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性疾病仍然是最主要的威胁 集约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决定,一旦疫病侵入,就会很快波及全群,引起暴发流行,从实际观察表明,传染性病症仍占猪疫病的70%。
二、多病原混合感染呈现明显持续增多 猪场疫病的发生常以多病原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以往零星发病和单纯病例已很少见。
三、部分疫病发生的不典型性 一些传染性病原在流行的过程中发生变异,有的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疾病在流行过程中,症状和病理变化非典型化,如非典型猪瘟的出现。
四、新的传染性疾病渐增且发病机理月来越来越复杂 由于从国外大量的引进种猪,猪病的发生也无可奈何地与国际接轨了,如PCV感染引起相关疾病大面积的流行。
五、耐药性菌株增加 有些猪场因长期不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及含抗菌药的添加剂,使许多细菌性疫病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可选择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少。猪场动力网
六、传染疫病感染宿主群日渐扩大 有许多医学杂志报导:猪伪狂犬病(PR),猪流感(SI)及2型猪链球菌病的流行从而传染给人,因此,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七、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重 因环境及消毒措施不力,有些猪场污染严重,导致细菌性疾病的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支原体和猪球虫病的普遍存在。
八、猪的肢蹄病及生殖性疾病也在上升 大型猪场均采用限位饲养,饲养条件的改变也使一般少发的常规疾病在上升,造成猪的淘汰率超出正常范围。
九、疫病的跨地区传播速度也起来越快 由于种猪的频繁交流及生猪销售流通,将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密度越来越大的病原体和数量想来越多的传染媒介及易感动物群,从而导致了疫病的飞速传播。
十、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也屡见不鲜 饲料配合不当或储备存放过长,营养损失,微量元素缺乏,饲料中过量添加药物及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在部分猪场时有发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