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92|回复: 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能产生的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16: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抗生素也不例外,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病原菌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以来,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生的危害,但许多事实说明,抗生素可能会产生下列3个方面的负作用:
   (1)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细菌可通过3种方式获得耐药性。一是在细菌繁殖的二分裂阶段通过代与代之间进行传递;二是通过自发的基因突变产生;三是从附近其它的细菌细胞上获得耐药性基因。虽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只有10-6,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仍易造成抗菌株的扩散蔓延。据报道,自1957年日本发现首例宋内氏志贺氏菌具有抗药性后,至1964年已发现有40%的流行菌株有四重或多重抗药性。日本1997年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风波及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已被证明与畜禽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关。另外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仅1992年美国就有13 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路透社1999年2月还报道了美国科学在肉鸡饲料中发现超级细菌,这种肠球菌对目前所有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目前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引起,但上述细菌病的控制到目前复发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2)在机体内残留,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效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会造成抗生素在机体的残留量增加。药物在机体内残留,一方面可能诱发产生耐用药菌,另一方面残留的抗生素又降低了防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3)易产生致病菌的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超量使用,会破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一方面使胃肠道内对抗生素敏感性强的微生物减少,而敏感性差的菌群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微生态失衡;另一方面体内微生物被抗生素消灭后,为体外微生物的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易产生致病的交叉感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zuoyf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22 16: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上,置顶。。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2 06: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