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品种改良技术已有多方面的突破。 蛋鸡品种改良的走向是提早母鸡的性成熟,改良成较小的体型,较高的产蛋高峰,抗病性增强。 而品种改良的性能达成,有赖于营养的加强和饲养手段的配合,这就是所谓的优良的品种,营养均衡的饲料及完善的饲养管理,为经营蛋鸡事业的三要件,缺一不可。
诸如过去蛋鸡育成期由20周龄达到初产,演变到今日18周龄开始初产,这完全是经由遗传改良及营养加强,管理技术的配合,缩短蛋鸡的育成期,提高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蛋鸡育成前12周,骨架的生长达90%以上,在15周龄后就不再成长骨架,可见前12周的饲养是相当的重要。
蛋鸡的饲养管理从生长期到产蛋期,应随时提供鸡的基本需求—饲料、光线、空气、饮水、空间及卫生。 任何一项需求的不足,一定会对生产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0–12周龄的饲养管理
0–12周龄的小母鸡,在育成阶段,因骨骼发育达90%,在这阶段除体重的增加外,更应注重骨骼生长,所以建议在0–12周期间应饲喂蛋鸡育雏料,以促使骨骼完全发育。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进雏前1周小鸡舍、育雏器须清洗干净及彻底的消毒。
2.开始育雏时,在育雏笼面铺纸(旧纸袋拆开可供使用),7天后才可以拿掉铺纸。
3.鸡舍在小鸡到达前1天开始给温,育雏保温器需调整到育雏所需温度( 29–30℃ )。
4.饮水器放置于保温源旁,在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或电解多维,防止小鸡因公母鉴别,马立克疫苗接种及长途运输所造成的应激。
5.给料:小鸡到达后先给饮水,3小时后再给饲料,每3–4小时喂饲1次,一天给予6–8次(少量多次)。 第一天最好饲喂开水浸泡的玉米糁或小米,在3天内饲料拌水,以湿料喂食。
6.保温以小鸡舒适为原则。 一般观察小鸡活动情形,作为温度的调整依据。 如温度过高,小鸡会离开热源,有不安、喘气、脱水、衰弱的现象。 温度过低,小鸡在热源处挤一堆吸啾声不断。 小鸡停止保温,应逐渐减少温度及时间,可从中午减少起,直到全天不保温。
7.湿度:育雏时前期相对湿度至少应达65%,可以在地板洒水,或在育雏器上置水盘,这样用于调整湿度。
8.淘汰:雏鸡在最初1周死亡数较高,管理者应常检视,同时淘汰健康不佳的小鸡(如雏鸡白痢、跛脚、弱小鸡等),减少疾病传染。
9.通风换气:保温期间,常使舍内密不通风,这容易诱发马力克氏病、呼吸道病,而且影响小鸡的生长及活力。 至于通风方面应严防贼风,必要时开窗户前调节加温系统,保持育雏器内温度。
(二)剪嘴的方法
剪嘴是蛋鸡的重要工作,应慎重执行。 过度剪嘴会造成废鸡,剪嘴不足造成啄肛、啄毛,死亡率增加及终身饲料的浪费。 小母鸡建议在7–10日龄施行剪嘴。原因是:1.所受应激较少。 2.易于止血。 3.节省劳力。 施行方法有二:
1.烧烙剪嘴法:烧烙器构造简单,类似焊枪,可手握操作,左手捉鸡右手握烧烙器(孔径大小分6个孔,鸡大小均可使用),经烧烙后嘴喙不切断,但数天后因神经、血管烧死,而逐渐萎缩、脱落,此法操作简单、确实,不易出血,不影响吃料及鸡只的发育。
2.烧灼剪嘴法:此法是把小鸡嘴喙以高温的切刀直接切断,此法在国内外普遍被使用。
(三)移动
1.小母鸡生长过程中,因饲养管理需要,必须进行移动扩群,以防止密度过大,饲养至16周龄左右,再移动至蛋鸡舍。
2.移动小母鸡,因环境改变,及捉鸡的应激,容易诱发疾病,建议利用夜间进行,因鸡只在夜晚,不易惊动,容易捕捉。
3.移动后,注意防风保温。
4.在移动前应清洗鸡舍及消毒,在移动小鸡后,利用天气较佳,且暖和的中午,施行(碘液)喷雾消毒。
5.移动前后2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抗生素。
(四)换料
小母鸡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所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及时更换饲料,以保证小母鸡在12周龄前完成90%的骨骼发育,换料时要逐渐过渡。
二、13–18周龄的饲养管理
在这段育成期间,小母鸡已进入中鸡、大鸡的育成期,由于品种技术的改良鸡的体型较小,初产期亦提早,所以在饲养管理上,亦有所改变;为了使小母鸡在18周龄达到标准体重,建议使用中鸡料,到初产为止。 小母鸡在育成期到初产,必要完成的两项重要工作,其一是检视体重和骨架发育。 其二是疾病的防疫接种计划。
(一)检视体重和骨架发育
在小母鸡的育成工作,主要是养成一批健康精壮整齐度高的小母鸡,且符合标准的体重与骨骼发育目标。 目的是:1.增加初产时蛋重。 2.更高的产蛋高峰。 3.维持更长久的产蛋高峰。
1.体重的测定:鸡的育成要求达到标准体重外,亦应着重于体重均一性,小母鸡在4周龄后,每2周测定一次,以克为单位。
鸡群的平均体重上下10%的鸡数,达80%以上,代表是一批发育整齐且良好的鸡群。
2.骨架发育的测定:小母鸡4周龄开始,每2周测量1次骨架发育,一般是测量脚胫的长度,由足掌至踝关节的部位,以公分为单位,至少应有90 %的鸡脚胫长度在标准长度上下5%。
如果测定结果和目标体重及骨架标准的差距过大,或者整齐度差的话就应找出原因,是否剪嘴不良、密度大、过冷或过热、疾病、内外寄生虫感染、营养不足或给料不均、通风不良等。
小鸡如体重不足,应增营养,直到体重达到标准。 若超重可降低营养或实施限饲计划。
(二)疾病的防疫接种计划
疾病的发生归类有传染病(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霉菌性等),及中毒性疾病,或营养缺乏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它特有的征候,因此管理者应随时观察鸡群状况,及早发现鸡病的发生,并请兽医师给予适当的诊治。
1.疾病发生的征候
(1)精神不振食料量减少。
(2)鸡只开口呼吸,发奇声(夜间观察)。
(3)排异样便。
(4)产蛋下降,无壳蛋增加。 (产蛋期)
(5)鸡死亡数异常增加。
(6)鸡站立不稳。
(7)外观眼睑浮肿、流鼻水、鸡冠发痘或萎缩或变色。
2.防疫接种计划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以特定的病毒,或细菌的特异性抗原接种到健康鸡体,产生免疫抗体,以抵抗外来的病原。 因各地各场的疫情不同,因此设计的计划应优先考虑各地的环境。 疫苗的接种,应选在健康无应激原的时间接种,如气候变化、转群、疾病发生等均不适施行接种。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小母鸡从育成舍移动至产蛋舍,就代表一群被育成的优良品质的小母鸡,将进入另一新的“生产阶段”,因此经由产蛋的饲养管理,激发母鸡最高的产蛋性能,以期达到饲养的经济效益。 这时应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以满足其生理要求,就如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饲料、光线、饮水、空间及卫生。
(一)迁移至产蛋舍
1.小母鸡在16-18周龄达成体重标准,即将进入初产,这时可迁入蛋鸡舍。
2.产蛋舍在小母鸡迁入前,须先做好清洗及消毒的工作。
3.迁移前后3天,饮水或饲料添加电解多维或抗生素。
4.迁移时,工作人员捉鸡应小心,避免骨折及损伤发育中的生殖系统。
5.当体重达到标准或产蛋达1%,开始喂予高峰产蛋用饲料,准备初产的来临。
(二)光照管理计划
1.光照的影响
光照会影响下列各项结果:a.初产日龄。 b.蛋重。 c.总蛋重。 d.死亡率。 e.生长速度。 f.饲料利用率。 g.行为。
2.光照的原理
眼球受到光线的照射,经由视神经的传达,作用于内分泌腺体(视丘下部,脑下垂体前叶)分泌激素( FSH滤泡激素、LH排卵素)经血液传递,作用于卵巢、卵泡,促进卵巢发育及卵泡排卵。
3.光照方法
(1)一个40瓦的灯泡,适用于12M2地面积。 在目前传统开放式笼饲的鸡舍相距4米,距地面2米高处,装置1盏40瓦灯泡即可达到光照效果。
(2)小母鸡育成期间以最长日照时间为基点,作为固定的光照时间,如日照时间不足则以人工补足,直到小母鸡达到初产标准体重,才开始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每周增加15–30分,直到16小时为止(日照+光照),如果鸡群体整齐度不一或有多产双黄蛋及脱肛现象,则光照时间应15分/周缓慢增加。
(3)产蛋期间,光照时间可逐渐增加,或保持不变,但不可减少光照时间。
(4)应随时更换损坏的灯泡,及清洁灯泡,维持灯泡照明度。
(三)寡产鸡的淘汰
产蛋期间,管理者应淘汰消耗饲料,但不产蛋的病鸡或寡产鸡。 不生产的蛋鸡所消耗的饲料约产蛋鸡的75%摄食量,如饲料每公斤平均为2元,则不生产的蛋鸡每只每月将浪费4.5元以上的饲料费,所以从鸡群中淘汰这些不生产的蛋鸡,将可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1.特征
(1)鸡的鸡冠萎缩、干涸或变色,虚弱有病的样子。
(2)鸡的嘴喙、脚胫和肛间区域,黄色着色程度较多产鸡为深。
(3)鸡的泄殖腔紧缩,耻骨宽度狭窄(高产鸡耻骨间隔约3指头宽,耻骨至胸骨间隔约4指头长)。
2.经济效益
(1)蛋鸡因疾病造成不生产或低产的情形下,仍继续消耗饲料,且这些蛋鸡可能生产品质差的鸡蛋。
(2)淘汰这些蛋鸡,有助于控制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鬼鬼 于 2009-12-18 14:36 补充以下内容
这么好的资料只有人看没有人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