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4/753115.shtml 郑州附近钓鱼游玩的好地方 马寨的洞林湖,不收钱,有车的话走中原西路到310国道左转至郑少高速交叉口有一加油站,沿加油站前的小路一直往前走至警官培训学校就可以找到,可以租船,一天30随便划。没有车的话在河医立交桥下有区间车直达,站名就叫洞林湖,好像是3块钱。
郑大南校区金水河附近有个梅湖也可以钓,好像是半天10块钱,好久没去了,现在不知道怎么收费 尖岗水库(门票3元)。
在医学院乘301路直达,在水库边上烧烤,还可以玩脚踏船。
常庄水库(门票不祥)。
在二七广场或医学院乘302到,水边烧烤,别有情趣。
洞霖湖(原泗河水库。无门票,钓鱼3元/天)河医坐301路,40分钟一班,车票2元,终点站即到,最晚返乘车18:10。游人不多,有脚踏船、汽艇,边钓边烤,更有乐趣
西流湖(门票不祥)。
在医学院乘31路、76路或在火车站、绿城广场乘68路直达,是老牌的旅游区,烧烤也不错。
荥阳王村孤柏垛景区(无门票)。
(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还有渔家船只,可以边吃边坐船游览黄河景色,黄河柴鱼作熟每斤25元,还有柴鸡,柴鸭,凉菜每盘5元。滩地上可尽情烧烤。
岗里水库(无门票)。
路线①(花园口景区门票10元)在二七广场或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花园口,沿河梯西行约1.5公里即到;线路
②(无门票)北环路陈寨花卉市场向西第二个路口,向北到头上河梯向东500米,水很美,游人少,畅所欲烤。
唐岗水库(无门票)。
在荥阳市的广武乡境内,可以走北环,拐到去邙山的路,至古荥乡后,西拐广武乡,到广武乡政府后,问唐岗水库,水库距离乡政府只1华里左右。从郑州北郊到这个水库顶多一个小时,水库很美,野鸭很多,也是烧烤的好地方。
荥阳丁店水库(无门票)。
向西走往上街的郑上路,到太和路口向左(南)约5公里即到。能钓鱼,鱼挺多(按鱼人收费5元/人),烧烤就随便了。
金沙湖(门票20元)。
从医学院、东西大街乘35路终点即到,夏季有经营烧烤。
雁鸣湖
(门票20元)。
郑汴公路到中牟城,大转盘,向左拐(向北),10公里后,向东有一小路既是,有经营烧烤,也可自助烧烤,水边烧烤别有风味。新东站好像有直达车。
巩义青龙山(即蝴蝶谷,无门票)。
西站坐去巩义的车,小关镇下车(55公里,车票7元),然后乘去狄坡方向的中巴,到峡谷口的扬树洼村即到(3原每人)。此后步行进山游玩,全程都在峡谷里穿行,一路上可边走边玩。到营地(一水库的上游)后,游泳,钓鱼,烧烤。需住一宿,第2天步行出山(1小时),在青龙山景区慈云寺停车场包车(昌河约35元/车)出山(约半小时),到国道大峪沟镇等长途车返郑(此景点需准备帐篷睡袋)。
新郑杨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58公里)。
在南站坐往平顶山、叶县、禹州方向的长途车,杨庄下车即到,车票6元。
老观寨水库(无门票,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老观寨河(无门票,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岗时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车票3.5元,或五里口下车坐三轮(2元)到老观寨河。
毕河水库(即小魏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
在紫荆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终点站下车。
五虎赵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车到新郑(4元),在新郑乘4路车即到。
五星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到新郑的车,芦沟下车(4元),乘机动三轮(5公里)到达。
渠梁水库(无门票)。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4元)直达。
河西水库(无门票)。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下牛站下车,乘机动三轮向北4公里就是。
张湾水库(无门票)。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终点站下车乘三轮即到。
李湾水库(无门票,60公里)。
在总站乘郑州至登封的长途车,到李湾水库,车票6元 拉登说:中国是全球唯一绝对不能惹的国家!原因是这样的:基地组织曾派出七名恐怖分子袭击中国。结果:一人在炸北京西直门立交桥时转晕桥上﹔ 一人在炸公车时没挤上车﹔ 一人在炸超市时,炸弹遥控器被盗﹔ 一人在炸政府大楼时被保安狂揍:"叫你讨薪,叫你上访", 一人成功地炸矿,死伤数千人,潜回基地后,半年没见任何新闻报导,遂被基地组织以"撒谎罪"处决了﹔ 一人曾经尝试炸广州,谁知刚一出火车站炸药包就给飞车党抢了,半天没回过神﹔ 最近,又派一女恐怖分子去炸河南,被骗去做了媳妇!!基地组织下定决心从小培养一个中国化的恐怖分子来袭击中国。没想到孩子刚生下来不久,就被三鹿给弄死了 1、荥阳王村黄河滩,那里到处是野塘,只能手杆,因为都是芦苇塘,原来都不收费,现在有水就收费,一般是5元,如果舍得下水打窝,几十斤的草鱼可以见到;一般都是鲫鱼和鲤鱼,经常还能钓到火头,要长杆粗线。 如何在水库里钓大鱼 如何在水库里钓大鱼
一、
水分肥瘦,关键在打窝
各地水库因地理位置不同,山林植被水源流域面积大小各异,自然就形成了水库水中营养成份的差异。有的水库原始就有水有肥有丰富的植物,久而久之聚淤成深潭沼泽,产生大量的鱼喜食的草根、水虫等营养物;但也有的水库则比较贫瘠,营养成份相对较少。所以,应根据水库水情、鱼况、气候、风向、温差、深浅不同情况分别用不同的打窝诱鱼法。
二、
选料关键在于多样化
钓老鱼的饵料,一定要选天然饵料,特别是以富含淀粉的五谷杂粮,如红苕、洋芋、香芋等。将它们中的任一种煮熟后粉碎备用(鳙鲢料可暴晒一星期有味就可以了),加面或其他黏性食品,再用正规鱼饵厂家生产的各种香(精)料用水一对,鱼食的优点就显现出来。钓不同鱼的食味您闻闻:香香的、甜甜的、苦苦的、麻麻的、辣辣的、腥腥的、酸酸的、辛辛的、鲜鲜的、微臭的-这才是正宗的自然味道,用这种广谱鱼饵,您可以去轻松钓鱼。
三、
集中远投饵找鱼
特大鱼有自己的“地盘”或成双一起,很少有百十条集结的情况出现,加上大鱼多在水库远处游荡,所以远投的关键是要找到鱼栖息、觅食的地点。掌握这个特性后随机应变在垂钓时集中远投,将鱼饵直接送到淤腐泥层、淤泥表层、混浊水层、直到下中上水层、层层布饵投大鱼所好,诱其开金口必能成功。 一、
窝点清理?
大凡垂钓者,对窝点都十分重视,但有些垂钓者却不很注意窝点的清理,那原因是怕费事,浪费了时间。其实不然,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那点清理窝点的时间是不会白费的,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窝点清理可从水面、水中、水底三方面去考虑,特别是在野塘、野沟中垂钓。?
1.水面清理。野塘、野沟的水面上,常有挺杆植物,如菖蒲、芦苇、荷梗之类。清理挺杆植物,可用带刃的自制割刀或锚钩。?
野塘、野沟水面上,还常有飘浮物,如浮萍等。清除的办法,可用细柳枝编个15厘米直径的圆箍,丢到窝点,再用钓竿挑去圆箍里的飘浮物,便可放心下窝垂钓了。?
2.水中清理。水中清理主要是水草,在水草繁密的窝点垂钓,须防鱼钩被草担在水中,不能沉入水底,连撒窝的诱饵也会受阻,我们常称这样的窝点是“瞎窝”。要让它不瞎,也有办法,用清理水面挺杆植物的钩子也行,但不易清理得很干净,这里再介绍一种双竿清草法。即用两根竹竿,斜八字插入水中,然后并竿,把草紧紧夹住,扭转竹竿,绞除水草。可多做几次,直到清除干净为止。等窝点澄清后,再撒诱饵做窝。?
3.水底清理。有些沟塘水底杂物多,淤泥太厚,钓钩落入水底,常被杂物、淤泥埋住,甚至一些颗粒诱饵也会被它覆盖住,直接影响钓鱼效果。有人用悬浮垂钓之法,效果不错。这里,我还想介绍另一种办法,即事先准备几个铁框子,用时,在铁框子的一角拴根麻绳,再把铁框子套进塑料袋里,袋口拴在麻绳上,用钓竿把铁框推入预定窝点,让它慢慢沉入水底,便可撒窝布点了。这样的窝点,是不怕杂物和淤泥的,不用,还可收回,很是方便。我还见有位钓鱼朋友用铁皮垫底的方法,跟我使用的方法,大同小异。?
二、养窝聚鱼?
养窝聚鱼之法,说来也极简单,即在钓鱼的前一天,在选中的窝点周围布些诱饵就行了。但这些诱饵须是鱼儿不易短时间就能吞食殆尽的。常用的方法是,在诱饵中掺些泥土,或是用吃剩的饭菜捏成团,还有把肉骨鸡骨砸碎拌些糠饼下到窝点周围。更为简单的办法是,把第一天没用完的诱饵,一股脑儿撒下去。?
这种养窝之法效果十分明显,因为经过一夜,鱼都聚拢在窝点周围了,第二天去做窝布点,那些鱼便会游过来摄食,自然不愁不上鱼了。?
我用此法,钓过鲤鱼、螺蛳青、鲶鱼,只是养窝的诱饵不同罢了。钓鲤鱼,我用的玉米养窝;钓螺蛳青,我用的是螺蛳,螺蛳须砸碎;钓鲶鱼,我用的是鸡鸭内脏,这些内脏须斩成段,把泥土掺进去。 钓鱼的相关谚语
“夏天到,鱼难钓”
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钓鱼的科学道理。
“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时之前,气温、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特别是喜欢到岸边“进餐”。下午4时之后,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下降,鱼儿在深水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纷纷从深水游向岸边觅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难钓到鱼的,因气温、水温太高,鱼儿多游至深水区“避暑”去了。故钓谚云:“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
这句钓谚是说夏日钓鱼,夜间比白天好钓。因到了晚上,水温、气温皆在30℃以下。再因鱼类都有怕惊扰、怕强光的习性,夜间干扰少,光线弱,加之夜间凉爽,晚风一吹水中氧气增多,鱼儿便无忧无虑,放心大胆游到岸边,觅找食物。夜钓,除白天能钓到的鱼类外,还能钓到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夜钓,免受白天高温日晒之苦,凉爽微风使人心荡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赐乐趣,简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大麦黄,钓鱼忙”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季节。芒种前后,大麦成熟时,正是夏钓的最佳季节。因为鱼儿交配、产卵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就得大量摄食,便四处游动,到处找食。这个季节各种鱼类都易上钩,特别是鲤鱼格外好钓。故钓谚云:“大麦须须亮,鲤鱼遍沟放。”
“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边”
这句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位。夏钓荫。因为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直射,对水温极为敏感的鱼儿,此时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树荫、坡荫、水草的地方乘凉、戏水、觅食、集聚栖息。故钓谚云:“水草旁,树荫下,夏季钓鱼不放空。”夏钓深。入夏后,浅水区温度上升超过鱼类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类便由浅水转入深水游动、觅食。因为水深1米以下水温变化缓慢,昼夜温差小,所以酷热的白天,鱼类大多喜欢在2-3米的深水处觅食,故所谓钓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热钓边边。夏天,气温不高,水温适度,鱼儿便从深水处游向岸边觅食,故钓位应选择在岸边、浅滩。
“雷阵雨后,钓鱼丰收”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理想天气。夏天,雷阵雨后,凉爽宜人,水中温度明显下降,水中氧气充足,岸上冲刷下来的食物增多,鱼儿游动、觅食非常活跃。若在池塘、湖泊、水库下钓,鱼儿便频频上钩。若在江、溪、河下钓,要等到退水时,才是钓鱼的好时机。故钓谚云:“大雨过后好钓鱼”、“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水情、钓位。因涨水时,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涨,一些具有逆水争游习性的鱼类,便借机逆水而上,拥向进水口一带。再因新水裹挟各种籽叶、昆虫、虫卵及其残骸碎骨,为鱼类带来新鲜佳肴,诱使鱼类在进水口附近争先夺食。但在落水时,水位发生明显下降,浅水区的水都不深,鱼儿没有藏身之处,尤其是野生的大鱼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现出惊惶不安,纷纷逃离近岸区或顺流而下,潜伏于深潭之中寻找食物。故钓谚云:“进水口,鱼上走”、“涨水钓浅滩,枯水钓深潭”、“涨水钓河口,鱼儿爱往这里游”。 鲫鱼脱钩的原因及对策 鲫鱼脱钩的原因及对策
出处:《钓鱼》杂志社
作者:
中国钓鱼频道 2005-7-29 16:56:44
有几年钓龄的钓友,很多人有过断线跑大鱼的经历。因此,掌握过硬的的遛大鱼、抄鱼方法是每个钓友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基本功,但在钓鲫鱼等小型鱼时,中途脱钩的现象却很少有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鲫鱼的挣扎力量小,只要吃进钩一般是很少会脱钩的。真的是这样吗?本人今年在一中型水库多次主钓鲫鱼,由于这个水库的鲫鱼吃口小但挣扎却非常有力,因此很多在此垂钓的钓友中鱼后,没等鱼提出水面就脱钩而逃。本人刚开始到这个水库垂钓时,也曾经有过脱钩鱼的数量达到中钩鱼总数的1/3的纪录。经过反复分析脱钩的原因,现在我基本上克服了鲫鱼中途脱钩的问题。那么,哪些原因可以造成鲫鱼脱钩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线组配置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线组搭配是确保中钩率的物质保证。线组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脱钩率的上升。而线组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在钩、线、竿的选用上存在问题。
1、钩子过大或过小。钩子过大的直接影响是造成鱼吞钩饵困难,即使鱼勉强吞饵入口,由于大钩在鱼嘴中产生的异物感,一部分鱼也会迅速将其吐出,而如果此时鱼漂出现信号我们扬竿,其结果多数是空竿,即使钩到鱼,很多情况下也会因为钩在鱼嘴的位置偏外而撕破鱼嘴跑鱼;相反,如果钩子过小,虽不影响鱼吞饵,但由于小钩的钩苗偏短,钩门较窄,强度不足,也会造成钩得不牢或钩门张嘴而跑鱼。比较两种原因,多数钓友更会犯选用钩子过大的错误,某些钓友在跑鱼后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跑鱼是由于钩子小挂不住鱼,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钩子太大,正确的做法恰恰是应该将钩号减小。一般情况下,钓鲫鱼的钩子大小应该是相当于鱼嘴直径的1/3或者同鲫鱼眼的大小相当,以此标准为基础,钓轻口鱼或猾鱼适当减小钩号,钓吃食猛的生口鱼适当加大钩号。
2、钩子变形或变钝。在鲫鱼密度很高的水域垂钓时,钩尖由于反复的刺鱼会造成钩尖弯曲或变秃,质量差的钩子甚至会出现钩门外张的现象,这样的钩子在刺鱼时会造成刺不深钩不牢而跑鱼。部分钓友从节约的角度考虑会将就着继续使用,甚至对钩门外张的钩子也采取用力将其复原的方法而不舍得更换,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一副钩子上了三四十条鱼后就要及时检查,一旦发现钩子变钝或变形,应该立即更换。
3、绑钩有问题。绑钩时应将子线在钩柄上绕5圈以上,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绑钩不牢。绑好的钩子一定要让子线位于钩柄的内侧(靠近钩尖一侧),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刺鱼角度不正确而跑鱼,另一方面钩柄顶端反复的摩擦也会增加断线跑鱼的机率。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即使绑的时候没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子线的位置也可能由于反复使用而改变,所以,使用时要勤检查勤修正。
4、线过粗或过细。首先看一下线过粗的影响,我们从子线和主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子线过粗时,一方面隐蔽性差,造成鱼警觉性增加,当鱼吞饵时,粗硬的子线又影响了饵向鱼嘴里的移动,使鱼吞饵较浅,这时扬竿中鱼后,脱钩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当主线过粗时,鱼漂的信号就会减弱,如果这时选的鱼漂号数小,浮力不大,还会造成水线不能绷直,使信号的传导减弱滞后,造成扬竿的时机不正确,从而导致不中鱼或中鱼后脱钩。
线过细时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提高了断线跑鱼的机会。子线过细时还增加了双子线缠绕的机会,而缠绕的子线如果我们没及时将其分开,鱼吃上钩时也会造成另一根线挡嘴而使饵进不了嘴或进嘴浅,中鱼后也会有一部分鱼脱钩。
那么到底多粗的线合适?一般情况下应以鱼的体重相当于子线的拉力值的2/3为标准选择子线号数比较合理,而主线一般要大于子线两个号较安全。在此基础上,钓快鱼可以适当加大线号,钓糗鱼则减小线号。
5、竿太硬。虽然硬竿有起鱼快的优点,但硬竿更容易拉豁鱼嘴而跑鱼也是事实。如果鱼体偏大,使用的又是小钩细线,断线或脱钩跑鱼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如果鱼的密度不大,尽量避免使用极硬竿,中硬调竿是不错的选择。
二、饵料方面的原因
饵料对于垂钓的重要性我们毋需多讲,那么饵料同鱼是否脱钩有哪些直接的联系呢?我们知道,评价一份饵料的好坏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饵料的成分同饵料的状态。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饵料成分的影响:鱼在各个不同季节生理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的食性不同,因此一个垂钓高手必须象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样,合理搭配饵料中各种成分的比例,调配出对鱼有吸引力的味道。如果我们做出的饵成分、味道不是鱼所喜欢的,鱼可能拒食,即使勉强吃饵,也会反复试探品尝,吞吞吐吐,这时鱼漂就会出现一些小信号,如果此时扬竿,即使感觉中鱼了,由于鱼吃饵不深,也会出现经常跑鱼的问题。
再看一下饵料状态不好造成脱钩的原因:饵料的状态是指饵的软硬、粘散、轻重、大小等物理指标。上述因素中,饵太硬、太大、太粘一方面会导致鱼吞饵产生异物感而吃得较浅,另一方面还会造成钩子被紧紧的包在饵里面而不易刺穿饵团,因此,一般情况下,饵料应该提倡软如嘴唇、雾化适度,并根据钓底钓浮以及鱼的大小、口的轻重等情况确定比重、饵团大小,这也是能否减少脱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钓手技术方面的原因
钓手的钓技好坏也是造成脱钩多少的重要环节。钓技中以下几个方面同脱钩率有直接的关系:
1.垂钓时将钓组调整得太灵。将钓组调整得过于灵敏,虽然鱼漂的动作较大,但有时候鱼漂体现出来的动作并非是鱼吞饵进嘴的动作,在窝里的鱼较多时,它们在水里的的游动产生的水流或鱼撞线都会使鱼漂产生明显的动作,这时抬竿多数情况下不能中鱼,即使中鱼也是多为钩挂鱼体,这种状态跑鱼的概率就大增。在猾鱼较多的水域垂钓时,由于猾鱼吃饵谨慎,习惯于吞吞吐吐反复试探,在调整的较灵敏的钓组上,鱼漂的信号就会出现很多小动作,这种漂相会使钓手不知所以,如果盲目扬竿就会空竿连连,即使中鱼,多数情况下也因钩得不牢而增加脱钩跑鱼的机会。
2.扬竿动作不规范,扬竿时用力太猛。习惯于传统钓或练习悬坠钓时间不长的钓友,由于基本功不够扎实,扬竿时多利用整个臂部的力量曲臂后拉,而采用这种动作去适应钓组的小钩细线和鲫鱼的小嘴薄唇,其结果多数情况下会撕破鱼嘴或断线跑鱼。正确的做法是:鱼漂反应鱼讯后,迅速用大臂带动小臂小幅度上抬,腕部短促发力,使鱼钩挂住鱼嘴,然后根据手感估计出所中鱼的大小。对2两以下的鲫鱼,手臂上扬将鱼柔和的提到水面,然后直接飞鱼入护;对3两以上的大鲫鱼,中钩后感觉鱼向外冲得比较有力,可以采取身体前倾,臂部向前下伸直的动作卸一下鱼的冲力,同时手腕继续发力使竿子同水面的角度继续增大,使竿子的弹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旦感觉鱼被迫转过头来,立即挺直身体,直臂上抬,将鱼提到水面并使鱼滑到近处,然后根据情况飞鱼或抄鱼。上述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好却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勤加练习,其要领的关键是:刺鱼要短促有力,一般如果不中鱼时钩子向上移动的距离应在30厘米以内;中鱼后控鱼出水要柔和稳健,不慌不忙,就如王永贵大师形容的“鱼急人不急”;鱼外逃时卸力要及时果断,切不可认为鲫鱼的挣扎力小而生拉硬拽。
鲫鱼中途脱钩表面看似问题简单,其实包含了线组的搭配、饵料的制作和调整、钓手的基本功等多方面的原因,脱钩率的多少也是评价一个钓手垂钓水平的重要参数,必须引起重视。当在垂钓过程中经常发生脱钩现象时,要善于分析造成脱钩的主要原因,及时加以解决。本文的主要目的正是要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但由于水平有限,某些观点可能有局限性,望钓友们提出批评指正。 冷天晚雾好钓鱼 冷天晚雾好钓鱼
出处:《中国钓鱼》杂志
作者:
中国钓鱼频道 2005-8-2 9:46:36
?许多钓友认为,雾天特别是大雾天鱼不爱吃食,不好钓鱼。原先我也是这样认识,可实践打破了这种看法,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越是有雾,鱼越好钓。
?那是去年的11月5日,立冬的前两天,漫天大雾笼罩着衡水大地,能见度不足50米。我见天气不好,就没有出钓。可第二天(11月6日)出钓时,钓友们争先恐后告诉我的,却令我非常吃惊:“嘿!老蒋,写写吧,雾天可是好钓鱼!”“昨天雾那么大,人们都比平时多钓三四倍,四五倍。”我问是不是在老地方钓的?大家说是。我们所说的老地方,指的是离衡水市区15公里远的一条老河沟,那是引黄河水(通过运河)入衡水湖的必经之路。近两三个月来,我们总在那里垂钓,都是小鲫鱼。开始钓得多,半天能钓一两千克;后来不行了,多时钓不足500克,少时只钓几十克、百十克。想不到11月5日刚一入冬的第一场大雾,又给钓友们带来了这么大的钓获量!我有点纳闷:怎么已经不行了的老地方,一有浓雾却这么好钓鱼?这算不算一条成功的经验?对钓友们让我写写雾天好钓鱼的建议,我没有立即答复,心想:一条成功的经验,不是一次两次实践就能认定的,需要经过反复印证才行。这一天,也就是大雾的第二天,“老地方”又恢复了老样子:最多的钓三四百克,最少的几十克。
? 回到家后,我连夜翻看了1997年至2002年12月15日我的垂钓日记,发现了这样五种情况:(一)在我们华北东南部这一带,每年的立冬前后到冬至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经常出现大雾天气,有时大雾(浓雾)连续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不退,可以说大雾天占去了这两个月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弄清大雾天是不是好钓鱼,对我们这一带钓友十分重要。(二)大雾天,过去我们有时出钓,有时不出钓。凡是大雾天出钓的,钓获量多数比大雾天的前后两天大得多。比如2000年11月27日,全天大雾,这天的钓获量比无雾的前一天(26日)和无雾的后一天(28日)两天的总和还多。(三)凡是在头天晚上(夜间)开始起雾的大雾天(俗称晚雾)都钓得多;而在当天的早上才开始起雾的大雾天(俗称早雾),钓获量多数不理想。(四)有晚雾的大雾天,头天晚上起雾时的最低温度,都比前一两天无雾的晚上最低温度高一两度,大概这就是大雾天好钓鱼的重要原因之一吧!但也不尽然,有时大雾天头天晚上的最低温度低于前一两天,照样能多钓鱼。(五)早春时期,我们这一带雾天比较少见,但只要有雾,就比无雾钓得多。如去年的3月29日,大雾,我钓了300克,而前一天只钓了50克。
? 为了慎重起见,我没有马上动笔写这篇文章,我想让实践再印证一下。恰好,半个月后,从去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我们这里前后出现了三次大雾天气,后两次是连续大雾天。第一次是晚雾,出现在11月24日,温度是-1℃到6℃,而前后两天都是晴天,无雾。23日,温度是1℃~7℃。25日,温度是0℃~11℃。这前后两天的高温、低温都比24日的高,但就是这一天,在同一地点垂钓,我钓600多克,而前两天总共才钓450克。第二次,11月30日到12月4日,连续5天大雾。11月30日是上午8点才开始起大雾的,因为是早雾,这天的最低温度由前一天的0℃降到了-4℃,最高温度降得也不少,所以钓绩不行。以后的4天里都是晚雾,最低温度保持在0~3℃左右,最高温度虽然下降了不少,由11℃降到了6℃,但天天好钓鱼,尤其是4日大雾的最后一天,半天的钓获量由大雾前的100克左右上升到1200克左右。第三次,12月9日到15日(离冬至还有7天),连续一周大雾。这七天,开始可以,比雾前钓得多,后来随着温度的迅速下降,气温太低了,最高才-4℃,最低降到-8℃,鱼不好钓了。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大雾天得是由天气的突然变化形成的。如11月24日,前几天连续几天晴天,鱼儿厌烦了这种天气,而24日突然来了一场大雾,刺激了鱼儿,使它活跃起来;(二)大雾天得是晚雾,由于是头天晚上起雾,地面上的热气散不掉,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相应影响了水温,如果最低温度不是十分低,如12月初的那场连续大雾,垂钓水域又有一定深度(不少于一米深),鱼儿照样活跃;要是十分寒冷以后,如12月9日~15日,最低温度降到了-8℃,最高温度才只有-4℃,为了避寒,鱼就不爱动了;(三)不论冬季和初春,一般情况下,大雾天好钓鱼,只有在早雾和天气十分寒冷的情况下,鱼才不好钓。因为早雾的当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都比前一天低得多,影响了鱼儿的食欲。可以这样说:除了十分寒冷的严冬以外,冬季和初春,只要是晚雾天气,都好钓鱼。只是雾天空气中毒素含量高,这是需要注意的。
水库钓鱼使用饵料常识 水库钓鱼使用饵料常识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钓鱼,用的全是商品饵料,结果狼狈不堪。民间有句俗话,叫“山猪吃不惯细糠” 。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这里的鱼儿就没有吃过商品饵料,见了你的商品饵料当然就不会动心,到水库钓鱼,用饵还得就地取材。颗粒鱼饲料在很多地方已经比较普及了,这个应该是水库钓鱼的很好饵料。玉米面、麦麸、谷糠,以及其他杂粮面都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
颗粒用水化开后,其粘性还是很不错的。有人嫌化颗粒的时间太长,于是就把颗粒事先用磨子磨细,这也是一个好办法。饲料厂本身就出颗粒粉,那是颗粒生产过程中的筛余物,很多渔具店就有卖的。
玉米面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有些朋友嫌制作玉米面饵料太麻烦,我看主要还是方法问题。一般人的玉米面饵料是蒸出来的,所以整个制作过程就要麻烦一些,耗时也就多。我的玉米面饵料制作很简单,几分钟就好了,我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1、适量的凉水下锅,同时也将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锅,搅匀后点火并不停的搅动。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凉水就放玉米面是为了让他们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钟烧开没问题。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经烧开了的玉米面糊糊上,这时就不要搅动了,盖上锅盖,改小火烧两分钟。这时下层的糊糊还是在煮,上层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这时的火一定要小,否则容易把锅底的糊糊烧焦了。
3、两分钟以后就可以开盖,用锅铲把糊糊和干面拌匀,锅底的锅巴就不要了。如果拌匀后的饵料太稀,这时可以再加一点玉米面,直到软硬合适为止。做好以后的饵料冷却后会变得比以前更硬一点,我们可以到现场再加水调整,太软就不好办了。水和面的比例,试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凭经验搞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样做出的玉米面饵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饵料做得很软效果也很好,鲤鱼、鲫鱼和草鱼都爱吃。颜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里很醒目,实为水库钓鱼的佳饵。 综合钓鲫术
对话小鱼情 综合钓鲫术
对话小鱼情
出处:《钓鱼》杂志社
作者:浙江
任志新
中国钓鱼频道 2005-7-29 16:26:33
休闲钓鱼人的心态和垂钓目的各有不同,称之“职业杀手”者非大鱼或者收获颇丰的对象鱼不钓,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普通钓鱼人不管什么鱼情都想去尝试,目的是多获鱼,当然是钓大鱼越大越刺激;而修身养性一族主攻的却是野生小鱼,追求的同样是垂钓的快乐、健康和钓技的同步,同时也能享受野生小鱼鲜美的口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的加剧,可供钓鱼人自由垂钓的水域越来越少,有限的一些钓场剩余的大鱼和稍大些的鲫鱼更是稀少。对我辈休闲一族不刻意追求多获大鱼的人来说,小型鱼类就是主要的对象鱼。笔者近几年把悬坠钓用于自然水域后,收获越来越多。自我感觉:随着钓技的不断学习和提高,钓鱼已逐步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这得感谢《钓鱼》等媒体登载的钓鲫系列文章,使自己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钓鲫技术,在野钓中得心应手与小鱼全面对话。现把主要的心得体会笔录如下,供有志于悬坠钓法的钓友参考。
首先说明这里所说的小鱼是指自然水域生长的50克以下的鲫鱼、翘嘴鱼白以及溪哥、黄尾鲴(本地俗称横钻)、泥鱼等小型鱼类,不包括鲤、草、青、鲢和梭鱼的幼苗(即使钓获也全部放生了)。与星漂传统钓法相比,悬坠钓小鱼,效率更高(有时相差5~10倍),并且操作轻松,所以我和几个老年钓友都用悬坠钓法。
一、按钓棚深浅择漂
竞技钓鱼择漂复杂,按鱼体大小、水深度及鱼是生口还是猾口等来解定鱼漂。野生鱼大多生口,吃口大,即使极小的鱼在漂上也有较大的动作。所以野钓选择鱼漂就简单得多了,把稳定性放在首位,灵敏度次之。型和号的把握:钓底部吃食的鱼如鲫、黄尾鲴、泥鱼为主,用长身硬尾或软尾漂;钓离底接口的翘嘴鱼白、溪哥,用长身长硬尾漂;钓上中下各层次都有的白鲦用竹脚短身长硬尾漂。号数选择的重要性比型状的选择要重要,除冬春水冷季节外,一般都应选择中号及以上的漂较合适,比如3号、4号漂。这是因为自然水域,除了以上一些对象鱼外,还大量存在诸如麦穗等嘴小、体小的特小鱼,一般钩饵较难钓获,需避之。如漂号小,这些特小鱼咬钩同样能使漂尖下扌屯数目,增加了无效的空竿。所以适当加大鱼漂号数,使这些鱼的咬钩动作变成慢速下挫就能与所钓对象鱼区别开来。
二、按鱼口大小择钩
钓鲫的“袖钩”除吞饵较深漂的泥鱼外,对付其它几种性格躁烈、出水面后容易脱钩的鱼需要考虑选择另外的钩型。“关东”型钩钩门宽,钩尖扎入鱼嘴部位较厚实,能减少掉鱼,对付口大的鱼较合适。“新鲇”型钩钩门、钩尖略内倾,并且长钩柄十分便于在脱钩器上快速卸鱼,所以都能适合以上的几种小鱼,即使遇到100~150克的中号鲫也没问题,就是最难钓的麦穗鱼也能进入鱼口钓上来,本人称之为万能小鱼钩,最喜欢使用它。
三、按鱼的品种择钓法
各种鱼活动的泳层不同,应根据钓场不同的对象鱼分别施钓法才能有较高的收获。比如钓场多白鲦,就应钓浮、拉饵为主,保持较高的抛竿频率,一个深度钓一段时间,空竿增加,换一个深度再钓;钓场以鲫和黄尾鲴为主,那就坚持钓底并且钓组调成稍迟钝,以便黄尾鲴真正能吃钩在口内(黄尾鲴口下拉、嘴小);钓底栖的泥鱼和鲫鱼,那就毫无疑问用钓底的方法。当然随着钓法的改变,鱼漂调整需同步进行,不仅钓目要变,调目更要变,以适应各种鱼的吃口。钓鲫的调漂术完全适用于钓小鱼,比如原先钓的是离底的溪哥和鲫,鱼漂调7钓3或钓4,改钓底鲫为主,则加铅,调4钓3或钓4就有较高的上鱼率。
四、按时段变钓棚
这里的时段是指一天之中的时间段。钓者希望能全天上鱼,但每种鱼吃食都有自己的时间段差别的,即使同一种鱼也会因水温升降、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导致泳层改变,从而影响上钩率。比如江南的夏末初秋,鲫鱼的吃食规律是早上较少,9点到12点较多,午后几小时又缄口,3点之后又增加。溪哥和泥鱼几乎全天都能咬钩。一般钓场单一鱼种较少,多种小鱼混杂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钓者把握鱼的种类和数量比,同时注意时段差别,灵活施钓,这对提高钓获总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鲫、鲦、溪哥混杂的山塘水库,笔者的策略是早上两小时先离底钓白鲦或小溪哥,后两小时钓底和少许离底,目标是鲫和大溪哥,午后复又离底钓溪哥,下午3时后基本钓底鲫。
五、按鱼喜好择饵料
钓鲫术的饵料选择原则完全适用于野钓小鱼,实际使用只要简单掌握二个原则就行。一是小鱼腥香都喜欢,但程度有些区别,如泥鱼特别钟情纯腥饵;溪哥对腥香饵都喜欢,相比较腥的更佳;鲫鱼在气温高时对清香饵感兴趣。二是饵的状态比饵的味感更重要,雾化太快引鱼多但空竿率高,比重太重只能钓底。当用对了钩、线和漂,空竿率还是极高时,肯定是你的饵过大或过硬,钩饵未能进入鱼口所引起。所以多数情况下搓小而软粘的饵钓底或钓浮有着稳定的中鱼率。
只要掌握以上几项主要原则,并在实际使用时按鱼情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在垂钓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既有收获又能过瘾,享受垂钓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标准钓鱼竿的选择 标准钓鱼竿的选择
一般鱼竿可分为手竿和海竿两大类。
手竿的长度,一般在3.6--7.2之间,也有短竿为2.5米,常用于钓边或在大蓬中垂钓.用竹竿、江苇、玻璃钢、碳素钢等材料制成。为了携带和储藏的方便,很早人们就懂得把钓竿制成多节,由尖梢逐次向下一节比一节粗,相互插接。节数视长短需要和材料选择不等,有的每节80--110公分,共4-5节。有的每节仅长60--80公分。不用时细节穿入粗节,最后只成两节。50年代以前,最好的是日本产的用江苇制成的双根钓竿。后来发明玻璃钢,而后又发明碳素钢,质轻耐用,各节改为按粗细相互套在一起,用时自内向外抽出,非常方便。也有用铝材制成,质量更轻。
相比之下,碳素钢较玻璃钢质量更轻。韧性更好,为当前最高级的材料。但必须注意不能在高压电线下或雷雨天气使用,因其有较强的导电性能。
购买鱼竿时除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长度外,,要注意鱼竿各节竿口圆度是否匀称、厚度是否均匀适度,插口是否坚固,竿身是否笔直,底把是否合手,整个鱼竿轻重如何。
鱼竿的软硬韧性,常以“调子”来表示。一般分软调、中调。硬调。调子就是指钓竿的坚挺程度,,是钓竿受力后弯曲的幅度,幅度小者为硬调,大者为软调。用手平举钓竿,前部必有弯曲,弯曲的起点至竿尖末梢的长度(即弯曲部分)与整个鱼竿的比例,作为调子软硬的表示。如弯曲部分与总长度比为2:8即称二八调,为硬调;三七比为中调;四六比为软调。当然也可以根据弯曲比例更加好。
海竿(亦称投竿),长度一般为1。65--3。6米。2--6节。每节上装有一个线环,供鱼线穿过。底节有装绕线轮的装置。绕线轮种类繁多,档次不一,应根据个人需要与经济条件选择,以实用为主。
细分。
一般钓小鱼,要求数量与速度,硬调为好。调大鱼为了避免一下受力过猛,选中调或软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