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危害
1、为什么推广使用脱霉剂?
饲料及饲料原料霉变现象十分普遍,在我国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及烟曲霉毒素等6种。这些毒素,肉眼是看不见的,但会长期存于饲料原料中,随着畜禽食入而造成危害。
饲料原料中57%以上都会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对人类和动物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削弱免疫系统,2 、干扰代谢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中的酶活性。
有下列情况存在时许使用脱霉剂:
1.畜群生长速度缓慢,日增重下降,饲料报酬(肉料比)下降;
2.畜群发生慢性腹泻;
3.母畜出现流产、不发情、死胎、弱仔、返情现象增多、假性妊娠、初生仔畜出现八字脚的比例增高;后备母畜外阴部肿大但又配不上种;
4.春夏季节和雨季,或者怀疑饲料被霉菌污染时,即使尚未达到毒性作用水平,也应添加本品;
5.饲料含水分高于13%时,或在不良条件下贮存时间较长,谷粒破裂或被鼠虫损伤等;
6.畜群免疫功能下降,相当比例的免疫注射效果不佳;
7.畜群经常发生皮炎肾病综合症或黏膜和皮肤糜烂脱落、出血形成坏死性病变;
8.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呕吐;
9.公畜出现雌性化变化,包皮增大、阴囊红肿、睾丸萎缩、乳头变粗、乳腺肿大、输精管变性、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减少、性欲减退。
2、自前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主要类型
1、黏土类吸附剂; 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3、酶解毒剂; 4、中草药制剂。
3、目前市场上主要菌毒素吸附剂产品的去毒原理
3.1黏土类(HSCAS)吸附剂:利用四面体层间多空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极性,强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的霉菌毒素,强大的吸附力来自千超大的表面积与静电吸附。
3.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利用酵母细胞壁内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的化学结梅与同样属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的亲和性,吸附霉菌毒素。但价格很高,可被肠道内有益菌吸收利用。
3.3酶解去毒剂:酶解去毒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酶具有极强的选择性,一种酶只针对一种毒素起作用;其次,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十分敏感,极易失活;再次是胃肠道的温度与复杂的环境,是否适合该种酶的作用条件;所以酶解去毒剂效果很不稳定。
3.4中草药制剂: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能力来达到吸附霉菌毒素的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