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期货网
生猪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许多农区仍为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生猪生产本身所具有的低门槛、不易储存、生猪补栏刚性滞后等固有特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猪生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尤其是2006年以来受突发病疫及金融危机等外在因素影响,生猪出栏价格及猪肉价格经常呈现出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在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5个主产省,生猪出栏平均价格在1—5月份跌幅近24%,而5—12月间涨幅又近65%,全年振幅巨大。中国肉类协会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在2006年5月、6月跌至谷底,经过2个波段的陡增,至2008年4月一举攀上17元/公斤的历史最高峰,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主要消费地区甚至冲上20元/公斤高位。但自2008年5月以来,市场行情风云突变,全国生猪价格开始集体“跳水”,特别是9月和10月,生猪出栏价格环比下跌幅度分别为9.8%和8.5%。
虽然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春节期间,由于传统季节因素,生猪价格曾出现一定程度的短暂反弹,但随着季节性因素的弱化,再加上4月份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猪价继续跳水。至5月初,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一颗白菜价格等于一斤肉价的极端行情。于是,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于6月13日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才暂时让猪价止跌回升。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生猪现货市场已深陷“蛛网定理”的怪圈之中:猪肉价格上涨时,企业与农户养猪热情高涨,生猪存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供大于求,猪肉价格下降,面对亏本养殖农户不得不挥泪斩母猪,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因生猪量减少,供不应求,生猪价格逐步回升,企业与农户又开始预留母猪,进入下一个周期轮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