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只有在认识昼夜节律性的前提下来设计给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现代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节律性变化。对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与转归,药物的治疗效应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我国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黄帝内经》提出了相对论治之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认识到气候变化多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我国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其流注次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以下我们按照按照中医的理念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看时间对药物的影响。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因此这个时间段常见鸡群排出尿酸盐以及塘鸡粪。此刻是属于排出毒素阶段,不可使用一些止泻药物。现代医学证实排泄尿酸盐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宜早上7时服用,不良反应最小。早晨6时~8时服用速尿,能把钾的丢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利于预防致命的低血钾症。其次在一些表现便秘的鸡群此时适当使用点下泻类药物如大黄效果就会非常突出。 2、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和酶活性具有昼夜节律。而在5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消化机能最活跃,皮质激素开始大量分泌。如果在血浆中皮质激素的自然峰值高(早晨7~8时)一次给药,则对脑下垂体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程度,要比通常的平均分为多次的给药方法轻得多。如果必须使用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的,应采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的给药方法,这样可以减轻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而一般家禽这个阶段死亡较高主要是此时机体对毒素比较敏感的原因。此时适当使用皮质激素或者消炎镇痛药物来抗毒素还是有意义的。并且此时机体为空腹,还未进饮食,此时服用药有利于药物的迅速吸收,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在这个阶段这对一些营养补充保健类药物应该是最佳使用时刻,其次是针对肠道疾病的药物。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吸收和利用主要和糖等有很大关系。任何生命体都是为能量来活着的。血糖的特点是昼低夜高;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在上午(峰值时间为10时)的作用较下午强。此时尿钾排泄较多。因此低血糖综合征多发生在上午。因此我们在低血糖高发期在特定时间段补偿一定的糖类和钾离子有利用疾病的控制。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现代医学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心肌缺血有两个高峰,主峰在上午6~12时,次峰为下午18~24时,以第1主峰为明显,与此相一致,上午7~11时最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与心肌梗死。机体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在每日清醒后的短短几小时内,血压都将较大幅度地升高。但对商品肉鸡来讲,这种血压陡升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在商品肉鸡一般清晨和夜间死亡数量要明显大于白天。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有可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是个不可多得的药物。有研究报道,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隔日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心肌梗死的发作高峰。因此在每日上午使用一些心血管药物,可以适当减缓清晨因循环系统障碍导致的死亡。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盐酸黄连素等。心血管类药物抗贫血的铁剂如果晚上19点服用,比早7时服用吸收率高1.2倍,而且血中维持时间延长3倍。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因此应该增加营养和保健品在13点以前。中国的传统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即过了中午以后吃进去的东西到小肠的时候,小肠机能已经衰退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利用,还有可能成为废物危害机体健康。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尿中电解质中的钠、钾、磷酸盐和肌酐等谷值在4:00—8:00,而峰值在正午到傍晚。而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下午进行补钙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磺胺类药主要代谢在肾,因此下午16时左右服用比其它任何时服用效果都好,而且副作用较低。 7、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大部分重要脏器已经开始休息。而此时需要一些基本的防御机能来防止机体的健康不受侵袭。主要表现的体表防御机能。现代医学表明皮肤对组胺或灰尘等过敏原的反应,在19~23时之间为高峰。此时机体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故多数平喘药或抗过敏,抗组胺、抗溃疡药如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以此时服用为佳。大部分脏器开始休息此时投服驱虫药物副作用就小。 8、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 推陈出新。 此时应该是机体解毒的时候,因此不建议使用一些增加肝功能负担的药物。 9、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因此这个时间段感觉咳嗽或憋闷,有些鸡会出现死亡。因此应该在这个时间段投服一定的扩张气管的药物,如茶碱类药物。例如对支气管等出现堵塞的鸡群,每一千成年鸡可于上午8时服茶碱12.5g,晚8时服25g,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轻。抗过敏抗支气管炎症的药物赛庚啶于早上5点以后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 以上分析表明,现代医学对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和我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这对临床用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祖国医学中的子午流注学说和子午流注针灸方法是时间生物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的生物钟学说。总之,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关时间生物医学或药理学的论述是极其丰富的,几乎涉及时间生物医学的所有领域,这有待我们去认真整理,继承和发扬。随着现代的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中西医会走在一起。杨小勇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奇.祖国医学中与时间治疗学相关认识[J]. 江西中医药,1983,14(5):4. [2] 鲍文银,李兰,周曦. 149例高血压者动态血压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9,15(2): 91. [3] 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5):323. [4] 刘荩文;;子午流注与人体节律[J];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10期 [5] 韩洁;论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6] 陈慧,白玉茹,杨柳青,等.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9,15(11) :523. [7] 姚菊峰,薛原,赵春红,等.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实用价值[J].护理学杂志,2003,18(4) :318. [8] 庞相云,张里亮.高血压病时间治疗学的理论探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10):989. [9] 于新芹 冯华庆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 年 7 月 第 6 卷 第 13 期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