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78|回复: 3

免疫防制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4 1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免疫防制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作者:王根宝        本文刊发在《兽药市场指南》2007 3,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理表现形式。我国于1972年由邝荣禄首次报道在广东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存在,随后绝大多数省份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传染性支气管炎也主要为呼吸型。1962,Winterfied等在美国发现了致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将其命名为Holte,该型的代表毒株有Holte株、Gray株、CV56b株、Wolgemuth株等,其中Gray株是缓和型毒株。同年,Cumming在澳大利亚分离出N1/62(T),该病毒被认为是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代表株。20世纪90年代以来,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国内也相继爆发,流行十分广泛。尤其是最近几年,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肉鸡群中大面积流行,给养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一、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形态为多形性,但大多数为球形,直径约为80120纳米,囊膜表面呈松散、均匀排列的冠状纤突,状如皇冠,其纤突不如副粘病毒的棒状纤突排列紧密,有的毒株离心力超过100000时纤突会丢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能在10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用自然毒初次接种鸡胚,多数鸡胚存活,但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对鸡胚的毒力增强,到第10代时,可在接种后的第9天引起80%的鸡胚死亡。胚体的特征性变化是发育受阻,胚体卷成球形,脚变形压在头部,羊膜增厚,紧贴胚体,卵黄囊缩小,尿囊液增多,肾脏尿酸盐沉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也能在1518日龄的鸡胚肾细胞(CEK)、鸡肾细胞(CK)和鸡胚肝细胞(CEL)上生长,经多次传代(610代)后,可引起较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胞浆融合,形成合胞体及细胞死亡。病毒经5615分钟或4590分钟即被灭活,对乙醚敏感,50%氯仿室温下作用10分钟、0.1%去氧胆酸钠4作用18小时能使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1%来苏儿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及70%乙醇35分钟即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特点
        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中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也可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营养不足、密度过高、舍温过低、气候突变、寒冷、通风不良或应激等可诱发本病。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以雏鸡危害最为严重,蛋鸡在15日龄以前感染本病会造成输卵管终生损伤,产蛋鸡成年后形成假母鸡、输卵管囊肿,鸡终身不产蛋。公鸡发病率往往高于母鸡,肉仔鸡发病率高于产蛋鸡,这可能与鸡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中蛋白含量有关,饲料中蛋白含量愈高,鸡生长速度愈快,鸡群死亡率愈高。
        三、临床症状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日龄多集中在28周龄,本病典型的症状呈二相性,第一阶段有短期(约14天)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包括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夜间才较明显。如无混合感染导致的明显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随后又有几天症状消失的康复阶段;第二阶段开始排灰白稀粪,后躯及泄殖腔周围常被粪便污染、病鸡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精神不振、羽毛粗乱、脱水、全身衰竭。病程1220天,死亡率高达15%~40%;产蛋鸡感染后也会引起产蛋量下降、产异常蛋和死胚率增加,但死亡不多。
        四、病理变化及诊断
        病鸡爪干瘪,鼻腔有粘液,喉头、气管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增厚,可见轻度出血,有的气管下1/3处有粘液堵塞。脱水严重,肌肉发绀,皮肤与肌肉不易分离。肾脏高度肿胀、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变粗,内充满白色尿酸盐,俗称花斑肾,严重者在心包、肝脏、肠道表面有白色霜样物沉积。泄殖腔内充满白色石灰样稀粪;病程较长者,继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感染,形成气管炎、肝周炎等败血症变化。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借助于病毒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方法。
        五、免疫防制
        疫苗的选择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复杂且相互之间交叉保护力弱,而且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株不断出现,临床上在某一地区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保护力很好的疫苗,对另一地区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可能没有保护作用。如果盲目地引进外地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有可能对本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保护作用,也可能完全得不到保护,反而给当地增添了新的病毒株。所以用疫苗前必须掌握当地疾病流行的病毒血清型,并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抗原性一致的疫苗品系,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免疫预防目的。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H120株、H52株、Ma5株、M4128/86株、4/91株等。
        H120株、H52株、Ma5株、M41均属于马萨诸塞型毒株,H120H52是我国引进的荷兰株,对我国流行的多数血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并对一些肾型病变株也有一定的交叉免疫,故成为我国使用最广的两个毒株;H120株疫苗毒力很弱,相当安全,可以用于1日龄以上育雏鸡和产蛋鸡;H52株毒力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不用于雏鸡和产蛋鸡,主要用于60120日龄鸡复免用;Ma5毒力相当于或低于H120株,即可以用于雏鸡也可以用于产蛋鸡;M41毒力较强,因和许多国家和地区分离出来的毒株与M41属同一血清型,所以M41被广泛地用于灭活苗的生产。
        28/86株于1986年在意大利的波溪谷爆发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场的28号鸡舍分离出的一株肾型毒株,因而命名为28/86株。该毒株被认为是致肾病变毒力最强的毒株之一,经过在SPF鸡胚的传代,达到满意的毒力致弱程度,但仍保留了很好的免疫原性。通过一系列鸡群回归试验,证明28/86株致弱后稳定、毒力不会返强,对免疫动物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安全性,能有效抵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击。此毒株毒力低,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对肾型病变保护率较高,毒力稳定;4/91株,是用来预防鸡发生深层肌肉病变、产蛋率下降、有呼吸道症状、腹泻问题的一株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近两年来一些地区使用含4/91株的疫苗用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预防,发现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活疫苗免疫最好采用滴鼻或点眼的免疫方法,这样有利于局部抗体的产生。免疫操作时要注意,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水中衰减快,疫苗稀释后必须在30分钟内滴完;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水中迅速上浮,造成不均匀,使用时必须随时摇动。使用单苗或新支二联活疫苗免疫时,不要将两种疫苗混合在一起进行免疫接种,因为如果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过量会干扰新城疫的免疫应答。如果采用单苗进行免疫,为了避免干扰作用一般应该在免疫新城疫后间隔12周或者采用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新支二联)。新支二联活疫苗是按照科学合理的配比进行生产的,能够有效地消除两种病毒之间的干扰。
        免疫程序的制定     制订免疫程序时,应根据本病在当地的流行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以便选择适当的免疫时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由于本病引起的损失主要在幼龄阶段,且母源抗体不能阻止感染,只是减轻疾病的症状。所以雏鸡免疫接种是重点。
        首免日龄取决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及免疫方法,以及当地发病情况。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高发区笔者建议将首免日期提前到1日龄,目的是使雏鸡提前接触疫苗毒,尽早产生主动免疫,增加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次数,使鸡群得到更多的保护;蛋鸡群开产前使用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开产后每隔68周用H120饮水或喷雾免疫,以防止由于产蛋期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造成的产蛋下降、蛋壳质量问题和输卵管囊肿。
        另外,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注重消毒工作,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鸡场要全进全出,平时做好带鸡消毒工作,减少环境中野毒的数量。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温度、湿度,合理通风,同时要提供优质全价的饲料,提高鸡群体质,增强鸡群抗病能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30 2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全面,深刻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00: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鸡可能中标了,肾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14: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