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饲料在单胃动物日粮中的利用
猪属于单胃杂食动物,其胃和小肠内不分泌消化纤维素的酶系,但在其盲肠和结肠内栖生有大量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其他酶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纤维物质。随着年龄增加,肠道微生物区系更加完善,所以成年猪具有更强地消化利用纤维物质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在猪等单胃动物日粮中适量添加青饲料是可行的。然而,如果不考虑单胃动物本身的消化特点而大量使用青饲料则会造成日粮体积过大,水分含量过高,所采食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最终影响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造成损失。比较研究也发现,成年母猪对纤维的消化率远高于生长猪;从日粮能值看,生长猪约为母猪的90%(表1)。因此,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利用青绿饲料,必须根据动物的年龄和生产目的而定。 表1 生长猪和母猪对饲料粗纤维消化率和代谢能含量比较 饲料 | 粗纤维含量 (%) | 粗纤维消化率(%) | 代谢能(Mcal/g) | 生长猪 | 母猪 | 生长猪 | 母猪 | 大麦
小麦
玉米粉
大豆粕
青贮玉米
大麦秸
未处理
NaOH处理
氨处理
平均值
| 5.3
3.2
4.1
10.9
28.4
45.5
40.0
43.1
| 23
22
40
72
46
3
36
14
29
| 31
28
6l
85
51
21
66
33
50
| 3.46
3.64
3.75
3.56
2.11
0.14
1.02
0.60
2.45
| 3.55
3.71
3.97
3.75
2.17
0.67
1.16
1.16
2.73
|
(1)生长肥育猪 在集约化生产的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很少利用青绿饲料,因为饲喂青绿饲料后,猪只的内脏器官和肠道重量增加,将影响屠宰率,但是对瘦肉率影响不大,同时饲喂青绿饲料对猪的肉质有一定改进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农村地区,主要是利用一些当地可利用的农副产品资源替代谷物和蛋白质饲料,以保持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青绿饲料的最佳用量尚无定论,取决于饲料来源、动物品种、生产目的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青绿饲料的用量以不超过日粮的20%为宜。 (2)母猪 在母猪妊娠期间饲喂高含量的易发酵纤维饲料(如甜菜渣、大豆皮、麸皮、三叶草等),对繁殖性能(产仔数、初生重、死亡率、窝重)均没有不良影响。如果维生素和矿物质得到合适补充,成年母猪可以完全依赖于青绿饲料日粮生存。有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纤维性饲料,可改善繁殖母猪的繁殖性能。根据浙江大学的研究结果,在妊娠母猪日粮中加入高达40%-50%的黑麦草(按干物质计)替代配合饲料,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反而略优于对照组(表2),而饲料成本可大大降低。 表2 黑麦草替代配合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处理 | 窝数(窝) | 产仔数(头) | 个体重(kg) | 窝重(kg) | 初生 | 21d | 断奶 | 初生 | 21d | 断奶 | 对照组 40%黑麦草 50%黑麦草 | 9 10 8 | 12.8 14.9 13.6 | 1.17
1.06
1.10
| 4.26
4.12
4.16
| 5.18
5.27
5.79
| 13.3
15.3
14.2
| 43.8
45.5
45.2
| 49.0
55.5
54.2
|
繁殖母猪一般采用限制饲喂,因而它们常有一种饥饿感;日粮中加入青绿饲料后,肠道充满,可减少母猪的一些异常行为。同时,青绿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丰富,将其用于母猪日粮有利于胚胎存活,从而增加产仔数。越南科学家将30%的水菠菜用于妊娠母猪日粮后,发现试验组产仔数、初生窝重及21日龄和35日龄窝重均优于对照组,他们把这种效果归功于青绿饲料中的维生素。 (3)影响单胃动物利用青绿饲料的因素 除年龄外,猪的品种、生理状态对青绿饲料的利用能力上也存在着差异。地方品种一般比引进的外来品种更耐粗饲,肥胖型猪受日粮纤维的影响要大于瘦肉型猪。饲料来源不一,纤维含量差异很大,即使是纤维含量相近的饲料,由于纤维内部的化学结合不尽相同,也会影响猪只对它们的利用。一般而言,鲜嫩的饲料容易消化,而随着饲料的成熟,纤维特别是木质素含量增加,消化率明显下降。加工调制对饲料纤维的利用有重要影响,青贮后牧草的消化率有下降趋势,而且青贮牧草采食量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