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99|回复: 9

钱钟书谈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6: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文艺出版社《钱锺书散文》410面,有钱锺书一九三四年《与张君晓峰书》一文,谈到对于读书的看法。

  先生认同西方关于读书乃是“灵魂的冒险”,对此,我的见识有限,未能找到此说的出处,对其含义,也不十分了然。

  但是,接下来钱锺书对于祖国千年书香之地的评价,对于如今的国人,依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先生说:读书这件事“树之为规律,威之以夏楚,悬之以科甲,以求一当,皆官样文章而已。”

  我试着解释一下,就是说,把读书“树立为一种规范法律一样必须遵守的东西来做,用夏楚之类的刑具吓服人去读,用高高在上的科举的功名利禄来吸引人读,以求得一种表面的书与人相当的样子,都是空洞的官样文章而已。”

  这种由读书而造就的装腔作势的官样,与空洞无诚的官样文章,我们的历史上堆积如长城,现实中堆积如垃圾。

  对此历史教训,钱锺书说:“四书著在功令,垂千余载,孔孟之教,其效何在?”这话的意思,我试着解释一下:“四书五经这些书的话,被用在法律文书之中,有千多年,孔子孟子的教化之事,其效果究竟如何呢?”

  这里,请让我转述现代哲学家陈康在《中国文化中关于知和行的两件显著事实的分析》一文中这样评价中国人的读书:

  “人本主义在中国盛行二千余年,它的结果应当是事实上值得歌颂的了。但是是否如此呢?它的结果是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的眼前。这在消极方面是纯粹科学和它的产品一无所有,在积极方面是一部十三经(以及阐扬经义的书籍)和充满社会的违背经义的行为!中国第一流的头脑,经过两千余年的努力,所得的结果如此。这实在太悲惨了!这实在太悲惨了!人惟有用自媚来掩饰这无涯的失望,否则精神方面的痛苦将无法支持。”

  看,钱先生问而不答的“其效”,陈先生给出了两个“太悲惨了”!

  与时俱进一下,这所谓的“人本主义”就是目前的“以人为本”,这所谓的“一部十三经和充满社会的违背经义的行为”,是否也就是到处的和谐社会的标语口号与充满社会的违背和谐理想的行为呢?请大家睁开眼睛自己看。

  对于中国人读书“往往记诵而已,于先哲之精神命脉,全然未窥”的老毛病,钱先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读书这事,是要读者“发心自救”。

  我的理解,就是说,读书,是一个人自觉自愿进行自我心灵拯救的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的读书,就像信仰。

  忏悔才会有皈依,惭愧才会有自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曹锦萍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3 17: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可以改变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8: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认真读书、认真读好书!
学习、学习、再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一个人自觉自愿进行自我心灵拯救的活动。忏悔才会有皈依,惭愧才会有自救。惟有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读书,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启迪。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小时读过,从此便对于读书有自己的成见,对于一些东东的流行也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0: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里所说的读书可不是进学校的那种读书啊,呵呵,是自觉自愿的,提升自身本领的读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应为钱锺书谈读书。

中国人读书往往记诵并不贴切,从宋朝王安石时代已开始解意。

读书,是因为知识是无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全文,感触太多,却张不了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入这个世界没有了文化和知识,世界将走向灭亡,而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就是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好书能让你看清人生中的航标;能让你有精神上的慰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5 2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是一种信仰

dbnts 于 2010-5-18 14:52 补充以下内容

真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4 21: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