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自己的不慎,将信用卡拆断,有很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这张信用卡。想想有时候用信用卡也不是特别的方便,传统的消费方式也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但近几日,因为工作需求,还是需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我拨通了某某银行的信用卡服务专线。
我简单告知了情况,大意是我想补一张信用卡。客服向我征求了很多的个人信息,以验证我的身份,这一点表示理解,没有一个人想自己的信息轻易的被核实。但是在补卡收费的问题上,我感觉银行的理念有点让客户愤怒。明明可以免费补一张信用卡,非要收费补办,说是有成本;而销卡没有成本,办新卡也没有成本。我的选择就是销卡,办新卡,至于办哪家银行的新卡,看我的兴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所谓的绿色通道竟然答应可以免费补寄卡。也就是说,如果我默认收费补卡,企业就顺理成章的赚取我的15元所谓的费用;如果我不默认收费补卡,而选择销卡,企业就好象勉为其难的给我特别优待一下,免费补一张新卡。客户所希望的服务一定是要客户自己去争取。
我的愤怒产生于此,都说银行当霸王当到家了,我想说,银行其实也有够贱,平时为了拉拢客户开户,不惜花费大量营销成本开展营销活动,例如新办信用卡送各类礼品(大家可以去看看,曾经某段时间,高校的信用卡办理地简直成了礼品派发场所),而原有的老客户却想通过设置离网成本的方式去挽留客户,而不是去减少成本,提升客户感知的方式去维系客户。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虽然通过营销方式去拓展新客户无可厚非,但是通过不精明的方式去挖掘在网客户价值,却是大错特错的。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传统营销观念的影响,银行可能会想,现在已经在网的客户,能挖掘的收益就挖掘点收入,包括转嫁给消费者的成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从客户的角度去实践。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把客户当做傻子,客户也会毫不留情的将企业打下十八层地狱,尤其是心理上的感知。对于银行,为所有需要补卡的客户免费补卡,或许会丧失一部分的收入(15元/人次),但是主动的免费补卡,相对于大规模投入的拓展新增,以及客户良好的服务感知,绝对是值得实践的。一个从补卡中赚取利润的银行,一个依赖于补卡收入生存的银行,离消亡也差不多了,它已经死在消费者心中了。
以下为简单的沟通情况,不知银行的各位主管们,做何感想?中国以前有个典故叫南辕北辙,我们都会觉得可笑,还有一个成语叫舍本逐末,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不会犯这种错,但是,你们所管理的企业,难道没有舍本逐末吗?!
客户:我希望补一张新的信用卡
客服A:可以的,我们可以为你补一张新卡,费用是15元,请问您现在确定要被一张新卡吗?
客户:15元?为什么要收费?
客服A:这是我们的规定,因为补卡是有成本的。
客户A:那销卡有成本吗?办新卡需要收费吗?
客服A:销卡不收费的,办新卡也是不收费的。
客户:那我销卡,信用卡不用了。
客服A:这……?先生,您稍等一下,我为您转接我们的销卡专员(没听清,应该是管销卡的)
客服B:先生您好,我同事刚才跟我说了您的情况,您这张卡还需要继续使用吗?
客户:我需要继续使用,但是我觉得你们服务理念有问题,继续使用要收我15元,而办一张新卡不需要收费,所以我选择销卡。
客服B:恩,我们的规定是补卡收费15元的,如果您要继续使用,我这里是绿色通道,我们为你免费补一张卡如何?
客户B:可以免费补一张卡?为啥不早说。要不能免费补我肯定就不用了,那么多银行求着你去办信用卡呢,谁还在乎你们银行?
客服B:……
我也无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