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苗连亏两年 苗厂苦不堪言 | 发布时间: 2010-4-21 18:04:21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文/图 本报记者 彭进 |
|
|
近期,广东白鸭达4.5元/斤,为今年以来的最高价格。不过,鸭苗价仍只有1.5元/羽左右,延续了两年来的亏损行情。
在重度亏损打击下,众多种鸭场苦不堪言,一部分降低生产规模,一部分干脆停产。鸭业处于深度调整中。
肉鸭赚少亏多
市场没有规律
4月19日,博罗养鸭大户吴能波心情愉悦,当地的白鸭价已达4.6元/斤,几乎为两年来的最好行情。
吴能波介绍,3月底前,肉鸭价格还长期处在在3.3元/斤的成本线以下,清明后持续15天的高行情来之不易。而且,在此之前的2年内,养殖户基本都亏多赚少。不少养殖户都纷纷减少了养殖量。吴能波自己的存栏量也从曾经的40万只减少为如今的30万只。
“形势看不清楚,不敢多养。”吴能波非常怀念2007年以前的日子。
2007年被不少养殖户认为是黄金年代也是分水岭。高要鸭苗流通商陈齐武回忆,当年鸭价非常好,养殖户普遍赚钱,以至于鸭苗竟卖到7元/只的天价。但也正是因为当年鸭价火爆,直接带动大量养户补栏,影响了此后两年的低迷——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的鸭市已经非常乱,基本找不到长期规律。佛山市南海第二种鸭场董事长冯杰荣分析,近期广东肉鸭价格高涨与一个月前广东鸭苗大量卖到外省有关,此外,近期天气不好,鸭苗存活率不高也导致市场紧缺。他估计,高价还能持续10余日。
广东家禽协会常务理事黄得纯认为,鸭市的规律确实不明显,如果掌握不了某个地区确切的养殖量变化,很难预测价格。他个人看好今年下半年,原因是经过两年的亏损,鸭苗普遍减少,养殖量确实应该下降。
鸭苗已亏两年
行业正在调整
尽管近期的肉鸭价格让众多养殖户稍稍喘了口气,但鸭苗场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4月20日,冯杰荣告诉记者,目前当地的鸭苗价为1.3-1.5元/只。而种鸭场的成本普遍在2.6-2.8元之间,这意味着,鸭苗厂每卖出一只苗,就亏损1.3元以上。
冯杰荣介绍,目前的价格并非史上最惨。两年来,鸭苗场都处于亏损状态,有时鸭苗甚至跌到0.5元,而两年内的最高价格也不过2.5元。
广东省三水市联科畜禽良种繁育场副总经理黄志明也表示,两年多来,种鸭场的生意都不好做。近期柴油、饲料价格节节攀升,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减少风险,该公司几年前每天可出1万只鸭苗,现在降为数千只。
据了解,鸭苗数量太多是价格低廉的主要原因。不少业内人士把矛头直指2005年才进入广东的广西桂柳公司,认为是它大量卖苗导致供过于求,搅乱了市场,而且,“该公司除了钱多量大,似乎并没有太多经验让大家学习”。据悉,桂柳公司在广东每天可出苗30万只,相当于不少小企业一年的量。不过,也有人士认为,桂柳公司并未采取违法手段,其手法不过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无可厚非,至少“桂柳公司跟大家一样也在亏损”,一厢情愿地要求该公司降低产能并不现实。
黄得纯介绍,据有关部门2007年统计,广东大约有300多家种鸭场。绝大部分种鸭场的产苗量都在100万只/年以内。两年的持续低迷让种鸭行业重新洗牌。目前,不少种鸭场都被迫降低了规模,一部分资金能力不足的甚至停产。
饲料减产严重
印证鸭市低迷
叫苦的不仅仅是养殖户。业内人士介绍,去年以来,由于鸭市低迷,养殖户亏多赚少,养殖量下降较多,饲料厂的鸭料生意普遍不好做。
海大集团的2009年年度报告对鸭料市场的低迷进行了阐述。报告称,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华南地区鸭肉的消费明显下滑,鸭的养殖存栏大幅减少,养殖效益较低,对鸭饲料需求明显下滑,据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广东鸭饲料2009年的市场容量下滑在20%以上。
今年鸭料的低迷仍在持续,据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统计,今年3月,广东饲料产量仍在增加,但各品种中,唯独乳猪料和鸭料产量下降。乳猪料产量下降,自然与近期众所周知的猪病不无关系;而鸭料产量下降,再次印证了鸭养殖量在继续降低。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