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在上海书城停售。所有去购书的人都被告知,该书已经售完,暂时没有进货的计划。再加上5月28日先期宣布该书下架的博库书城等书店,至此,《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在上海的销售已经基本陷入停滞。昨天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北京鹏飞一力出版公司热炒该书的一些内幕。按照该公司的计划,《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年内销量将突破1000万册,现在这个计划已无实现的可能。
揭秘买通网站在电视台办讲座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2009年末,北京的鹏飞一力出版公司接了笔大买卖――负责《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营销和发行。《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策划人贺雄飞是认定该书将赚到大钱,才让鹏飞一力的老板、他的弟弟贺鹏飞负责此事的。这也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
鹏飞一力公司做图书策划营销这行已有些年份,也推出过一些书,如《王朔文集》《李银河文集》等,但自从2007年被王朔痛骂出了文集却拖欠版税之后,该公司就一直鲜有畅销书亮相。既然《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可能是他们重振旗鼓的最后机会,鹏飞一力决定孤注一掷,在2009年11月图书上架前后,展开一场营销大战。仅宣传营销费就投下了100多万。
100多万是个什么概念呢?记者了解到,现在每年那么多新书,能给出版公司带来超过100万利润的凤毛麟角,一些书的营销费可能只有几千元。如果敢投100万下去,那说明这家公司起码怀着狠赚500万以上利润的野心。
那么,这100万投到了哪里去了呢?这位知情人士披露,他们首先搞定了当当和卓越这两大图书销售网站,以确保《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长期被放在推荐图书一栏的显眼位置。然后就是打榜,通过大量回购图书或者进行公关的方式,让该书位列一些大型书城销售榜的首位。与此同时,一场媒体攻坚战也开始打响,通过媒体尤其是让张悟本在电视台举办讲座,以扩大他的影响力。
经过这一系列努力,张悟本开始成为一个公众人物。2009年末到2010年初这两三个月之中,读者满眼都是张悟本,再加上他能言善辩,又有“绿豆治病”等奇谈怪论。一时间大量图书订单飞向鹏飞一力,这家公司就等着大把赚钱了。
幕后真正推手是一家影视公司
但是鹏飞一力绝非张悟本的后台老板,充其量只是一个前台老板,是“二级商”。他们所赚的钱,不过是占到图书码洋两三成的发行费用。而真正的后台老板是一家叫“中奥”的影视公司。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家公司其实想推张悟本已经有三四年了。他们曾给张悟本办过讲座,录制过光盘,还求电视台去采访他,但无奈效果甚微,张悟本以及他的奇谈怪论还是不能变成滚滚财源。这个时候不知道哪来的灵感乍现,这家公司的经营者顿悟,要想让一个养生专家出名,必须先给他出书,书火了,每本书就好比是一张广告,人想不火都难。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策划人贺雄飞的加盟。
百度百科中给贺雄飞的定位是“当代著名的出版家、演说家和犹太文化研究专家”,说他所做的所有的事就是“推人,出书,挣钱……兼之传播思想”。据称此人曾推出过钱理群、朱学勤、秦晖等学者的书。知情人士说,贺雄飞一加盟,便给陷入困境的中奥公司带来新鲜空气。他提出两点,其一,要买一个大型权威出版社的书号,让人觉得该书很权威;其二,取一个好书名,让人过目不忘。
书号很好买,目前除了少有的几家出版社之外,许多大社的书号都是明码标价的,贺雄飞很快落实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书号。取书名的时候却费了一番脑筋。最后他们发现像之前热销的养生保健书(如《求医不如求己》和《不生病的智慧》)都抓住了读者两点心理,一点是在医院里鲜能感觉到的亲切感,一点是不去医院就能自己把病治好的可操作性。综合这两点,《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看来是最合适不过了。
知情者说,张悟本没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做过什么文案工作,书里所有内容,都是中奥公司从张悟本讲座光盘直接搬下来的,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强调了“绿豆”。有了一个好书名,其实就成功了一半。贺雄飞对图书前景信心满满,所以才有了让弟弟公司鹏飞一力做发行的下文。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