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50|回复: 3

如何确定生长肥育猪阶段粗蛋白和赖氨酸的水平(摘自禾丰科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猪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加强管理和严格防疫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 2004 年的好年景更加推动了科学养殖和先进观念在生产条件下的实施,提高了我们养猪业的水平,养猪者提高了收益。大家在乳仔猪阶段舍得投入,给乳仔猪提供了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的高档次产品;同时认识到了母猪营养和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细化了母猪的营养。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家关注了养猪环节的两头,而忽略了占饲料消耗量的 80% 左右的生长育肥猪的营养满足和日粮配制技术,杂志期刊上谈及和讨论得也少,而生产上这一阶段无疑又是养猪效益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讨论 20 千克以上生长育肥猪的蛋白营养问题。

  翻开我们国内外的畜牧相关杂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研究仍然占有最大的份额和篇幅,并在将来的时间里依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因为随着研究和评价方法的不断改进、猪品种的改良、饲养模式的不同、饲料原料的改变、人们的研究和关注点的不断细化等等,氨基酸的研究永远是主流,我们饲料和养殖行业要不断跟进这些研究动向和进展,为生产所用,创造效益。

  1 、关于不同遗传基础的猪在生长肥育阶段粗蛋白和赖氨酸水平的设定,建议不同遗传基础的猪,如洋三元、二洋一本、一洋一本的二元猪,其蛋白沉积能力和瘦肉增长速度有很大差别,应设不同的营养水平。杨立彬( 2001 )等对此做了非常有价值和细致的研究,并成为国家制定营养标准的重要实验依据。 2003 年李德发等已提交了中国猪营养需要量的国家标准,我在 2003 年底得到了这一草案,认为标准中提供的数据结合了美国和中国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很贴近我们的生产实践。见表 1 适用于洋三元(瘦肉率在 56% 以上; 159 日龄体重能达到 90 千克);表 2 适用两洋一本(瘦肉率在 52 ± 1.5% ; 175 日龄体重能达到 90 千克);表 3 适用一洋一土的二元杂交猪(瘦肉率在 49 ± 1.5% ; 185 日龄体重才能达到 90 千克)。建议使用此标准,表中提到的是总氨基酸的含量。
  
  饲料企业和养猪厂在设计配方时,目前更多只是注意了粗蛋白和总赖氨酸的水平,而在生长肥育猪阶段添加了赖氨酸后,苏氨酸就成了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只添加赖氨酸时,其赖氨酸的添加量不要超过 0.15% ,否则有副作用或没有效果。另外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配方师要争取采纳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或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设计配方,可降低配方成本或提高配方的有效性。目前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原料方面氨基酸的相关数据资料。可以从豆粕、玉米、棉粕等主要原料开始,来调整重要原料的数据库资料,可以先考虑原料和饲料产品中 12 种重要的氨基酸,使配方技术水平每年都有新的提高。
  2 、关于生长育肥阶段如何分段饲养的建议:关于如何分段饲养更合适,我认为与饲养规模、饲养模式和习惯有着直接的联系。从美国 NRC 的营养标准推荐上,可以看到他们肥育期( 20 千克到上市)从 1979 年版的 3 段( 20-35 ; 35-60 ; 60-100 千克)变到 1988 年的 2 段( 20-50 ; 50-110 千克)又回到 1998 年的 3 段 (20-50 ; 50-80 ; 80-120 千克 ) ,见表 4 ,也请参考表 4 的不同时期氨基酸推荐量的变化。实际上,目前美国的很多大型猪场近 2-3 年推行生产育肥期营养划分更细化的 5 阶段饲养: 25-45 千克 ;45-68 千克 ; 68-90 千克 ; 90-102 千克 ; 102-125 千克 ( 添加 Paylean 育肥上市 ) 。我国南方的一些出栏 3 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生长育肥阶段也至少采纳分 3-4 阶段饲养的方法。因为对于大型的猪场,阶段划分的越细,甚至将性别区分饲养,营养满足、盈缺平衡就更容易,贴近动物的不断变化的真实营养需从精细饲养中得到经济效益。
  而对于饲养量 150 头左右的养猪专业户或更小规模的饲养户, 30 千克体重后的生长育肥期还是倡导 2 段饲养( 30-60 千克; 60 千克 - 上市),在 60 千克体重的过渡期 2 种饲料掺半饲用 10 天,这样更实际和实用。
   我们国家将要颁布的新标准,把保育阶段的体重推迟到表 1 中的 20 千克,我认为适合了我们养猪业的发展。对于我们普通的万头猪场,建议在 20 千克体重后采纳表 1 建议的 3 阶段饲养方法。
3 、目前中国北方的生长育肥猪粗蛋白和氨基酸营养现状。
  无论是使用预混料还是使用浓缩饲料,如果能够按照正规饲料企业特别推荐的配方配制产品,原料品质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我认为理论上能够保证猪的蛋白和 4 种重要的氨基酸的营养需求,甚至是赖氨酸的水平有些偏高; 问题是养殖企业经常出现原料品质的困惑,也有的企业没有完全执行合理的配方,使得营养出现不平衡或不足。浓缩料在 10 年前推出的初期,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但相对不够精细,营养很难平衡的产品,但由于浓缩料面对的是中小型的专业户,很受欢迎。最近几年浓缩料的生产和配方技术又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所以营养的平衡性、有效性和使用效果不错。当然各养猪场生产上营养是否真正满足需求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复杂。猪的行情好的时候,营养问题少一些。
4 、影响粗蛋白和氨基酸设定水平的众多因素
  只要上网你就可以检索到很多推荐标准, 任何标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推荐出来的,在当时阶段适合。标准出来了就意味着要过时。比如 NRC 标准中所给出的数值是在动物最适宜条件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而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要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季节变化引起的动物需求的变化和原料营养指标的变化(如北方新玉米上市期的水分很高)、饲料配制和加工贮存中的养分损失、动物的健康状况、猪舍结构等众多因素进行调整,活用标准。

  要做到相对准确的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做为养猪厂的技术负责人,要特别关注自己猪厂的品种变化、猪群健康状况、生产性能表现、期待的生长速度、饲养密度、环境条件和季节温度变化、所采购原料的品质等等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猪群的营养水平。 NRC1998 版就提供了模型供有些变量的变化。做到精准饲养不是很容易,但要尽量逼近精准饲养。
饲料企业由于要面对各种规模和环境条件的猪场,对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健康的影响很难预测,所以要有更高的营养安全系数考虑,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与养殖企业比,大型饲料企业的优势在于对原料品质和检测方面的把握更好,对营养资讯的把握更快。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暮雨撒江天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28 14: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没看到你讲的各种表格啊。
请教一下,南方的瘦肉型猪怎样设计能量、蛋白、氨基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6: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表格 没复制上去  等有机会 我用图片 传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7: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02: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