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1|回复: 3

品牌领导——创建品牌的回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09: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略的推动者由销售转为品牌识别

  在品牌领导的新模式中,指导品牌战略的不仅是销售和利润等短期效果,更重要的是品牌识别。因为品牌识别将品牌希望能体现出的东西具体化了。品牌识别的方向明确了,战略的执行才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品牌识别的发展依靠人们对公司的顾客、竞争者和经验决策的全面理解。推动品牌价值的最终力量是消费者,因此品牌策略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市场细分策略基础上,同时对消费者动机要有深入的了解。品牌识别还要体现出与竞争对手之间显著的区别,所以分析竞争对手也很关键。最后,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品牌识别要反映经营策略。品牌要实现对消费者的承诺就要进行项目投资,品牌识别还要能体现出企业的这种投资意愿。



创建品牌的回报

  传统品牌管理模式着眼于短期销售额,所以品牌投资见效与否容易判断,看它是否带来销售额和利润就行了。相反,品牌领导模式着眼于建立能带来长期利润的资产,这往往很难甚至无法论证。建立品牌需要经年累月的强化,立竿见影的回报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建立品牌的过程在短期内甚至可能减少利润。更进一步说,品牌的建立往往是在竞争背景下进行的,这时喧闹的市场引发出许多需要衡量的问题。

  品牌领导模式的前提是品牌的建立不但能创造资产,而且是公司生存制胜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司的最高执行官必须相信建立品牌最终会获得竞争优势和经济回报。

  对无形资产投资回报的评估会遇到很多问题,品牌资产投资也一样。所有的企业最重要的三大资产是人员、信息技术和品牌,但没有一项会出现在资产平衡表当中。量化评估这些资产对企业的贡献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粗略地估计它们的价值。这样,无形资产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一个概念性的模式。尽管这种模式通常很难衍生,也不完全可靠,但缺乏它的指引,品牌领导的发展运动过程也会受到抑制。



  我们在本章后面将回顾一些研究成果,它们表明创建品牌的收益会体现在企业资产的显著增长上,对品牌的投资还会影响股市回报。然而,我们要首先对品牌创建和与它对应的战略行为——价格竞争作一比较,这才是逻辑的原点。


价格竞争的替代品

  经理们在描述他们的经营环境时很少不提及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也有像巴拿马运河经营者那样的少数几家公司得到了上帝的格外恩惠,没碰到真正的竞争对手。下面的情节大家都不陌生:市场上新的加入者、过剩的生产能力、销售滑坡和强硬的零售商导致价格竞争;降价、回扣等层出不穷;利润在削减;竞争者,尤其是三等或四等品牌的防卫态势;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开始胜过对质量和差异性特征的重视;品牌与商品开始相像,企业也把品牌只当作商品。

  企业要防止产品变成大众化的同质商品,但只意识到这点还谈不上具有远见卓识,惟一能代替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创建品牌。

  莫顿盐业(Morton salt
没有什么产品比盐更像商品的了)、查尔斯·舒瓦伯(Charles Schwab折扣经纪服务discount brokerage services)和土星(Saturn,通用汽车的超小型汽车)都尝到价差效应的甜头,这说明变成大众化的同质商品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情况下,强大的品牌都能防止企业在价格一条战线上进行竞争。另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是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当取消了每周的价格促销政策之后,他们发现销售额增长而且利润剧增。

  价格作为一种推动力的重要性往往被高估。调查显示,几乎没有消费者会仅仅凭借价格因素来决定购买。即使在波音飞机的客户面前放着成堆的量化报告,他们也要将最终的分析交给一项客观的鉴定工作,这个鉴定的依据就是客户们对波音品牌的亲近和信任度。查尔斯·舒尔茨的花生系列漫画曾对此作了调侃。露茜有一回将她提供的精神病学服务的价钱从5美金降到1美金后又降到25美分。显然,她觉得这种服务的价值只体现在价格上。这是卡通里一个有趣的假设,现实的事情可不是这样。汤姆·彼得斯说得好: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上,傻瓜才会进行价格竞争。赢家会想方设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持久的价值。


品牌的价值

  品牌的价值无法精确评估,但可以大略地估算(如在加减30%的范围)。由于误差很大,这些估算不能用于评估营销计划,只能说明创造了多少品牌资产。这些估算还能为制定品牌创建计划和编制预算提供参考。比如说,如果有个品牌价值是5亿美元,一个500万的创建品牌的预算就可能显得太少了。同样的,如果一个品牌在欧洲的价值为4亿美元,在美国价值为1亿美元,将品牌预算在两个市场一分为二的决策就可能需要质疑了。

衡量一个品牌的价值需要清晰直白的逻辑。首先,必须分清品牌为每个主要产品带来的市场收益(如惠普在美国的产品市场之一可能是商用电脑)。接着将收益归为以下几类:一是品牌;二是场地、设备等固定资产;三是其他无形资产如人员、系统、制作工序和专利权等。属于品牌的收益是可资本化的,它为品牌在该产品市场提供了价值。把不同产品市场上的品牌价值累加起来就获得了品牌的总价值。

属于固定资产的收益相对容易衡量,回报一般是固定的(比如8%左右)。收益均衡则要分为品牌带来的收益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收益。这种区分以业内资深人士的判断为客观依据,其中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其他无形资产的实力(在航空业,对机场通道的控制是推动收益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品牌的实力,包括它的相对知名度、对品牌品质的肯定、顾客忠诚度和品牌的联想度。

  泛品牌公司(Interbrand)采用他们自己修正后的上述逻辑研究品牌价值。19996月,他们对本国以外的市场上常见的品牌进行研究,全球最大的品牌所拥有的价值另人瞠目。表13列举了前15大品牌和其他6个品牌,这6个品牌的价值在企业市场资本中比重很大。

    全球有60个品牌的价值估计超过10亿美元,领先的是838亿的可口可乐和567亿的微软。很多情况下,品牌价值在企业总市场资本中占有显著的份额(尽管品牌没有用在所有的产品上)。在前15大品牌中,只有通用电气的品牌资产在企业的市场价值中低于19%。相反,60个品牌中有9个品牌的价值在企业市场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超过50%,而宝马、耐克、苹果电脑和宜家(Ikea)等品牌的份额甚至超过了75%。
  
  泛品牌公司的研究更戏剧化地说明创造强势品牌的确会带来回报且数量可观,这里再次强调创造品牌资产的明智性和可行性非常重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缘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30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分析的好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8: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牌识别要反映经营策略和质量意识。品牌要实现对消费者的承诺就要进行项目投资,品牌识别还要能体现出企业的这种投资意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09: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建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光光看到创建品牌的经济回报是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品牌的。
更多的应考虑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从而自然而然带来经济回报,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创建品牌的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20: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