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lign=center][b][font=宋体][size=20pt]著名公司激发创新[/size][/font][/b][b][size=20p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size][/b][b][font=宋体][size=20pt]大法则[/size][/font][/b][b][size=20pt][/size][/b][/align][/align][font=Times New Roman][size=5][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
[font=宋体][size=5][color=#000000]公司最高层的任务不只是制定战略,而是建立一个能够不断孵化出有创意的经营新概念的商业组织;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创造出新的环境。也就是说,最高管理层应该实施有助于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的法则。[/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一:[b]设置较高的期望值[/b]。通用公司的一位高级经理说:[/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公司指望我们的收益每年递增[/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以上。一旦公司给你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你就得从全新的角度考虑是否能达标。此刻,你绝不能再墨守陈规了。[/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一个大胆的志向,其本身并不能突然产生一大堆超越常规的战略。但是,没有这种志向的人只会采取毫无新意、步人后尘的战略。别出心裁的创举总是出自那些看[/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似不切实际的目标。[/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二:[b]充分扩展经营范围。[/b]安龙天然气公司称:我们从不把自己仅仅看作一家能源公司,我们善于凭借自己的安科技贸易方式和电脑管理技能,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安龙公司战略主管卡勒姆说:[/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我们的企业文化不是问为什么干,而是问为什么不干。[/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公司过去一直认为,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它就必须在本行业里保持领先。如今他们却说:只有扩大业务边界,才能赢过竞争对手。[/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三:[b]创建一项事业,而不是一家企业[/b]。长期以来,那些在陈旧的经营模式和富有创新的大胆设想之间犹豫不决的人,总是会提出几个问题:在今天新的环境里,我的本事和业务关系还能像以往那样有用吗?我得抛弃多少旧观念?我要怎样去适应新环境?这些问题确实无法给出答案。放弃旧我、走向未知的勇气,并非来自某种冲动,而是产生于为某个事业拼搏一番的献身精神。嘉信理财公司明知其业务上网,会迫使自己把价格大幅削减[/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但它还是这样做了。它的勇气来自何方呢?该公司总裁特鲁克说:[/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雇员带着脑袋来上班,每个雇员都应该感到自己的工作为客户的生活带来了真正的变化。[/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四:[b]倾听新的声音[/b]。在企业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如果听不到新的声音,改革创新的机会就等于零。其实,在你的公司里就有革新派。问题是他们的意见没有一个传出和被人听取的途径。他们的声音被层层叠叠繁琐的管理体制压掉了。要想生存和发展,公司高层必须给三个未被充分代表的人群以特别宽松的发言权。首先是年轻人,也可以说是具有年轻人观点的人,正是他们这群人对未来拥有最大热情和信心。第二,就是一些处于企业边缘的人。他们远离总部,提出重大创新的可能性较大,要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权和自由的想象空间。第三种是新来乍到的人,特别是那些来自其它行业的人。[/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五:[b]设计一个开放型点子市场[/b]。使硅谷成现代知识经济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是那些所谓目前远大的超级企业家,而是由于那里有三个彼此密切相关的市场:一个是点子市场,一个是资本市场,另一个是人才市场。在一场创新与创业的巨大热潮中,点子、资本和人才像旋风一样聚集在这个宜于创造新财富的地方。在硅谷,一家普通的风险投资公司每年能收到[/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600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份送上门的开业计划书。而你的公司每年能收到几份类似的计划书呢?[/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份?[/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份?还是[/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份?在硅谷,人们对想出经营新点子的人从不抱什么偏见,没有人会在乎你多大岁数,获得过什么学位,在哪儿干过,穿的是牛仔装或是[/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Armani[/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时装。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你思考的质量和你的想象力。[/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六:[b]为资本提供一个开放型市场。[/b]维珍公司说:[/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在开发新项目方面,我们不计较代价。我们要问的是,它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赢利?如果行,我们就干。[/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在大多数公司里,董事会往往会否决任何一个成功率低于[/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95%[/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的项目。因此,许多极富创意的点子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硅谷的投资家尤尔夫森认为,看一个点子与看会计报表不一样。预算是一个合同,而创业计划书是一个有责任感、有热情的人创造并获取价值的故事。公司预算的目标是要确保公司的投资安全,但是这种预算程序在消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同时,也限制了有利的一面。而风险投资者的目标是,要确保得到一个大获成功的项目,而不是要保证绝无失败的项目。[/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七:[b]建立人才市场[/b]。[/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安龙公司说: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谁想去新的岗位试试,只管去做就是了,最优秀的人属于公司而不是属于哪一位经理。公司决不允许阻止员工去干新的事情。如果一家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在一年内出走了[/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3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结果会怎么样,可想而知。但是在硅谷,这种事情天天有。当然,他们可以说是为了钱而跳槽的,但又不完全如此。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能有机会干大事而出走的。只有那些追求令人向往的机遇的公司,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八:[b]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b]一遇到要冒风险的事,公司经理们就会分为两派,多数人认为随大流比冒风险要好,而少数人则认为,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公司必须要有胆识。而创新者从这两个极端中找出一条生路。他们既谨慎又大胆,动作既小又迅速。他们宁可进行快速、低成本的实验,也不搞孤注一掷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懂得,对付不确定性的唯一应对方法是:拿出新产品,摆在顾客面前,看他们是否接受。风险投资者深谙:速度就是一切。他们从浪费时间去争论怎么干。当然,任何一家想抓住大机遇的公司都应搞一套经营点子的实验,先投下小本钱,但要多下几笔,把各项实验看成是投资组合,加快学习进程,奖励成功的开拓者。这就是低成本投资的精神所在,也是建立不断创新的企业机制的关键所在。[/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九:[b]像细胞那样生存[/b][/size][/font][b][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b][b][font=宋体][size=14pt]不断分裂。[/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t]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说,公司一旦停止分裂和分化,创新就会结束,发展也就会滞缓。伊利诺工具公司在全球分成[/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50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多家独立的业务单位,年收入为[/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250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万美元。无论哪个企业,只要其收入到[/size][/font][size=14pt][font=Times New Roman]6000[/font][/size][font=宋体][size=14pt]万美元,就被分成两三个单位。细胞分裂法能从许多方面推动创新。首先,它能使员工和资金不受任何一个专制的经营模式制约,能为新的思维和经营模式创造空间。此外,它也能为企业提供培养创业人才的机会。第三,细胞分裂法可使业务单位保持小型、集中的特点,便于接近客户。第四,细胞分裂法通过分散权力,可以大大削弱大公司扼杀新项目的能力。[/size][/font][size=14pt][/size][/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4pt]法则十:[b]实实在在重奖创新者。[/b]创业者不会为小钱而出力,而从无到有的创造要比常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德国未来学者莱茵[/size][/font][size=14pt]·[/size][font=宋体][size=14pt]哈特博士说:[/size][/font][size=14pt]“[/size][font=宋体][size=14pt]对于在企业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创新者,你必须得有一套特殊的奖励制度。必须让大家明白,做出特殊贡献是获得重奖的唯一途径。[/size][/font][size=14pt]” [/size][font=宋体][size=14pt]嘉信公司之所以能使其雇员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从而不断创造新财富,靠的就是股份分配制度。安龙公司的做法是,每建立一个新企业,总公司都要制定一个酬劳制度,在新企业获得成功后,即分给创业人员一大批股份。这套制度吸引了公司里最雄心勃勃、最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创造的新财富推动了公司的市值不断上升。当今,创业者的机会可谓海阔天空。那么,创造财富价值链上最珍贵的资源是什么呢?[/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t]那就是具有创业热情和经营经验的人[/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t]。有付出才有所得,如果你的公司不愿为创新精神付出,那就别想获得财富。[/size][/font]
[/color]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