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58|回复: 4

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直接降解
    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放射菌、酵母菌、霉菌和藻类都能降解黄曲霉毒素。但是降解机理是物理吸附还是生物降解作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据研究报道许多有关乳酸菌菌株的研究表明其解毒机理应该是吸附作用而非降解作用。还有研究报道了乳酸菌、醋酸菌、面包酵母菌、酿酒酵母菌、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对黄曲霉毒素有降解作用,但由于是用发酵液进行解毒实验,所以无法确定其解毒机理是生物降解作用,还是菌体的吸附作用。
二、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代谢物的酶解降解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研究者就发现了寄生曲霉能够产生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过氧化物酶,并报道过氧化物酶的量与黄曲霉毒素B1被降解的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之后研究报道黑曲霉、寄生曲霉、绿色木霉以及少数其他真菌对黄曲霉毒素B1也有很好的降解能力。然而其中一些菌株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B1。
    经研究者研究指出生物降解反应会通过酶解机制发生,并且这些酶的产物或副产物会与黄曲霉毒素反应。由此推测过氧化物酶正是这一种酶,因为它可以催化氢过氧化物的分解从而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与黄曲霉毒素发生反应。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酶降解作用机制在后来的研究人员的一系列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首先是国内刘大岭研究小组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发现从真菌E-2中提取的粗酶液可使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减少高达80%。活性物质解毒作用的温度、pH值及作用时间特征表明,粗酶液中起解毒作用的可能是某种酶(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其次,陈仪本等研究发现,用黑曲霉制备的生物制剂BDA能够降解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且这种活性物质的解毒作用的高效性以及对温度、水分、时间等效应都具有生物酶的重要特征,这表明降解实质是酶促反应。考虑到酶促反应必须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反应,该研究小组选择了谷壳培养法将解毒酶固定化,从而在解决了酶制剂在含水量低的环境下难以作用的难题。随后,有研究报道橙色黄杆菌的粗蛋白提取物在水溶液中可以降解黄曲霉毒素B1,降解率能够达到74.5%。而用蛋白酶K将粗蛋白提取物处理后发现解毒能力降低到34.5%,这表明蛋白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机理可能是酶促反应。
    研究者从假密环菌中分离出了一种可以脱除黄曲霉毒素B1毒性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克隆得到其基因序列,成功转化到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并对该酶的固定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然而以上解毒酶的理想反应条件都是中性pH值,高水分的体外反应体系,适合植物油、酱油、啤酒及牛奶等,难以在子实、饼粕等低水分饲料原料中直接应用。
    研究者从白腐真菌和褐腐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了胞外解毒酶,研究了该酶解毒反应的最佳pH值和温度,并将其纯化。报道了4株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B1活性的菌。其中红串红球菌的胞外提出物在30℃分别与黄曲霉毒素B1混合4小时后,降解率在90%以上,8小时后基本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B1残留。他们还对胞外提取物在热处理和蛋白酶K处理后进行了解毒效果测定,发现降解率降低了。因此,他们认为解毒机理是酶促反应。
三、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菌体直接吸附、代谢解毒和酶解降解的联合作用
    经研究报道红串红球菌的胞外粗提液与黄曲霉毒素B1作用72小时后降解率可达66.8%。而在红串红球菌菌细胞存在的情况下,72小时后黄曲霉毒素B1只有3%~6%的残留。这是因为菌体对黄曲霉毒素具有吸附作用。
    研究者使用14C标记黄曲霉毒素B1与橙色黄杆菌反应并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追踪和检测。发现无论活细胞还是死细胞均能够吸附黄曲霉毒素B1,但活细胞的吸附作用远大于死细胞的吸附作用,并且只有活细胞释放了被标记了的CO2,这表明一定量的黄曲霉毒素B1被菌体细胞所代谢。这种方法也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提供了参考。此外,他们还发现从橙色黄杆菌提出的粗蛋白物质在水溶液中可以降解74.1%的黄曲霉毒素B1,而用热处理失活的粗蛋白只能降解5.5%的黄曲霉毒素B1。用脱氧核糖核酸酶I处理粗蛋白后发现可以降解80.5%的黄曲霉毒素B1,这表明橙色黄杆菌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并非由于与细菌DNA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酶K处理后的粗蛋白可以降解34.5%的黄曲霉毒素B1,表明解毒机理有可能是酶促反应。
四、结语
    以上研究均证明了黄曲霉毒素是可以通过生物酶降解作用得以去除的,并且在温和的条件下生物酶的解毒不会产生其他有毒的化学物质,也不会损失或极少地损失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国内研究者陈仪本(1998年)提出应用生物学方法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关键在于:①筛选出能产高活性黄曲霉毒素解毒物质(主要是酶)。②在原料中创造一个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含水微环境。
    因此,筛选出能够产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酶的菌株以及通过酶工程、基因工程等手段获得解毒作用条件更宽的解毒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7-22 1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器得这能够实现生物完全降解黄曲霉的那一天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ljs3611 发表于 2009-7-22 12:01的内容
器得这能够实现生物完全降解黄曲霉的那一天啊

听说广州科仁生物已经生产出了黄曲霉毒素解毒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0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4# 小蜜蜂 效果怎么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养殖场,饲料厂正在试用,听说效果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2 06: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