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卫生质量问题使我国养殖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的严峻挑战
1. 国内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信任危机
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在上海的“瘦肉精”事件、河北的“红心”鸭蛋、“致癌”多宝鱼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人们都不敢消费相关产品,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和大幅度降价,不仅给相关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由于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已经出现养啥怕吃啥的信任危机,直接导致消费者对畜禽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养殖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2.畜禽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畜禽产品扩大出口的瓶颈
由于畜禽产品存在安全性等问题,从1994年以来,我国的猪肉、牛肉几乎不能进入美国市场;欧盟至今仍禁止进口我国的猪肉、牛肉和禽类产品;日本和韩国宁可舍近求远从其它国家高价购买,也不从我国进口低价的偶蹄动物产品;俄罗斯需要大量进口肉类,但是,对我国肉类安全卫生质量不信任,给我国的进口配额远远低于其它国家。我国猪肉进入俄罗斯市场后不准鲜销生卖,必须从口岸直接运到加工厂加工成熟食才能销售。从欧美等国进口的猪肉则可以直接销售。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因为安全卫生质量问题引起的退货、销毁、甚至封关的事件越来越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你的价格再低廉,别人也不要,也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寻找一种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和抗病毒药物,寻求一种轻松稳固的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基础的保健模式,排除传染性疾病对民众健康的威胁和对社会的冲击,解决“毒肉”、“毒鱼”、“毒蛋”、“毒奶”等困扰人类的问题,是当前医药科学界和养殖业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