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39|回复: 2

资源分享: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与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9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目名称:优质地方鸡种的开发利用(项目编号:牧高新
99-05-03)



应用领域:本成果主要用于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技术原理:根据我国家禽资源丰富这一特点,长期开展地方鸡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鸡品种资源分布规律,根据检测保种效果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鸡种保存方法。利用经典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开展地方鸡种质特性和生产应用的系统研究,育成新品系,并组成配套在生产上应用。


要求的性能指标:进行地方鸡种的调查,收集具有特殊经济性状的地方鸡种进行保存,研究地方鸡种的保种方法,测定地方鸡种种质特性,育成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2-3个,提出组配方式。要求商品代鸡在肉质上基本保持原有地方鸡种的特点,主要性能提高10-20%。


实际完成的性能指标:


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世界最大的地方鸡种活体资源基因库


资源调查发现:我国地方鸡种资源分布的重点区域在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地方鸡种的体型呈南方大、北方小的特点;收集、保存了24个地方鸡种;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地方鸡种保种方法――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已建成基因库建筑面积达3520平方米,备份鸡舍1100平方米,设施配套完善,具备30个地方鸡种、10000只鸡笼位的保种能力,为我国地方鸡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我国第一部信息量最大的中国家禽资源数据库


已建立的中国家禽资源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家禽品种志,26个省市品种及资源汇编材料的家禽部分,各省市培育的品种、配套系380余个,并检索、摘录1980-2003年在国内发行的相关学报、杂志上的论文8000余篇。数据库具备升级的功能,确保了数据库的时效性。


研究了地方鸡种肤色遗传规律,发现与生长相关的遗传标记


以地方鸡多种方式进行杂交试验,研究了地方鸡种的肤色遗传规律,以丝羽乌骨鸡公鸡与黄色胫骨鸡种母鸡杂交,正交子一代可根据肤色自别雌雄;以EAV(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为探针的指纹图谱中,长度约为4kb的条带J带与SR92系×萧山鸡杂交后代75日龄活重、屠宰性能有显著的负相关。无J带的个体与有J带的个体相比,75日龄的活重、屠体重等肉用性能提高28%以上。


在影响地方鸡种肌肉肉质因素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系统规模地进行肌肉成分测定,并结合品味分析探讨了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这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研究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肉质研究。结果表明肌苷酸、肌内脂肪是研究肌肉品质的主要因素:(1)地方鸡种肌肉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外来鸡种。(2)性成熟改变肌肉品质。(3)肌肉剪切力值在0.45-060范围内肉质最好。(4)血清胆固醇与磷脂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P<0.01)。(5)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具有超显性的杂种优势。(6)小型地方鸡种肉质、风味优于大型地方鸡种。


进行了丝羽乌骨鸡细胞遗传学研究


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完整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体系,确定了丝羽乌骨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78,染色体基本臂数NF=90,前10对为大型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Z(♂)/ZW(♀)型。对丝羽乌骨鸡核型、G-带、C-带和Ag-NORs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丝羽乌骨鸡核型、G-带、C-带和Ag-NORs带型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产蛋性能的相关性。


培育了“邵伯鸡”、“苏禽黄鸡”、“白羽乌骨鸡”三个优质鸡配套系


针对国内对鸡肉质量要求提高这一点,利用地方鸡种和高外高产品系进行杂交选育,分别培育了适合我国生产需要的快长配套“苏禽黄鸡”(省级审定)和优质配套“邵伯鸡草”(国家级审定)。在优质配套系(邵伯鸡)中,将矮脚基因导入地方鸡种中,形成种蛋生产成本低,生产的商品代质量优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在地方鸡种保种技术上,研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种方法――家系等量随即选配法,此法可使保种群近交系数的世代增量呈稳衡状态,有效地减少各世代的基因漂变,对于地方鸡种的保种可大大的节省人力和财力,目前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的保种方法。


在研究地方鸡种遗传标记方面,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了与生长速度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便于早期选择,可节省饲养成本和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选择进展。


在研究乌骨鸡黑色素沉积规律方面,本项目比较了胚胎个体间及不同组织器官间在黑色素沉积发生时间上的差异,比国内外同类研究更为系统全面;揭示了乌骨鸡黑色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本项目所阐明的规律更为全面。


探明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基因型,根据肤色伴性基因型原理,提出了乌骨鸡新品系的培育模式,在地方鸡种肤色基因型推定方面,本项目所揭示的基因位点数比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多。


在研制配套系方面,首先对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从群体遗传、细胞遗传、生化遗传、分子遗传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了新的配套模式和思路,成功培育了“邵伯鸡”、“苏禽黄鸡”、“白羽乌骨鸡”三个配套系,所生产的商品代综合性能明显提高,这在国际同类研究处于先进水平。


肌肉成分测定结合品味进行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研究。最新探明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协同作用是影响肌肉风味的主要因素,隋日龄的增长肌肉质量提高;肌肉嫩度在0.45-0.60KG肉质最好;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具有超显性的杂种优势。本研究是国内外鸡肉肉质性状测定规模最大、重复最多、范围最广的研究。


作用意义


保存了我国24个地方鸡种,基本代表了我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抢救了濒危鸡种7种(其中原产地已经灭绝的品种4个,当时就包括萧山鸡),这些资源将为我国乃至世界长期的畜牧生产发挥巨大的作用。


研究的保种方法――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经过13个世代的验证,适合于我国家禽资源保护使用。在全国推广后节省了大量保种费用,促进了畜禽资源保护。它将在我国长期的畜禽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


开展的地方鸡种遗传结构、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肉质研究等成果,对今后我国地方鸡种的研究将其着重要作用。


利用这些鸡种培育了优质鸡配套系,颇受市场青睐,为开展家禽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优质黄羽肉鸡的生产具有广阔的空间。近10年来我国优质黄羽肉鸡生产从稀有到普及、从无序的分散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过度,发展较为迅速,已进入数量型向效益型过渡的新的发展时期。本研究的成果为地方鸡种的发展,为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既丰富了市场供应,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又给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优质黄羽肉鸡作为21世纪重要的保健食品源,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其发展前景广阔;具有独特风味的“邵伯鸡”、“苏禽黄鸡”、“白羽乌骨鸡”有许多的特点,即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饲料报酬高、繁育期长、生长快、繁殖周期短、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既适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也适于家庭适度规模饲养,其投资少、产出多、成本低、效益高、周转快、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地方鸡种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极具潜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在地方鸡种资源基因库保种过程中,研究的理论为地方鸡种保护提供了应用的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把保种模式在生产上加以推广。


先进的育种技术加速了地方鸡种育种的进程,并在生产上加以应用。建立繁育体系:在不同的地区建立繁育基地,扩大种鸡的饲养量。采用选定配套品种-生产试用-改进配套-生产应用-技术服务的工艺流程。在推广上实行一条龙服务体系:主要实行规模养殖,在配套及时上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合作社、饲养户、禽产品加工厂的生产联合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dzdzcsa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29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是好项目,能不能提供一些优质的种鸡供来发展养殖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4: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鸡,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宁都黄鸡,白耳鸡等都是优良的地方鸡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7: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