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殖激素在牛繁殖障碍上的应用
一、卵巢机能静止引起的不发情
1、病情分析:子宫小而柔软,无异常,两侧卵巢小,卵巢缺乏活力,直检发现没有成熟卵泡,无排卵现象,没有黄体,多由于饲养管理导致的营养不良,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产奶量高而致体况虚弱,运动不足,致使卵巢缺乏活力,引起不发情。第一胎高产青年母牛多见,栓系式饲养的母牛高于散栏式。
2、治疗方案:
(1)促卵泡素(FSH)200单位加促黄体素(LH)100单位肌注一次。
(2)孕马血清(PMSG)1000单位肌注一次。发情后肌注HCG 2000单位。
3、疗效分析:
(1)要加强饲养管理,使母牛体况恢复膘情。
(2)治疗方案件中,若单独注射孕马血清(PMSG)1000单位,易使卵泡过度发育而排卵力度不足,引起卵泡囊肿,务必发情后肌注HCG2000单位。
(3)、治疗方案1、2一次治愈率都在80%以上。
治愈后,配种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可明显提高情期受胎率。
(4)、用苯甲酸雌二醇或三合激素治疗,可直接导致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引起一系列发情外观表现,而不发生本质的变化,即没有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虽在此诱导下,部分牛下一情期可正常发情,但发情率、受胎率很低。此方案应在生产中淘汰。
二、持久黄体或黄体囊肿引起的不发情
1、直肠检查:母牛体况、饮食均正常,直检发现卵巢表面有或大或小的黄体不消退,直检手感坚实。
2、病情分析:母牛胎衣滞留,子宫积脓积液,或木乃尹、死胎等子宫生殖生理异常;脑垂体分泌FSH过少,LH过多又持续分泌,就易出现持久黄体。
经产母牛多于初产牛,高产奶牛多发。
3、治疗方案:
(1)注射PG后,迅速溶解黄体,血液内孕酮水平急剧下降,48-96小时内可引起发情,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可配种。
(2)发情配种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情期受胎率提高明显。
三、卵巢囊肿
症见母牛持久发情,频频爬跨其他牛只,俗称慕雄狂。
1、病情分析:母牛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 饲料能量蛋白比失调,导致垂体分泌FSH过多、LH不足,均会导致无法排卵,引起卵泡囊肿。血液中雌激素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出现慕雄狂症状。。直检发现卵巢肿大,呈圆形,表面平滑并有明显的波动感。此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母牛发病率较低。
2、治疗方法:
(1)HCG 10000-20000单位肌注一次(静注5000-10000单位,因静注会出现较多的过敏反应,生产上应选择肌注);
(2)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头,早晚各一次,连用三天。
3、疗效分析:
(1)加强管理,重在预防。有卵泡囊肿经历的母牛,在发情初应及时注射绒促性素(HCG)1000-2000单位,特别是治愈后的下一情期。
(2)方法1一次治愈率在95%以上。若一次无效,可重复给药一次。
(3)方法2中,为加强效果可配合10-15毫克地塞米松。但须注意地塞米松会引起奶产量明显下降,所以产奶牛尽量不配伍,特别是高产奶牛。
(4)治愈的母牛配种宜在下一情期进行,配种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
(5)为充分发挥奶牛繁殖力,可在治愈后的7-10天时检查卵巢黄体。若有黄体,可肌注PG0.4-0.6毫克,4天内即可发情配种。
四、多卵泡发育与两侧卵泡交替发育但不排卵,久配不孕。
1、病况分析:症见母牛发情短暂,18天内又迅速返情,常常配不上种。直检发现卵巢内有多个卵泡均衡发育,或两侧卵泡交替发育。母牛由于脑垂体FSH分泌不足,卵巢不形成一个优势卵泡去抑制其它小卵泡继续发育,从而卵巢上多个卵泡共同发育。当这种平衡态势消退后,另一侧卵巢中的卵泡又开始均衡发育,并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发情,但这种发情持续时间短暂、深度不足,而且无成熟卵泡排卵,往往导致久配不孕。
2、治疗方法:促卵泡素(FSH)200单位发情初肌注一次。
3、疗效分析:
(1)次日肌注促黄体素(LH)100单位催情催熟,治疗效果更佳。
(2)LH可用绒促性素(HCG)1000-2000单位代替;
(3)配种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头,提高情期受胎率。
五、黄体功能不全及早期流产
1、病况分析:饲养水平低,管理不当,导致母牛体状不良,黄体功能弱,孕酮分泌不足,胚胎早期被吸收或死亡,以及习惯性流产,以内流产较多见。此为临床上较多见的久配不孕原因之一。
2、治疗方法:
(1)在配种后肌注促黄体素(LH)200单位,每天一次,连用2-3天。
(2)在配种后第3天开始,每天肌注HCG3000-5000单位,每天一次,连用3天。以后每周两次,连用2-4周。
3、疗效分析:
方法1中注射LH,从治本出发,可有效促进黄体发育,加强黄体功能,提高黄体分泌孕酮的能力,保胎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与注射孕酮有本质区别,外源性孕酮的注射虽可直接导致血液孕酮水平上升,但必须保证有较长的用药时间,才能确保疗效。否则,外源的孕酮对黄体发育的抑制作用将产生药害作用,导致保胎困难。
方法2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可明显提高发情正常但又久配不孕牛的情期受胎率。此法治愈率高,对比效益明显,生产上应为首先,特别是规模化牛场。
六、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积液
1、病况分析:牛舍卫生条件差,母牛分娩异常,死胎,流产,阴道突出,助产错误,产后子宫复原迟缓,恶露排出障碍等,均会导致子宫感染、积脓,引起母牛子宫生殖生理异常,而局部自净、抗病功能的下降,进一步加剧子宫炎症向深度发展。
2、治疗方法:
(1)肌注氯前列醇钠(PG)0.4-0.6毫克,每天一次,连用3天。
(2)产后晚期及空怀期:先注射PG,1-2天后肌注雌激素,1-2小时后肌注或静注催产素,宫注或肌注抗生素.
3、疗效分析:
(1)氯前列醇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舒张节律加强,从而促进恶露、炎症渗出物排出,促进子宫恢复。
(2)子宫的生理异常往往反馈性地引起卵巢生理异常,较常见的是黄体功能持续不退。注射氯前列醇钠可有效溶解黄体,恢复卵巢发情周期,又反馈性地促进子宫生殖机能,提高自净能力,减轻并逐渐治愈炎症。
(3)治愈后第二个情期进行配种较好。若想在下一情期配种,则配种前2小时向子宫内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头,另配伍适量的青、链霉素,可明显提高情期受胎率。
(4)产后早期全身症状明显的,忌用雌激素,忌冲洗子宫。
(5)若病情较为严重,可配合消毒防腐药进行子宫冲洗,同时配伍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6)激素治疗与常规疗法配合,预后效果更佳。根据PG药效时间应与抗菌素药效时间错开。
七、卵泡成熟度差、排卵迟缓
1、病况分析:夏季高温,母牛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等,导致卵泡成熟度差,卵子受精能力弱,直检发现卵泡体积小,不够圆润、柔软,弹性不足,常有成熟卵泡持续时间稍长,排卵迟缓。
2、治疗方案:
(1)绒促性素(HCG)1000-2000单位配种时肌注一次。
(2)促排卵素2号(LHRH-A2)25-40微克/头配种时肌注一次。
(3)促排卵素3号(LHRH-A3)25-30微克/头配种时肌注一次。
3、疗效分析:方法2、3能有效促进垂体分泌FSH和LH,使卵泡充分发育成熟并及时排卵;同时可促进输卵管、子宫运动,有利于精子卵子的结合,提高受精卵着床生存率。从而表现为情期受胎率提高。
(二)生殖激素在牛繁殖技术上的应用
一、提高情期受胎率
1、应用方法:
(1)配种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LHRH-A3)25微克/头。
(2)人工授精后第4或5天肌注HCG3000-5000单位。
2、原理分析:
(1)奶牛由于产奶量高,营养上长期处于负平衡状态,再加上气候、管理等因素,牛群中存在卵泡成熟度差、排卵迟缓的牛只比较多。配种时肌注A3后,能促进垂体分泌FSH、LH,它们能促进卵泡进一步发育成熟并及时排卵,提高受精率,促进黄体形成分泌孕酮,提高情期受胎率。
(2)排卵后,若黄体发育不全,则导致血中孕酮水平降低。肌注HCG不仅可诱导产生副黄体,而且可促进既有黄体的功能,从而提高受胎率。
二、诱导发情
1、应用方法:对于未配上种且有功能性黄体存在的母牛,在周期的第7-14天肌注PG。
2、原理分析:在黄体发育成熟后,肌注PG,溶解黄体,卵泡开始发育,2-4天可发情配种。
3、实际效果:在生产上,往往采用第七天时肌注。这样,繁殖周期可人为控制在10天的水平,则一个情期可节省11天*10元/天元的饲养成本。而用药投入则不多于15天。
三、同期发情
1、应用方法:
每头母牛肌注氯前列醇钠0.4-0.6毫克。两针肌注法则在间隔11-12天重复给药一次。在第一次给药后,有发情的牛可及时配种。为加强效果可在第一次输精时肌注HCG 1000-1500单位或促排卵素3号25微克。
原理分析:母牛发情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卵泡期为黄体退化继而孕酮水平显著下降后,卵泡迅速发育、成熟、排卵的时期,黄体期为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卵泡的发育受抑制,未受精情况下,黄体维持一定时间后即行退化,随之又开始下个卵泡期。同期发情的药理作用在于控制黄体期。
方法1,肌注PG后,一部分处于黄体期的牛,随着黄体被溶解,卵巢进入卵泡期,2-4天内就可表现发情。一部分处于非黄体期的牛,第一次肌注PG没有作用,间隔11-12天后,此部分牛恰好处于黄体期,第二次肌注PG后,则2-4天内可表现发情。
实际效果:同期发情能有计划的集中安排牛群的配种和产犊,便于人工受精的开展,减少因分散输精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人效率。还可使处于发情期的奶牛出现正常的发情周期,提高了繁殖力。
同期发情也是胚胎移植必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
本方法操作简便,易掌握,发情率、受胎率均较理想。在国内外大多牧场较常采用。
四、产后康复与缩短产犊间隔
方案一:
应用方法:产后2-5天内肌注氯前列醇钠0.4-0.6毫克,每天一次,连用2-3天。
原理分析:氯前列醇钠对兴奋子宫肌有明显特异性,可有效促进恶露排出,加快子宫复原。促进卵巢由黄体期向卵泡期转化,引起卵泡生长发育。同时因氯前列醇特异性地溶解黄体功能,可解决产后持久黄体、黄体囊肿病例的发生。
实际效果:促进产后康复,缩短产犊间隔。缩短产犊间隔在20天以上,400天内提高受胎率在20%以上。对比效益显著。
就群体而言,预防性用药投入远远少于治疗性用药费用。该方法重在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方案二:
应用方法:产后8-15天内,用促排卵素3号(LHRH-A3)15微克/头,早晚一次,连用2-3天。
原理分析:促排卵素可刺激脑垂体内泌FSH和LH,从而促进卵巢卵泡生长发育,进一步影响子宫功能的修复,并与之相适应。通过卵巢、子宫功能自身调节,激发卵巢、子宫防御功能,从而来达到防病目的。
实际效果:有效缩短母牛的空怀期5-20天水平。该方法重在促进卵巢、子宫功能的修复和建立较强的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方案三:
应用方法:在母牛产后40天左右时肌注促排卵素3号15-25微克,间隔6天肌注氯前列醇钠0.4-0.6毫克,再间隔1天肌注促排卵素3号15-25微克。
原理分析:一般奶牛在40天左右有卵泡发育,肌注促排卵素3号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诱导排卵,促使卵巢进入黄体期。肌注氯前列醇钠来溶解黄体,调控黄体期,诱导卵巢进入卵泡期,并引起发情。最后一次肌注促排卵素3号可促进卵泡充分成熟,并排卵
实际效果:缩短产犊间隔,明显提高60天内受胎率;400天内提高总受胎率在20%以上。该方法在卵巢子宫修复良好的基础上,人为调控正常发情周期,来达到加强发情配种效率,从而提高繁殖水平。
方案四:
应用方法:在母牛30天左右时,肌注氯前列醇钠0.4-0.6毫克,间隔12天重复用药一次原理分析:通过摸拟同期发情效果,来调整卵巢功能,使之产生正常的发情周期。同时进一步促进子宫复原,为受精卵着床作好充分的和质基础。
实际效果。明显提高产后90天内受胎率(20%以上)。但第一情期受胎率无明显差异。该方法不仅能有效促进卵巢子宫功能的修复,而且能有效防治产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来达到缩短产后间隔的目的
方案五:
应用方法:在产后25-30天,用孕马血清(PMSG)1000单位,3-4天后肌注1000-1500单位绒促性素(HCG),有发情的牛可及时配种。
原理分析:产后25-30天多数奶牛卵巢机能静止或不全,处于乏情状态,孕马血清(PMSG)半衰期长,能充分刺激卵泡发育成熟。绒促性素(HCG)促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避免卵泡囊肿的发生。
实际效果:可获得正常的受胎率,并明显缩短产犊间隔。
五、超数排卵
1、应用方法:在供体牛发情后的第9-12天开始处理,肌注促卵泡素(FSH)600单位,用减量法分8次注射,每天两次,在处理后48小时肌注氯前列烯醇0.5-0.6毫克,在处理结束后适宜时间肌注促黄体素(LH)100-200单位或用绒促性素(HCG)1000单位。
2、原理分析:在卵巢处于黄体期向卵泡期转化阶段,肌注促卵泡素(FSH),促进多个卵泡同时发育,氯前列烯醇溶解黄体、促黄体素、绒促性素(HCG)催情催熟,促进卵泡排卵,提高受精率。
3、实际效果:平均每头供体牛可超排.68枚,可用胚胎6.36枚,为胚胎移植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