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80|回复: 1

猪病治疗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0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h_lu 于 2009-3-27 09:24 编辑


养猪生产时常发生一些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病急,持续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并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死亡。这类病症常见于急性猪瘟、急性猪丹毒、最急性猪肺疫、急性副伤寒、弓形体病、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病等烈性传染病。这些疾病据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尤其是发病初期,尚未出现典型症状及病变,所以有人将这类病症称之为无名高热,在治疗时可按急性猪瘟来处理,并配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抗应激药物。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封锁疫点:将病猪场、舍封锁,加强消毒,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处理后3周,经彻底消毒,可以解除封锁。

2)处理病猪:对所有猪进行测温和临床检查,可疑病猪予以隔离。

3)将病猪或病料送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实验室诊断。

4)对病猪可进行诊断性治疗:长效土霉毒或强力霉素肌肉注射,可配合磺胺药针剂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2毫克(或1000单位),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20毫克,每日两次肌肉注射,连用25天,观察治疗效果(体温下降,食欲恢复)。

5)紧急预防接种:对疫区内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区的猪,立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剂量可加大3倍。

6)全群投以抗生素,喹酮类药物(氟哌酸,环丙沙星、蒽诺沙星)50/吨水,或加倍伴料,连用35天。土霉素或氯霉素1/1000拌料,连用3-5天。

7)彻底消毒:病猪圈、垫草、粪水、吃剩的饲料和用具均应彻底消毒,最好将病猪圈的表土铲出,换上1层新土。

仔猪腹泻


仔猪阶段是猪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其中因消化系统疫病或有消化系统病症表现的约占70%,腹泻(拉稀)是患病仔猪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见于3月龄以内的仔猪,常表现水泻、黄痢、白痢、红痢等不同类型的腹泻,这类疾病可能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慢性猪瘟、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猪痢疾等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确诊相当困难,在临床上处理这类病症可按下列方法进处理: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仔猪舍的温度(最好30)和干燥。并按药物预防程序投药。

2)让仔猪自由饮服下列配方溶液(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水1升。为了增强仔猪体质,促进患猪早日恢复,可配用水溶多维素。

3)用抗生素治疗或防止继发感染:氟哌酸(或环丙沙星、蒽诺沙星)510/100公斤水,连饮35天;硫酸新霉素10/100公斤水,或加倍拌料,连用35天;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到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实验室诊断,以便确诊,采取相应措施。

咳嗽、喘


不同时期的猪均易患咳嗽、气喘为特征的疾病,这类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可能是猪喘气病、猪肺疫、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等传染性疾病。治疗方法如下:

1)强力霉素10/100公斤饮水或加倍拌料,连用5天。

2)泰乐菌素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或20/100公斤水,连饮35天。

3)金霉素200/饲料,连喂12周。

4)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50100/吨水,或加倍拌料连用5天。

5)硫酸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2万~4单位,每天肌肉注射1次,5天为一疗程。

繁殖障碍综合征


母猪不孕、流产、死胎、少产、弱胎等繁殖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在种猪场时有发生。这类病症可能是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猪流产及呼吸道综合征(猪蓝耳病)等传染性疾病。对这类疾病临床上无特效疗法。种猪一旦发现这类病症,应先查验原料及饲料配方,在排除饲养管理因素的前提下,及时送检,查找病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

猪水肿病


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常发生于断奶不久的仔猪、育肥猪、甚至成年猪。

1)发病机理:


在有诱因的条件下,病原性大肠杆菌在小肠前段大量繁殖。该菌产生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致水肿毒素(引发小动脉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DIC),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2)病变:

1)眼睑、头、颈部、甚至胸腹部皮下水肿,水肿部皮下显著增厚,胶冻样。

2)胃壁水肿,主要见于胃大弯部和喷门部,水肿部粘膜下层显著增厚,胶冻样。

3)肠(大肠)系膜胶冻样水肿,胃肠粘膜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4)心包腔及胸、腹腔积液,肺淤血、水肿。

5)脑水肿软化。

防治

1)在仔猪断奶或自市场购进后2周内、或有个别病猪出现时,饲料中添加新霉素每公斤15克或氟哌酸10克,另外添加Ve硒粉。

病猪:

1)丁胺卡那、5%碳酸氢钠40毫升、25%葡萄糖液5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两次。(2)同时肌注地塞米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30 15: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实用啊,楼主,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02: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