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宝典:行业热议调高生猪检疫费
编者:据《南方日报》10月9日报道,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曾明提交提案,建议提高生猪检疫费。物价局近日答复称,将适时向广东省政府提出修改意见。
1999年广东省政府颁布规定,对生猪检疫费以每头生猪600元为计征基数按货值收取,即每头生猪产地检疫费3元、生猪屠宰检疫费收3.5元。而当前每头生猪的货值已达1600元以上,增长了166%。
曾委员认为,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口蹄疫病等动物传染病对畜牧业造成重大危害,不少县市地方财政收入有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他建议以每头生猪货值1600元作为新的计征基数,重新调整我省生猪检疫费的收费标准,生猪产地检疫费按货值的0.5%计算,按每头8元收取;生猪宰后检疫费按货值的0.7%计征,按每头10元收取。
第一篇报道:
正方:新兴动防系统20多雷同短信力挺“建议”反方:养殖户反应强烈纷纷质疑加收之理——
现在生猪还可卖到1600元/头?!
网址链接:http://nf.nfdaily.cn/epaper/nfnc/content/20091017/Page09TB.htm
本报讯 (记者钟怡群)广东省政协委员曾明提出关于提高生猪检疫费的建议(详见南方农村报10月10日08版《政协委员建议调高生猪检疫费》)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对这一提议发表的意见中,形成了两个意见相左的阵营。养殖户普遍反对提高检疫费,并对这一政策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而来自新兴县镇级动物防疫检查站的20多条短信则统一口径,认为确实应该大幅度提高该收费项目。
在养殖户的回应中,绝大多数认为曾委员关于一头猪价值1600元的提法不合理。手机尾号7835读者说道:这个曾委员所说货值1600元完全是胡说,一头猪以200斤计,以今年的猪价最多值1100元。化州手机尾号8893的读者表示,化州现在的猪价为5.8元/斤,即使按正常出栏110-115公斤计算,每条猪的售价还不到1300元。手机尾号4835的读者表示,现在不仅一头猪的价格没有1600元那么高,而且饲料价格越来越贵,一个猪场即使没有发生疫情,利润都已经很微了。而化州手机尾号0422的读者则反问曾委员:我想知道哪里收购1600元/头的生猪,如果有,我愿意为国家交纳15%的产地检疫费。手机尾号5165的读者直接建议曾委员回乡下养猪,看看有没有钱赚?梅州一位读者给记者发来邮件,他说,今天看曾委员的建议,觉得有必要跟他讨论讨论,“我想以每头猪1400元的价格卖给曾委员,其它的都由他去处理”。他说道,在梅州,就以现在的价格5.3-5.4元一斤,一般一头220-230斤的猪只能卖到1200左右,他希望曾委员不要只听汇报,自己要亲自到基层去了解了解才行啊。
亦有部分读者藉此机会向记者质疑此项政策的合理性,手机尾号0273的读者认为,生猪分三种,瘦肉型、良种型和本地土猪,这三种猪价格不一,为什么要按生猪1600元/头来计算呢?手机尾号1148的读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生猪检疫费本来不应该以一头猪值多少元去计征,他举例说,一头猪不论大小,货值几何,检疫程序和必检项目一个都不会少,否则其产品就不是放心肉。他建议,应该按检验一头猪所需的工作量、试剂用量和仪器折旧等去计征才合理。高州手机尾号3676的读者埋怨,购批差40元,加上每头62元的税,再加上检疫费共110元/头,请问曾委员这个费用还低吗?手机尾号1116的读者自称是一个来自农村的老支书,他强烈建议曾委员在提交提案之前先到当地了解清楚,当前养一头猪各种税费多少,上市一头猪收入多少,付出多少?
在报纸登出后的第二天,一位基层兽医检疫人员给记者发来邮件称,检疫费早就应该提高了,兽医人员的收入本来就少得可怜,加之国家还取消了农业税,兽医更加苦不堪言,虽然中央有意政革兽医体制,但是地方极不配合,改革只是一纸空谈,很可悲.。他听说阳江有一个兽医站站长要上街做“摩的”司机,因为他这份工作月收入只有300元。所以,他建议一定要提高检疫费,还要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在提高收费的“赞成派”中,唯一一个讲出了自己立场理由的回复。
在回复的短信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20多条署名来自新兴地区的一些防疫站的工作人士回复的短信中,内容高度雷同,都是:我看到报纸后,赞成省政协委员曾明提高提案建议,提高生猪检疫费。这是不是由有关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内部员工群发短信力挺曾委员提议呢?本报将继续关注。
第二篇:
广东省政协委员、阳春市畜牧局局长曾明向本报记者解释建议因由
基层防疫经费难支5%瘦肉精检测
网址链接:http://nf.nfdaily.cn/epaper/nfnc/content/20091020/Articel10002FM.htm
本报讯 (记者劳锦华)“以目前执行的检疫费收费标准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对于自己的建议引起热议,广东省政协委员、阳春市畜牧局局长曾明昨日向养殖宝典记者表示,所提建议是根据当前基层防疫检疫中面临严重经费不足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
“检疫费和防疫费原是基层兽医防疫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如今防疫费减免了,又需要检测瘦肉精,基层兽医站严重缺乏经费。”曾明表示,根据省府1999年的文件,全省统一生猪购销征收有多个项目,如今仅剩下税收和检疫费了,根本不足以支撑当前越来越繁重的防疫检疫工作。
据了解,当前广东省生猪销售过程收取检疫费的主要依据是《关于我省生猪购销税费实行统一征收项目和控制计征标准问题的通知》(粤府[1999]54号)。当中提到全省统一生猪购销税费征收项目,一共为9项,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屠宰税、市场管理费、生猪防疫费、生猪产地检疫费、宰后猪产品检疫费、屠宰加工费,当前养猪户直接交费的仅剩下生猪产地检疫费。曾明建议提高的是生猪产地检疫费和宰后猪产品检疫费。按照上述依据,当前生猪产地检疫费按照货值(每头生猪的计税售价总额即税基定为600元)0.5%征收,即每头生猪定额征收3元;宰后猪产品检疫费按每头生猪不超过货值0.7%征收,具体为3.5元。
根据2008年11月13日发布的《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又取消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费,基层兽医防疫经费来源再减少一部分。
而今年年初广州连续检出瘦肉精猪后,瘦肉精检测又成为基层兽医防疫检疫的工作之一。“检测一份瘦肉精样品的成本高达几十元,按5%抽检,以一次出栏100头猪,单单瘦肉精检测成本就几百元,如果按照当前执行的规定,仅能收取300元的检疫费,连检测瘦肉精的成本都不够。”曾明认为,将检疫费的税基提高到1600元,每头猪收取8元的产地检疫费,将刚好弥补当前基层兽医站检测经费不足的问题。
对于养猪户普遍对一头猪卖1600元感到不满,他解析,实际上他对基层防疫检疫情况调查时是在2008年,当时猪价高达7-8元/斤,在今年3月广东省两会期间提交建议时,一头猪也还能卖到1600元。
曾明认为,当前必须解决基层检疫经费不足以应付日益严峻的形势。如因经费不足,基层兽医防疫站可能会将瘦肉精检测率由5%降低至1%,甚至不抽检。曾表示,如果基层防疫检疫经费长期不足,则难以保证生猪产品安全。他认为解决方法有三个,一是财政解决;二是生产者自行提供瘦肉精等检测报告,防疫站负责监督;最后就是调高检疫费税基。
曾明透露,已经接到广东省物价局的回复信函,称已经对提案进行调查,目前正组织书面报告。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省物价局表示,将适时向省政府提出修改意见。但记者咨询广东省物价局时,有关负责人表示暂时未有提高相关费用的通知。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国家的收费标准中并没有提到生猪的货值标准,当前的收费标准为国家物价局、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农业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452号),当中附件四规定以分别货值的0.5%及0.7%收取生猪检疫费及生猪产品检疫费,最低收费金额为2元,并未规定猪的货值标准。曾明表示,根据他的调查了解,已经有省份根据0.5%、0.7%的收费率不变,提高收费税基的行为。而广东省政府自1999年54号文件统一生猪购销费税计算标准为600元后一直未变。
第三篇:
提高检疫费竟成化州基层兽医最大希望
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长期拖欠职工工资
网址链接:http://nf.nfdaily.cn/epaper/nfnc/content/20091029/Articel08002FM.htm
本报记者 吴昊晖
在本报发起对广东省政协委员曾明关于建议提高生猪检疫费的讨论后,众多养殖户纷纷表示反对,但10月20日,记者接到一条自称代表化州市全体编外兽医人员心声的短信,该短信透露,化州市兽医站有300多人依靠检疫收入维持日常检疫工作,在职职工只能领取五成工资,想不干,但畜牧局又不想解散他们,所以他们认为兽医站要生存就必须提高检疫费。
10月22日记者走访了化州南盛、丽岗等多个兽医站调查发现,尽管当地兽医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很久,政府也声称完成了改革,但当地三百多位基层兽医的编制,工资社保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虽然他们已经多次上访向各级政府反映问题,但直到现在他们还是只能苦苦等待,甚至寄希望于检疫费的提高。
工资发一半,社保没一分
“不是我们不体谅养殖户的困难,实在是提高检疫费是我们能拿到全部工资的唯一指望了啊。”化州市江湖镇兽医站副站长莫应仲无奈地对记者说。
“工资被克扣”,“社保没得拿”,“工作太辛苦却没入编制”,在走访这些兽医站时,多位基层兽医纷纷向记者这样诉苦。
2008年底,化州进行了兽医系统机构体制改革,全系统在职在编的48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考试,并最终招录入编了100人。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13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人,基层兽医站75人(平均每个站3人)。同时也就产生了300多个编外职工,按莫应仲自己的话说,变成了无名无份的“义务”检疫员。
在各个兽医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编外兽医长期只能领到一半或者更少的工资,丽岗兽医站的罗昌南更是拿出工资存折来证明自己每月工资只有480元,按照他的工龄,若是有编制,应该能领到约1000元。而且这已经是长期的现象,自从2003年当地畜牧兽医系统实行统收统支之后,畜牧局就一直以财政困难为由只发一半工资。
至于社保更是一分都没有。罗昌南则表示畜牧局一直没有为他们交过社保费用,已经欠下社保中心1000多万元。畜牧局告诉他们按照体制改革的方案将从今后每年收取的检疫费中划10%给社保中心,直到还清为止。罗昌南为记者算了笔账,目前畜牧局每年只有300万元收入,10%就是30万元,这样就要33年后才能还清拖欠的社保金。也就是33年之后他们才能领到退休金,罗昌南开玩笑说:“不知道到时候有没有命领这个钱呢。”
而编制内的人员情况要好不少,他们能领到每月1000多元的全额工资,不过社保也要先一次性缴清之前十几年欠下的个人部分约20000多元才能拿到。
编制太少,防疫工作敲警钟
莫应仲认为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出在编制问题上。他认为100人的编制实在太少。他向记者分析道,化州市有人口150万,是全国生猪生产及调出大县,每年要完成120万头生猪的产地及出入境检疫,活禽3500万羽的防检,23个镇30多个生猪屠宰场的屠宰检疫,30个畜禽肉市场,2个耕牛市场的检疫,基层兽医站编制内的75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的。
而南盛、丽岗两个兽医站的站长也向记者表示,仅靠他们编制内的每个站3个人是肯定完成不了工作的。他们目前的工作是这样分配的: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1人进行仓检,屠宰检疫需要2人,产地检疫根据目前每天平均出4、5车猪,需要5人,市场检疫需要2人,也就是最少也要10人才能完成一个站必须的检疫工作。而且检疫工作每天都要进行,如果要适当轮岗休息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莫应仲直言:“工作很苦,工资又拿不全,我们也不想干了。政府既不愿把我们入编财政,怕增加负担,又不敢把我们解散了,还要指望我们这些半价劳动力去做检疫工作。简直就是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罗昌南还反映,编制内外人员工资上的巨大差异严重挫伤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将给当地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威胁。比如今年9月8日、9日丽岗镇朱玉管区出现2例狂犬病人(化州市人民医院有备案),虽然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中心及时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但基层兽医站没有经费,只有3名入编人员,根本无法正常及时对疫区及受威胁区的犬只进行强制免疫。
上访无果,寄望提高检疫费
为了解决问题,这些基层兽医们已经多次派代表上访。今年5月26日,他们向化州市市政府上访反映了编制、工资、社保三大问题,市政府转送畜牧局进行处理,畜牧局7月份给与回复,却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随即他们又提出了申请复查报告,化州市政府9月18日出具了复查意见书,要求畜牧局解决工资的问题,可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在9月29日向茂名市政府提交了申请复核报告,至今还未有回音。
为何问题如此难解决,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化州市畜牧兽医渔业局局长余振福。余局长表示对下面的情况很理解,但确实无能为力。首先,关于编制太少的问题,他也承认现在的编制是不够的,当初制定政策时参考了周边的信宜和高州等的情况,但化州的养殖量要多于前两者,他认为编制扩大到300人以上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他已经向市政府申请了增加编制,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至于工资和社保问题他都表示是因为财政困难,为了保证大家都有工资发,只能每人发五成,社保方面连每年划拨给社保中心的那10%的钱也拿不出来,但关于畜牧局的具体财政状况他却依然不愿透露。至于解决办法,他表示最好是能有市里面统一拨款解决,或者提高检疫收费也是一个可行途径。
记者在畜牧局给他们的信访回复中查到,畜牧局表示一年的检疫费约250万左右,而全部480人的工资一年要800多万,资金缺口很大。莫应仲分析道,如果真的能够将产地检疫费提高到8元每头,屠宰检疫费提高到10元每头,按化州现在每年需要产检120万头,屠宰检40万头算,就可以有1360万元收入,应该就能解决资金的问题。“倘若政府不能拨款,这就是我们进入编制,拿全工资社保的最后希望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