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0|回复: 1

副猪嗜血杆菌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混合感染的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3 16: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副猪嗜血杆菌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混合感染的危害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猪肺的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断奶仔猪断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由猪2型圆环病毒(PCV-2)引起的猪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猪的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或黄染以及猪的呼吸系统障碍等。以上这两种疾病常混合感染,给大中型养殖场及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引起国内外畜牧工作者和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就针对此病在临床中的表现和防治谈谈自己的见解。
  流行病学易感性猪敏感,尤其以断奶后2周~3周及5周~8周的保育猪最为多发。
  传染源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是由患病猪和带菌猪传染,寄生于鼻腔等上呼吸道内。PCV-2病毒分布很广,猪群中血清阳性率常高达20%~80%,病毒可随粪便、鼻腔分泌物等排出体外。
  传播途径副猪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PCV-2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感染。 gIK?8C  
  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作用是影响许多全身性疾病严重程度和发生发展的因素,这与病毒性疾病如圆环病毒、蓝耳病毒、流感病毒以及霉形体肺炎的日趋严重有密切的关系。PCV-2病毒在猪群中存在的长期性给本病的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尤其是与PRRSV、HCV等病毒病及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更促进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目前以这两种病混合感染而导致断奶前后及保育猪的发病率高达32%~35%,平均死亡率也高达18%。饲养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以及断奶转群等应激因素引起并加速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副猪嗜血杆菌和2型圆环病毒发病为6周龄~16周龄,多发于8周龄~12周龄的子猪。其病程由初期消化功能降低而出现食欲不振,背毛粗乱无光泽,皮肤苍白或黄染。有的猪只还出现体温升高40℃以上,四肢关节出现炎症,可见关节肿胀、疼痛,起立困难,一侧性跛行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进而出现渐进性消瘦,共济失调,鼻孔有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及消化系统障碍,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发绀等症状,最后因窒息和心衰而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如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胸前淋巴结等,切面多呈灰白色或白色,多汁外翻。胸腔积有大量淡黄色液体,胸膜、腹膜、心包膜及关节浆膜出现纤维素性炎。脾脏肿大,边缘或背面有丘状突起,切面出血坏死灶被机化吸收。肾脏不同程度肿大,苍白,切面外翻。肝不同程度变性,质脆,胆汁浓稠绿色,内有尘埃样残渣。胃肠轻度卡他,发育不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4-6 21: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猪嗜血杆菌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这两种病都是非常厉害的,并且很难区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10: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