下行,终于在2005年9月失去平衡直线向下,11-12月份的小幅回升后又继续快速下滑。养猪业陷入全面亏损,市场开始恐慌,养猪业者开始明白:“好日子已经暂告结束”。人们都在思考:这苦日子还要过多久?尽头在哪呢?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做了大量分析预测,众说纷云。本文尝试从存栏母猪的变化来探视猪价下阶段的可能走向。 对养猪业而言,决定生猪销售价格的主要是二大因素:一是成本;二是供求关系。目前生猪销售价格已远低于饲养成本,客观上有回归成本线的内在要求,任何一个行业不可能长期亏损。而供求关系方面,从需求上看,内需应该是相对稳定,长期会有所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没有大幅增长的动力,也没有大幅下降的理由,出口生猪和猪肉制品这一块要想大幅增长任重而道远;而从生猪供应上看,很显然前几年长时间的猪价高位运行刺激了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供过于求的局面自然形成,价格下跌也就成了必然。因此本轮生猪价格下跌的主因是养猪行业(在数量上)过快发展导致供求失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正常年份影响猪价走向的主要是生猪的有效供应,而决定生猪有效供应的基本要素是存栏母猪的数量。
调查了浙江省部分养猪大县,这些县区同列浙江省2005年生猪出栏十强县。其中萧山区年出栏97.8万头,排名第二;衢江区年出栏90.25万头,排名第三;海盐县年出栏52.25万头,排名第六;龙游县年出栏48.4万头,排名第十。这些县区在规模化、饲养方式、饲养品种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本省有一定的代表性。
1、 萧山区:萧山区存栏母猪情况(头)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5
| 全区
| 63300
| 57600
| 60200
| 63300
| 规模猪场
| 48100
| 48800
| 53300
| 52700
| 规模比例%
| 76.1
| 84.7
| 88.7
| 83.3
|
萧山区是全省规模化养猪程度最高的地区,全区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场37个,占全省的34.6%,其中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规模场3个,占全省的75%。饲养的品种以外三元为主。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农村散养户退出养猪业的速度加快,而新建猪场和部分拆建猪场也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本轮行情中,规模猪场的基本做法是加强淘汰高龄和差母猪,而后备母猪的补充则持不积极态度。预测等行情稳定后,母猪补栏将及时跟进。
2、 衢江区:衢江区存栏母猪情况(头)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5
| 全区
| 33652
| 38127
| 42647
| 32000
| 规模猪场
| 3500
| 3800
| 6500
| 7000
| 规模比例%
| 10.4
| 10
| 15.2
| 21.9
|
衢江区是个传统养猪地区,农村几乎家家养猪,母猪以当地土猪和土杂猪为主,也从外地抓小猪饲养。近年来规模化养殖进展较快,外三元比重进一步提高。市场行情的波动对当地的养猪生产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本轮行情中,散养户的母猪淘汰比率较大,达到25%,而规模场保持基本稳定。
3、龙游县: 龙游县存栏母猪情况(头)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5
| 全区
| 25000
| 30000
| 32000
| 30000
| 规模猪场
| 18000
| 24000
| 26000
| 26000
| 规模比例%
| 72
| 80
| 81.3
| 86.7
|
龙游县规模化程度高,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7个,多数是年出栏5000头左右的猪场和小规模场,农民散养户已经很少,主要饲养品种为外三元。近年来该县小规模场发展较快。在本轮行情中,散养母猪进一步淘汰,而小规模场母猪基本稳定。
4、海盐县:海盐县存栏母猪情况(头)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5
| 全区
| 45587
| 56200
| 59560
| 52300
| 规模猪场
| 1647
| 3956
| 5300
| 5753
| 规模比例%
| 3.6
| 7
| 8.9
| 11
|
海盐县毗邻上海和杭州二个大城市,养猪是当地农民的传统产业,农村几乎家家养猪,也是仔猪输出地之一。母猪以嘉兴黑猪和长嘉母猪为主,近年来规模化养殖虽有较快进展,尤其是上海部分猪场迁入,外三元比重有所提高,但总量比例仍不高(刚过10%)。市场行情的波动对当地的养猪生产影响较大,在本轮行情中,散养户的母猪淘汰比率较大,主要以嘉兴黑母猪为主,达到12.2%,而规模场母猪保持基本稳定。
综上所述,讨论分析如下:
1、从以上几个生猪养殖大县的情况看,自繁自养的规模猪场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存栏母猪总体稳定,并略有增长。其中老场母猪有所压缩,新建场多数仍按原计划建设、引种扩群、投入生产。
2、规模化程度较低的海盐、衢江二县(区)本轮母猪淘汰比例较大,主要对象是散养户的土杂母猪。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浙江省2005年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出栏肉猪比重占全省的68.5%,而全国的这个比率为37.9%。由此可以估算,散养户母猪淘汰比例至少在15%以上。目前部分散养户处于歇业状态,但是待养猪形势平稳后,其中的大部分仍会回来养猪,这是由我国多数农民仍以养猪作为重要收入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3、本轮行情中,母猪集中淘汰有二个时间点。一是2005年9-10月,二是2006年2 月以后。前一个时间点淘汰量较小,后一个时间点淘汰量大。据此预测,今年8月以后生猪的有效供应将减少,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将逐步缓和,生猪价格也将逐步回归到养猪成本线。今年年底前后,生猪供求关系将明显改善,养猪业者将摆脱亏损局面,并有可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
4、经过这次生产母猪群的调整,规模化和良种化将进一步提高。下阶段对优良种猪的需求量会有显著增加,但养猪企业对引种也会变得更为理智、对种猪种质和健康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和选择。因此,对种猪生产企业来说,这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务必认真应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