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龟年
唐代乐坛至尊、超级流行之王、无敌歌神当推李龟年,龟仔。李龟年能名垂千古,得益于诗圣杜甫,若没有《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李龟年恐早被岁月湮没。李龟年,唐朝东都洛阳人,年轻时曾任蕲州蕲县(今湖北蕲州镇)的县丞,他精通音律,善于唱歌,又通晓羯鼓等多种演奏技巧,他的两位兄弟李彭年、李鹤年也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大师,他们三兄弟创作的《渭川曲》连续数年雄居唐朝流行音乐排行榜首位。歌唱得这么拽,没有理由不被喜欢音乐的唐玄宗召入梨园,从此就成为皇宫的御用歌手,玄宗还在洛阳给他起了间比王侯还有气派的大宅,可见受宠程度。当时东京洛阳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贵族富豪的府邸经常举办各种歌舞宴会,邀请歌星助阵这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请得到巨星李龟年的,只有像岐王府(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的宫邸)、崔九堂(中书令崔湜弟弟崔涤的宅第)等这些王公贵族,李龟年才会赏面参加。有一次,他在岐王府听见有人弹琴,就说:“这是秦声。”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这是楚音。”岐王入内一问,果然如此,前弹秦声的陇西沈妍也,后弹楚音的是扬州薛满,这二妓在当时也是颇有名气,此时都被李龟年深厚的音乐造诣所折服。天宝年间,玄宗与杨贵妃到长安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李龟年带领乐队随从。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怎能没有新曲?”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召李白进宫写歌辞。李白刚喝醉了酒,还没酒醒,天才就是天才,李白挥笔而就,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荘。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龟年立即按词谱曲引吭高歌,玄宗亲自吹笛伴奏,太真妃杨玉环手持玻璃七宝杯,酌饮西域凉州供奉的葡萄美酒,笑着认真倾听。玄宗亲吹玉笛为李龟年伴奏。每吹完一曲将换新曲时,故意拖长笛声取悦太真妃。太真妃饮完酒,收起绣帕两次拜谢皇上的恩宠。李龟年回忆说,以唱歌而赢得这么高的声誉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的。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杜甫那时也四处飘泊,在江南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杜甫百感交集,便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的悲欢离合,莫过于此。李龟年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五言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多相思。”又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但此时玄宗已是风烛残年。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只有耳朵还有是热气,其妻不忍心殡殓他。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抑郁而死。
2.韦青
唐玄宗时期著名军中歌王。韦青,士人出身,因为歌唱得好,就被人推荐给唐玄宗,开元后期大唐国力也达到了鼎盛,唐玄宗搂着杨贵妃已完全沉浸于靡靡之音中,韦青就凭着歌唱得好居然平步青云,一直官至金吾将军,估计韦青也会点武艺,或者长得比较魁梧。韦青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时代,在这三个时代都较有名气。曾有诗形容他:“三代主纶诰,一身能唱歌。”同是给皇上唱歌的缘故,韦青和另一红星永新还成了知音。
3.永新
开元年间当红女星,女高音歌唱家。原名许和子,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开元年间著名歌手。据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永新出身乐家女,开元末被选人宫,籍于宜春院。她美貌聪慧,尤其善歌,能变新声。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无人继其能,只有永新可与他们相提并论。“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永新“喉啭一声,响传九陌”。她的演唱音域非常广,甚至能超出乐器达到的高度,唐明皇曾让宫廷乐工李谟吹笛为永新伴奏,李谟是当时宫庭吹笛第一高手,因为永新的声调非常高,一曲下来,李谟把笛子竟都吹爆了。有一天,唐玄宗在勤政楼大宴宾客,观者成千上万,人多言杂,围聚喧哗,淹没了歌舞百戏之声。玄宗大怒,要罢宴回宫。太监高力士马上向玄宗建议:只有永新出场演唱,方可压住嘈杂人声。玄宗同意后,永新缓缓登楼,“撩鬓举袂,直奏曼声”,“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 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千万观众顿时鸦雀无声,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之中。永新的歌声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的李延年相比,确实毫不逊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安史之乱,永新逃离长安,被一士人收留。当时韦青也到广陵避难,有一天在河边忽然听到舟中有人唱水调曲,韦青辨声认出是永新,于是登舟与永新叙旧,两人对泣相视,感慨命运无常。后士人卒,永新与其母失去了生活依靠,被迫跑到京师卖唱,最终死于风尘之中。死之前,永新对母亲说:“阿母,钱树子倒矣。”
4.张红红
大历年间的当红女歌星。张红红出身贫寒,她与其父在街上卖唱乞食,经过韦青将军居所时,韦青听到她“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就将她作为歌妓收入府中。张红红颖悟绝伦,尤其对听过的音乐过耳不忘,有极强的记忆力。曾经有一位乐工在古曲《长命西河女》的基础上,对其节奏进行各种变化,创作了一首歌曲,颇有新意。在进献皇帝之前,想先征求韦青的意见,就唱给他听。韦青命红红藏在屏风后,在乐工唱时暗用小豆记其节拍。乐工歌罢,红红己准确无误地掌握了全曲。韦青对乐工说:“你这首歌曲并非新作,我有一位女弟子,早就会唱此曲。”乃命红红隔着屏风演唱,一曲完毕,没有丝毫错误。乐工大为惊讶,叹服不己,说道:“此曲先有一声不稳,今已正矣。”皇上听说后,召红红入宫到宜春院,对其恩宠有加,封为才人。因为她有记忆曲谱的特长,宫中人都称她为“记曲娘子”。张红红知恩图报,对穷困时收留自己的韦青非常感激。当她听说韦青去世时,就对皇帝哭诉道:“我本风尘乞丐,父亲老有所养,死有所归,都多亏了韦青,我不能忘掉他的恩德。”说完悲痛得昏了过去。皇帝深受感动,乃加封她为昭仪
5.念奴
是天宝年间的著名女歌星,皇帝身边的红人。念奴的出身已无从考究,推测应是普通人家,后因色艺双全被纳入宫做宫妓。《天宝遗事》记载“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尝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宫妓中帝之钟爱也。”唐玄宗每次在宫中宴请王公大臣,时间一长就人声嘈杂,场面无法控制,众乐为之罢奏。唐玄宗就命高力力高呼念奴出场,念奴一唱,大家立马安静下来。唐元稹曾在《连昌宫词》诗中描写了此情景: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爽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燃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念奴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北宋政和年间,李方叔见一老翁善歌,曾为此戏作《品令》云:“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
6.李衮
唐玄宗时期江南乐坛巨星。要说京城是李龟年的地头,那江南就是李衮的地盘。李衮不但在江南乐坛享有盛名,而且名动京师。崔昭自江南到京都长安朝拜皇帝,秘密带着李衮一起去。到京城后,在官邸举办晚会宴请宾客,并邀请了梨园首席乐师和京城中的著名歌手来参加这个盛会。开宴前,崔昭说:“我有个表弟从江南同来,请他入末座。”于是让穿着破衣的李衮出来入席,满座的宾客都不屑一顾地耻笑崔昭。过了少许,崔昭命令仆人给诸位宾客斟酒,同时说:“我表弟还会唱歌,不如请我表弟给大家唱支歌,以助酒兴。”众位宾客又鄙薄地笑了。待到一声歌起,在座的诸位乐工、歌手都大吃一惊地喊:“这不是名扬江南、声振京师的李八郎吗!”于是众人纷纷向李衮作拜以示敬佩之意。
7.韩会
贞元年间著名歌星,为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故关于他的记载不多。只在《唐国史补》有一小段介绍,说韩会唱得一手好歌,他的歌声优美动听达到出神入化境界。韩会在当时跟另外三名歌手一起被人称为歌坛四大天王,韩会则被称为四大天王之首。
8.何满
开元中乐坛新人王。何满,沧州人。他的“歌声宛转”,世人称罕。何满不仅善歌,而且能作曲,传说他犯了死罪(为什么犯罪,不得而知),临刑前唱了首《何满子》,希望能以感动法官,获免死罪。遗憾的是法官是个乐盲,不为所动,还是执行了死刑。白居易为此作《何满子》诗一首: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可见《何满子》是一首极其伤感的歌曲,元稹赞其有“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的水平。晚唐诗人张祜也写了一首著名《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由于歌曲感人动听,《何满子》成为当时著名的流行歌曲,《乐府杂录》载,灵武刺史李灵耀一天设酒宴客,一位姓骆的坐客演唱《何满子》,皆称绝妙。白秀才说:“我家有一歌妓,也会唱此曲,但音调不同。”就把这个歌妓召来令其演唱,其发音清越,实非寻常之音。骆问曰:“您莫不是宫中胡二子?”歌妓也问道:“君莫非梨园骆供奉?”原来两人同是明皇时梨园旧友,惊喜之下,百感交集,不免相对而泣。另外,传说唐武宗时宫廷歌手孟才人曾因唱《何满子》而“气亟立殒”,太医看后,说其脉尚温,而肠已绝。还有开元时期有个沈阿翘的宫妓,极善歌舞,尤善舞曲《何满子》。她张口一唱,人即有肝肠寸断之感,会忍不住流下眼泪。这也再次印证了《何满子》是首断肠曲,曲调哀伤异常。
9.米嘉荣
唐宪宗元和年间乐坛歌王。米嘉荣是西域米国人,米国在唐代录属安西都护府管辖。米嘉荣自公元806--824年一直活跃在唐代舞台上,其歌唱艺术倾倒京城,并被皇帝赏识,提拔为朝庭供奉(首席乐官)。世人称赞他的演唱能“冲断行云直入天”。在长安时,米嘉荣与礼部尚书结识,两人常在一起交流艺术,谈论时世,可谓志同道合。为此刘在一首《与歌者米嘉荣》的诗中,曾记述了当时歌坛的一些事情。诗是这样的: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米嘉荣曾在宪宗、穆宗、敬宗三代任供奉,一个西域少数民族歌唱家,能在唐代宫廷连任三朝乐宫,有这样长的艺术生涯,在中国音乐史上是少有的。
10.何戡
唐宪宗元和年间乐坛常青树,和米嘉荣、刘禹锡是好朋友。何戡善唱歌,水平与米嘉荣不相上下,亦任供奉职位。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辅佐王叔文执政,进行改革。不久王叔文被贬,刘也受牵连谪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被放逐二十余年,一直到826年才重返京城。些宫廷梨园中许多新秀都不认识了,唯有艺坛老将何戡仍健在,因此刘禹锡感慨地吟道: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