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8|回复: 1

地方猪种的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7 2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猪品种志》(1986年)介绍:中国地方
猪种48个,中国培育品种12个,引入的品种6个,合计66个。
由于各地的处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有从亚寒带到热带的各种气候,有从号称世
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低于海平地面的吐鲁番盆地的各种地形地貌。各地的开发有早有迟,农业生
产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条件。当地人民对猪种的要求又不尽相同,因而在长期的选育
下,猪种的特征和特性也出现了相应的差异。更由于在长期限分散的小农经济影响下,逐渐形成
了许多地方猪种。建国以来,各地又相继培育了一批新猪种。为了对我国各类猪种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有必要根据猪种的特征特性,分布状况,与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亲缘程
度,进行系统的分类。我国地方猪种可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高原六大类型,每
一个类型又有许多独特的猪种类型。我国地方猪种的类型见表2-2和图2-2。
 
表2-2 我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类型
分布
地区特点
外貌特征
生产性能
代表品种
华北型
秦岭、淮河以北区、东北区、蒙新区
地多人少,气候干燥寒冷,作物以杂粮为主,有放牧养猪习惯,粗料多,精料少,农家一般采用吊架子肥育。
体躯较大,背腰狭而平直,四肢粗壮,腹下垂,臀部倾。头较平直,咀筒较长,皮厚,毛长而密,黑色。
产仔数12头以上,乳头8对左右,护仔性好,肉猪养一年出栏,肉味鲜美,花板油比例高。
民猪
八收猪
华南型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以山地丘陵为主,植物可终年生长,青饲料丰富,精料多为碳水化焐物饲料。
体躯短矮,背腰下陷,腹大多下垂,皮薄毛稀,头小微,骨细,膘厚脂肪多,肉细嫩,多黑白花。
产仔数多为8-11头,乳头多为5-6对,双月断奶重为7-8公斤,成年体重不大。
两广
小花猪
海南猪
华中型
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之间广大地区
气候温和,农业发达,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甘茨、玉米和豆类,养猪数量多,几乎全为舍饲。
体质疏松、骨腰、背腰较宽多下,腹大多下垂,毛色以黑白花为主,头尾多黑色。
产仔10-13头,乳头多6-8对,生长较快,肉质细嫩。
金华猪
大花
白猪
江海型
长江中下游沿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属中亚热泪盈眶带,自然条件较好,气候温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为我国农业高产稳产地区。
由华北和华中两大类型猪种杂交育成,所以猪种间差异较大。毛色自北向南由全黑向黑白花过渡,体形也大小不一。
产仔数在13头以上,乳头多为8对。
太湖猪
西南型
四川盆地和云贵大部分地区
地形复杂,但以山地为主。雨水、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小,农家养猪以放牧为主。
个体较大,头大,额多皱纹。毛色以全黑和六白较多,也有黑白花和红毛猪。
产仔不多,一般8-10壮举,乳头6-7支,饲养期长,屠宰率稍低。
内江猪
荣昌猪
高原型
青藏高原
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植被稀疏,作物生长期短,地广人稀,耕作粗放,农业不发达,长期放牧饲养。
个体很小,形似野猪,四肢强健,善于奔跑,嘴尖长而直,耳小而直立,背窄而微弓,腹紧,鬃毛发达,毛色多黑色或黑灰色。
产仔数5-6头,乳头以5对居多,生长极慢,屠宰率不高,但胴体瘦肉较多。
藏猪
资料来源:1. 中国猪品种志,198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2.郑丕留: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1985年,农业出版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8 1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地方猪种可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高原六大类型,每一个类型又有许多独特的猪种类型。:xueh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10: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