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51|回复: 2

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资料是国外某资深大学所著“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配方设计有所帮助。

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

依阿华州立大学的John Patience博士和Steve Ensley博士解释什么是霉菌(真菌)毒素,它们对猪有什么影响,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霉菌毒素。
总论

玉米里的霉菌毒素是感染玉米果穗的特定霉菌所产生的。霉菌可能存在却不产生霉菌毒素,但如果没有霉菌存在,霉菌毒素是不会产生的。养猪生产者所关心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或DON)、串珠镰孢菌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镰孢菌毒素),有时候还包括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镰孢毒素)。许多穗腐病都会滋生能够产生毒素的霉菌。包括镰孢菌穗腐病、赤霉穗腐病以及黑曲霉穗腐病。依阿华地区二孢菌穗腐病比较常见,但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这种病会产生霉菌毒素。各种穗腐病所适应的环境条件不同,因此,不同的年份发生的穗腐病类型也可能会不同。
  尽管天气条件是影响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但生产者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感染发生的程度。例如,玉米害虫控制可以防止害虫破坏子实,并预防因此造成的霉菌感染。对玉米进行筛选,清除破碎或损坏的子实,并且保证相对湿度低于14%,这样可降低霉菌滋生风险。新谷进仓之前先清仓,确保存储环境清洁,这样也可避免霉菌经陈玉米传染给新玉米。
黄曲霉毒素可能算是最受关注的霉菌毒素了,因为它对人类和动物都构成健康威胁。由于黄曲霉毒素可在肉品当中积累,因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杜绝猪肉产品出现黄曲霉问题,商品猪饲料当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ppb(十亿分之一)。
  呕吐毒素,或称DON(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在饲料中含量1至3ppm时,会降低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年轻猪只最易受影响。牛和家禽对呕吐毒素的耐受力远高于猪。DON常常与另外一种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同时出现,因为这两种毒素是同一种霉菌产生的。
伏马毒素是一个家族,包括多种霉菌毒素,马和驴对这种毒素最敏感。对于猪,建议饲料中伏马毒素总含量要低于10ppm。
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但同时也会对其它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建议猪饲料中含量低于0.2ppm。

T-2毒素不象DON那么常见,但毒性更强,会造成拒食、呕吐以及肠道损伤。有时甚至造成死亡。对于猪,建议饲料中T-2毒素含量低于2ppm。
最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类雌激素的毒素,也就是说它会模仿雌激素的效果,造成不孕、假妊娠和子宫脱垂。仔猪饲料当中的含量应低于1ppm,生长猪应低于3ppm。

介绍

玉米里的霉菌毒素是感染玉米果穗的特定霉菌所产生的。霉菌只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会产生霉菌毒素,因此检测霉菌含量并不是测定霉菌毒素含量的精确方法。此外,并非所有霉菌都会产生霉菌毒素,但玉米中如果没有霉菌,就不会有霉菌毒素。实时上,能够在玉米上生长的霉菌有几千种,然而真正产生霉菌毒素的只有少数的几种 - 而且还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产生。因此,不能简单地只凭外观来评价用作猪饲料的玉米的安全性。
  养猪生产者所关心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或DON)、串珠镰孢菌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镰孢菌毒素),有时候还包括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镰孢毒素)。T-2毒素很值得关注,因为它的毒性要强得多,但它不象DON那么普遍,尽管这两种毒素是同一种霉菌产生的。所有这六种霉菌毒素都是玉米穗腐病产生的。
  除上述情况之外,特殊条件下还有可能玉米当中看不到任何霉菌迹象,却仍然含有霉菌毒素。例如,利用丙酸进行处理,就可以除去霉菌,只留下霉菌毒素在玉米当中,因为霉菌毒素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然而,假如玉米从来都没有长过霉菌,那么就不会含有霉菌毒素,这一点是不会有例外的。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又称真菌,存在于土壤当中,可分解有机物或植物性物质。目前已经过鉴定的霉菌有几十万种,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造成家畜和人类的健康问题。其它真菌包括白粉霉、酵母、蘑菇和尘菌。真菌是非常初等的生命形势,它们要么营寄生生活,也就是从其它生物身上获取营养物质,要么营寄生生活,也就是从死亡生物或腐烂的物质上获取营养物质。真菌的分布非常广泛,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例如,它们会造成人类的湿疹、脚气、多种过敏,以及雪口病,但真菌同时也可用来生产抗生素和抗毒素。关键是,在我们周围的世界当中充满了真菌,假如没有它们,生活就会十分不同,- 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
本材料的目的是为玉米生产者、养猪生产者、营养师和兽医师等人员提供真菌毒素方面的背景信息以及实践管理方面的建议。

玉米的霉菌

人们玉米当中的霉菌非常关注,因为它们会影响饲料的质量,并且产生的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霉菌同时也会影响玉米秸秆,不过尽管这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但对猪的饲养并没有直接影响,除非猪舍采用玉米秸秆作为垫料。然而,也有些霉菌可以从秸秆上开始生长,然后再转移到玉米穗上。与深耕或混合耕作的土地相比,免耕土地上种植的玉米更易滋生霉菌。
  并不是所有霉菌都会产生毒素。然而,尽管不产生毒素的霉菌对猪无害,但它们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质量和营养价值。
无霉菌的玉米在谷仓里也可能被霉菌感染,而田间感染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会在谷仓中继续生长。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因此对玉米进行干燥处理是打破霉菌在存储玉米当中的生长链条的重要步骤。然而,即便是看起来清洁、干燥的预计在某些条件下也会遭到感染。例如,在春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大,霉菌就容易生长,尤其是谷仓里出现水汽凝结的情况下。因此,春季应对谷仓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发生温度升高、霉菌滋生的情况。
很多霉菌都会感染玉米穗,造成玉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二孢菌穗腐病、赤霉穗腐病、镰孢菌穗腐病以及黑曲霉穗腐病。

二孢菌穗腐病

二孢菌穗腐病的病原是玉米色二孢Diplodia maydis,该霉菌可在作物残渣和土壤中存活,经风媒由微小的孢子传播。典型情况下,感染从玉米轴的基部开始,朝上扩散。然而,这种病原也可以从茎杆开始感染,造成二孢菌茎腐病,这种情况下,感染会从茎杆扩散到玉米轴上。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玉米粒会变成棕灰色。二孢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玉米粒表面覆盖有白色的霉菌,感染籽粒内含有小囊状的孢子囊;这些孢子囊长在籽粒或玉米皮的表面,呈黑色隆起状。二孢菌适宜的环境是吐丝期前干燥,吐丝后一个月之内凉爽、湿润。因此,8月至10月下雨常常会诱发二孢菌穗腐病。当籽实水分含量低于21%时,霉菌生长速度会非常缓慢。尽管二孢菌穗腐病在依阿华非常常见,但迄今尚未发现这种霉菌会产生霉菌毒素。

镰孢菌穗腐病

镰孢菌穗腐病在玉米带非常常见,有些年份玉米地感染率会高达90%。病原为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亚粘团镰孢霉Fusarium subglutinans。肉眼可见白色或深灰色菌落,或者在籽粒之间可见粉色或三文鱼色物质。感染籽实变为灰色至棕色,或带有白色条纹。
目前位置,关于镰孢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了解很少。不过,由于这种霉菌非常常见,- 玉米带大部分的玉米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感染,- 因此估计它们要求的条件可能不是十分特异。比方说,在广泛的各种温度、湿度条件下,这种霉菌都能够生长。然而,已知镰孢菌穗腐病在干燥的年份当中最严重。同时据认为,作物受害虫影响的程度对镰孢菌穗腐病发病的程度影响最大。2009年的调查显示,冰雹损害也会加重霉菌与霉菌毒素问题。

百万分之一(ppm)到底是什么意思?
设想一块1英亩的土地,它的1ppm就是1平方英寸的六分之一。Des Moines和Minneapolis之间相距244英里,这个距离的1ppm就是15英寸。换句话说,1ppm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量,然而,某些真菌毒素只需几个ppm就会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赤霉穗腐病

赤霉穗腐病的病原是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这种病原可在作物残渣和土壤当中存活,并且与其它所有霉菌一样,经风媒由孢子传播。与其它霉菌不同的是,这种霉菌的颜色呈红色或粉红色,典型情况下,从玉米轴的顶端开始感染,而不是从中部或基部开始。吐丝后前5天之内天气凉爽有助于赤霉感染。
在地里过冬的谷物会被遭受赤霉穗腐病的严重感染,相关霉菌毒素的水平会很高。

黑曲霉穗腐病

黑曲霉穗腐病可由两种病原造成:花生抗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前者为黄绿色霉菌,后者为灰绿色霉菌,二者均称粉末状,而非棉絮状。这些霉菌在干燥、炎热的年份当中最常见,美国西南、东南部比玉米带更常见。若吐丝期、灌浆期天气条件适宜霉菌生长,加上遭遇害虫损害、冰雹破坏、干旱应激或早霜之类逆境,则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黑曲霉穗腐病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该毒素对人畜均有害。高温(26.7°C以上)、水分含量高于15%(最适18%)、作物缺氮以及害虫泛滥等情况会使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量增加。将玉米干燥至14%以下可抑制霉菌的继续生长,从而抑制毒素的产生。

玉米霉菌生长的预防

尽管玉米生产者无法控制天气条件,但通过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霉菌感染的程度。

·控制害虫破坏:害虫对籽实造成破坏,易诱发霉菌感染。

·调节联合收割机,减少籽实的破坏。破损的籽实比完整的籽实更容易感染。

·控制玉米水分含量。例如,水分含量18%的玉米在21°C下可储存1.1月,而13%水分含量的玉米在相同的温度下可储存26个月。

如果收获量大,干燥设备处理不过来的话,考虑下列方案。第一种方案,秋天将玉米干燥到17至18%,之后进行晾晒,晾晒可将水分含量降至14%,这是夏季储存所要求的水分含量。第二种方案,将玉米干燥至17至18%,然后售出,或在温暖的夏季月份到来之前把这些玉米用光。第三种方案,分两步进行干燥,第一步干燥至17至18%,以后再干燥至14%。

o典型情况下,将玉米干燥至含水量15%;然而,对于感染霉菌的玉米,应干燥至水分含量13%。

·容重低的玉米储存时间比正常玉米要短。一些研究显示,低容重的玉米存储时间会缩短50%。因此,应该先用掉低容重的玉米,因为这样的玉米会很快变质。

·如有可能,尽量不要将潮湿玉米放在拖车内过夜。

·如果烘干无法实现,就采用风干的方法;通风量为每蒲式耳0.2cfm(立方英尺)/分钟(0.36m³/秒)。适当通风的情况下,谷物温度在10月份应为4-7°C,12月份应为-2 - 1.6°C,此后整个冬天都应会维持这个温度。对于潮湿玉米,应每周检查温度。

十亿分之一(ppb)是什么意思?
想象640英亩(1平方英里,259.2公顷)的一片地,这块地的1ppb就相当于1平方英寸(6.452平方厘米)。纽约市到洛杉矶是2,784英里(4479.456公里);这个距离的1ppb只有6英寸(15.24厘米)。假如你想象全世界的人口,1ppb就是7个人。想象一列火车载满10,000吨玉米,1ppb大概只有30个玉米粒。换句话说,1ppb是个非常小的量,然而,某些霉菌毒素只需100ppb即可给猪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霉菌感染的管理

霉菌滋生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有几种方法可以尽量抑制霉菌的进一步生长以及毒素的产生。

·及早检出:于结实期和收获前进行两次田间检查。如果发现了霉菌,应通过便携快速测试试剂盒确定是否有毒素存在。借助一些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的专业试剂盒,生产者可以在田间自行完成检测,但需要经过一些培训。虽然大部分ELISA试剂盒需要特殊的读数设备才能读取结果,但有些公司已经生产了“沾杆”式检测装置,可直接读数。

·遭感染的玉米地应尽快收获,玉米粒应尽快干燥,以避免谷物中黄曲霉毒素的累积。

·冬季干净的玉米可以按16至17%的水分含量保存,但有霉菌的玉米必须立即干燥至15%以下水分含量,以免霉菌进一步生长。春季变暖的时候,这样的玉米必须干燥至水分含量不超过13%。

·可以通过通风来防止水分在谷仓当中某些位置聚集。

·温度监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霉菌生长的情况,以便在谷仓中的玉米出现严重霉菌生长之前采取纠正措施。

·犹豫不决会造成感染的恶化,因为收获和干燥的拖延都会造成霉菌毒素产量的增加。

·从玉米中清除碎渣,因为破碎的玉米粒对霉菌的感染风险比正常玉米粒高三至四倍。

·穗腐病严重的玉米地应单独收获、单独存储,与未感染玉米分开。

·收获时干净的玉米在存储过程当中仍然可能感染。因此,进仓之前应对谷仓进行彻底清洁,并对任何损坏部分进行维修,以免水分透入,并且要确保玉米干燥到合适的程度。陈玉米如果已遭污染,也会把感染传播给新玉米。

·要对害虫进行控制,因为害虫破坏的玉米更容易滋生霉菌。

·防霉剂,例如丙酸,可以有效抑制霉菌生长,但无法除去已经存在的霉菌毒素。

玉米的霉菌毒素

如前所述,养猪生产者需要关心的玉米霉菌毒素主要有四种: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亦称呕吐毒素或DON)、伏马毒素以及镰孢菌毒素;T-2毒素(镰孢毒素)和赭曲霉毒素也值得注意。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镰孢菌毒素和T-2毒素。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产生伏马毒素,可能还会产生其它毒素。遭污染的玉米常常会含有超过一种的毒素。不同的毒素对猪的影响机理不同,因此务必要确定玉米中含有的所有真菌毒素。下表列出了依阿华养猪生产者最关心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霉菌毒素霉菌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
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
伏马毒素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赭曲霉毒素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鲜绿青霉Penicillium viridicatum
T-2毒素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
分枝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
镰菌毒素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
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
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
早熟禾镰孢菌Fusarium poae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个真菌毒素家族,包括多种毒素。因为这族毒素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对食品安全、猪群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问题,尤其令人担心。黄曲霉毒素最常见的是B1、B2、G1和G2。在猪当中,黄曲霉毒素会降低增重,影响免疫系统,损坏肝脏乃至造成死亡。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规定了谷物和饲料(20ppb)以及牛奶(0.5ppb)当中这种毒素的最大允许量。种猪日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不应超过100ppb,生长猪不应超过200ppb。黄曲霉毒素是有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这两种霉菌产生的,这两种霉菌均会造成玉米的穗腐病。

脱氧雪腐镰菌烯醇(呕吐毒素)

脱氧雪腐镰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简称DON,哪怕含量只有1至3ppm,也会影响采食量和增重。DON可能造成呕吐、腹泻以及免疫抑制,并且有可能损害肾脏,具体取决于毒素在饲料中的含量。真正造成呕吐和拒食的含量较高,约10ppm。虽然牛和家禽能够忍受高达10ppm的DON而不出现任何问题,但是猪对这种毒素要敏感得多。年轻仔猪尤其敏感。1ppm的DON就会造成采食下降,随浓度升高,影响逐渐强烈,直至10ppm以上时出现拒食。猪对一定浓度的DON的反应差异很大,这个原因尚不完全明了。因此,对于开食料,DON不应超过0.5ppm,其它饲料不应超过1ppm。
  经验与研究显示,育成猪日粮DON含量1至3ppm的情况下,一至五天之内会造成采食下降。5至10ppm会使采食下降50%,同时诱发呕吐。10至40ppm会造成完全拒食并呕吐。妊娠期、泌乳期母猪日粮含DON 3至5ppm会造成仔猪体重下降,或完全不受影响。
  脱氧雪腐镰菌毒素是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有时亦称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的。田里的玉米感染赤霉后很容易发现。剥去玉米苞叶,可见玉米粒顶端生有粉色或红色霉菌。一旦收获之后,玉米上的赤霉就很难看到。收获之后,赤霉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水分大于20%,温度21至30°C。玉米干燥至水分15%或更低时,DON生产可有效抑制;显然,干燥进行得越早越好。
  脱氧雪腐镰菌烯醇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家族,这族毒素由各种镰孢菌产生,例如分枝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早熟禾镰孢菌Fusarium poae、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以及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这族毒素分为A型(T-2毒素、HT-2毒素、草镰孢烯醇)和B型(DON、雪腐镰菌烯醇、3或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菌烯醇)两类。这些毒素对猪的影响类似 - 造成采食减少、呕吐以及免疫抑制。以分离到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种类有150多种。
含有DON的玉米可能也会含有镰菌毒素,因为这两种毒素是同一种霉菌产生的。依阿华最近一项调查显示,DON和镰菌毒素的存在之间存在极强相关。结果非常明显,以至于只要样本中发现了这两种毒素中的一种,那么多半也会发现另一种。如果检测过程只发现了一种,那么很可能是采样出现了误差。

伏马毒素

伏马毒素是一族毒素,由镰孢菌族霉菌产生,包括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二者均可造成玉米穗腐病(见上文)。已确定的伏马菌素有10多种,但常见的是B1、B2和B3。玉米当中最常见的是B1,而不幸的是,恰恰这种毒素毒性最强。和DON不同,猪对这种毒素不是最敏感的,最敏感的是马属动物,例如马、驴和骡。猪可耐受日粮中最高10ppm的含量。猪日粮污染伏马毒素最常见的症状是肺水肿。
过去的研究和经验显示,伏马毒素(FB1、FB2)25ppm的日粮连续饲喂30天可造成增重降低、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并造成肝脏轻微损伤。50ppm的日粮只需10天即可造成上述影响,而100ppm的日粮只需5天,并导致严重肺水肿和死亡。
感染玉米粒比正常玉米粒更易碎。因此,在用玉米碎渣喂猪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最让人担心的一点是,在看来完全正常的玉米粒当中也曾检测到伏马毒素,这给检测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
一段时间的干旱,继之以潮湿温暖的天气,这样的条件最易产生伏马毒素。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造成健康问题的最低浓度是0.2ppm。赭曲霉毒素还会污染其它器官、脂肪、肌肉组织和血液。急性赭曲霉毒素中毒(日粮含量高于5ppm)的典型症状包括肾脏损伤、肠炎、脂肪肝、淋巴结坏死以及免疫系统抑制。急性病例中,可能因急性肾衰造成死亡。对这中真菌毒素的担心主要在于,这种毒素具有致癌作用,因为它可在动物的肉里积累,造成人类的健康问题。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发现的深部损伤可对赭曲霉毒素中毒作出初步诊断,通过饲料赭曲霉毒素检测和屠宰场肾脏病变情况可作出确诊。

T-2毒素

T-2毒素不象DON那样常见,但毒性更强。产生T-2毒素的霉菌种类与DON相同,包括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分枝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和早熟禾镰孢菌Fusarium poae。T-2毒素造成拒食、呕吐、增重下降、消化道炎症以及腹泻。1ppm的含量似乎对猪没有影响,但2ppm会影响采食,高于4ppm会造成皮肤和嘴部刺痒,同时造成免疫系统抑制。有些情况下,T-2毒素可致死亡。

镰菌毒素

镰菌毒素又称F-2毒素,是一种类雌激素的毒素,这意味着,饲喂这种毒素污染饲料的猪的症状类似于打了雌激素之后的反应 - 不孕,子宫与直肠脱垂,阴户肿胀,以及其它繁殖问题。镰菌毒素还会造成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的假妊娠。中毒母猪会表现正常的静立反射,但不会受胎,21天也不会返情,让人一位它已经怀孕。已知哪怕仅仅3ppm饲喂的情况下,发情期有时可持续40至80天。另外有迹象显示这种毒素会造成公猪不育。镰菌毒素1ppm的含量即可造成这些症状。年轻仔猪日粮当中镰菌毒素含量不应超过1ppm,生长肥育猪不应超过3ppm。由于镰菌毒素对繁殖功能的影响,污染这种毒素的谷物不应喂给后备母猪、经产母猪或公猪。
根据经验和研究,镰菌毒素3ppm的饲料连续饲喂三至七天,可造成初情期前后备母猪的雌激素咿多症以及脱垂。发情周期中间饲喂3至10ppm可导致不发情和假妊娠。妊娠前三分之一饲喂15至30ppm可导致胚胎早期死亡、产仔数降低。50ppm造成年轻公猪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然而对与成熟公猪,200ppm也未发现有什么影响。
因为产生镰菌毒素的霉菌与DON相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亦称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因此容易产生DON的条件下也容易产生镰菌毒素:温度21至30°C,水分大于20%。直觉感觉,将玉米水分烘干到15%或以下,可抑制镰菌烯醇和DON的产生。

霉菌毒素的检测

霉菌检测方面充满了问题。例如,田间可能有一小块地方严重感染,而其它地方则完全干净。如果从干净的地方采样,就会得出结果整田玉米都是干净的,然而实际上却存在霉菌毒素。因此,测定玉米霉菌毒素的过程中务必要选用适宜的采样规程。最佳的采样规程应该能够尽最大可能地检出霉菌毒素,哪怕感染水平很低。只扎一个样简直就是浪费时间,除非整车玉米的感染都是均匀的。
  有两个办法。第一种办法是通过谷物采样器,这种工具用来对整车玉米进行采样。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卸车之前即可对谷物进行检测,如果使用快速试剂盒的话。
第二种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是在卡车或火车皮卸载的过程中对整车的玉米进行采样。这要求整个卸载过程中都有人站在旁边,
但这样采样对整车玉米具有最佳的代表性。采用一个小容器,在卸载过程的不同阶段从玉米流当中采样。仅采一个样是浪费时间,除非整车玉米的感染都是均匀的。
不论采用何种采样方法,最后都要将样品充分混匀,最后留下10磅样品。如有可能,可现将样品粉碎,这样可确保混合均匀。从大样本里取出1至2磅,要么进行快速测定,要么送交实验室检测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半岛铁盒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29 17: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这个害死很多养殖户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1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老师好像说过田间的五点采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3 23: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