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94|回复: 7

[疾病防控] 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有何临床表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 2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有何临床表现?
  该病是指母牛分娩前后,不明原因,突发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的一种疾病。高产奶牛、产双犊母牛和肥胖母牛易发。发病原因是,舍饲的分娩母牛,以及对蛋白需求量大的妊娠母牛,在分娩前补饲不足,导致潜在的肌肉损伤,一旦遭受某种外力作用,易诱发某些肌群断裂;饲喂高蛋白、低能量饲料的牛,瘤胃内异常发酵产生有毒物质,以分娩为诱因,发生自体中毒,导致起立困难或站不起来。主要表现为,病初患牛企图站立,但后肢、后躯肌肉麻痹无力,被迫卧地。体温、精神、食欲多正常,耳根、角根冷凉,皮温不整。瘤胃蠕动正常或减弱,粪便正常或稀软。呼吸正常,心跳次数增多。可视粘膜潮红或发绀。随着病程进展,人为帮助其站立也站不起来,即使勉强站立,也无力负重,卧地后四肢抽搐,头向后仰。爬卧较久的患牛,大多数伴发低磷、低钙、低镁等,发生心肌炎,在2-3天内死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李建明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8-1 21: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临床特点是长期卧地,甚至在连续两次作用钙剂之后仍不能站起。剖检时可见腿部肌肉和神经等创伤,腿部肌肉局部缺血性坏死,心肌炎和肝的脂肪性变性和浸润。常见蛋白尿,明显的蛋白尿表明肌肉有广泛性损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21: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体况对围产期奶牛有重要意义,奶牛过肥可使产后体况损失过大和发生酮病等代谢病,过瘦则导致能量负平衡和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持适宜的体况,奶牛的体况应在3.0~3.5分之间(以0~5分评分)。奶牛经过一个泌乳期,加上胎儿的生长,围产期普遍存在体重损失的现象,而干奶期奶牛采食量较低,在这个时候改善体况难度很大,因此应该在泌乳的后期、干奶前期改善体况,使奶牛有一个好的体况进入干奶期。
2产前3周奶牛精料饲喂不宜过多,应让奶牛多采食粗料,粗料采食越多,奶牛瘤胃越健康,产后发病的几率越低,精料在产前几天再开始逐渐增加。吉林大学的王哲教授证实产前3周饲喂80%NRC日粮的限饲组对产后奶牛的健康和泌乳性能有利。产前能量水平过高,除了导致健康和泌乳性能降低外,还可引起胎儿过大,增加难产和胎衣不下的几率,产后精料也要逐渐增加,不可一开始就饲喂过多或忽多忽少。产后可在奶牛日粮的表面均匀的洒上一层酵母培养物,以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3要保证饲料原料的新鲜,不能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否则可引起胎衣不下和死胎等繁殖问题,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加强牛舍的通风力度,舍内安装喷雾降温喷头和风扇,保证奶牛及时饮用到干净的水,奶牛的密度不要过大,让奶牛保持适宜的活动空间。
4为使奶牛顺利分娩和增强产后抵抗力,产前3周可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以及抗应激药物。产后奶牛为增强抵抗力,增加采食量,及时的饮用麸皮水并注射葡萄糖酸钙和生理盐水,连用2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21: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围产期是指产前产后各3周,在这个阶段,奶牛由于激素等生理条件的变化和胎儿的增大机械性的压迫瘤胃,致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产后很快奶牛达到泌乳高峰,而干物质的采食量达到最大高峰值滞后于产奶高峰4周,导致奶牛出现严重的能量负平衡,围产期奶牛普遍出现体况差,体质弱的情况。迫使机体动员体脂来维持胎儿的生长和泌乳需要,而奶牛肝脏中转运和利用脂质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其他动物低,脂的利用受限,酮体在血液内聚集,从而易发生酮病。同时,妊娠分娩和能量负平衡对奶牛都可造成很大的氧化应激,产后奶牛的抵抗力差,易发生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水肿、产后瘫痪等疾病。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炎热,很多地区甚至持续高温35℃以上,奶牛本身是怕热不怕寒的动物,因此夏季的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很大,很多奶牛场为减少夏季泌乳的损失,把干奶期放于夏季进行。但热应激伴随能量负平衡和分娩应激,这几种应激使干奶牛很难度过围产期这个阶段。很多奶牛场不重视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只注重高峰期的管理,孰不知,此阶段是奶牛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除了因为此阶段是奶牛疾病高发期以外,此阶段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奶高峰的进入早晚和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如果围产期管理不当产后很难达到泌乳高峰或高峰期持续时间不长。此外,围产期的营养和管理以及疾病的控制也与随后的配种时间、受精率等繁殖性能有密切关系。

kanborne 于 2009-8-1 21:46 补充以下内容

注重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可以大大减少产后瘫痪的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2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许多围产期奶牛常见病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与围产期饲粮密切相关(Curtis,1983,1985)。日粮配制不合理不仅有可能使奶牛患上许多代谢性疾病,而且应激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使动物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如环境性乳房炎等)。如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围产期疾病,整个泌乳期疾病的发病率将会降低90%(Goff,1997),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也将有大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很全面
对预防产后疾病有重要 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应该是产前的饲管出了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0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和干奶期营养状况有关、和干乳期时间过长有关,营养过剩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7: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