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4|回复: 2

口蹄疫的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6 1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现将口蹄疫的病原及防治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口蹄疫又叫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鹿等动物,人也易感。其主要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典型口蹄疫又可呈良性、恶性或引起并发症,对于幼畜的特征是无鹅口疮的急性和最急性心肌炎,常造成死亡。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和亚洲17个主型,每一个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 已知有65个亚型之多。各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而口蹄疫病毒在不同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异。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自然情况下,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等可保持数周至数月的传染性,低温有利于保持毒力。高温和紫外线则可杀灭病毒,阳光直射一个小时,就可死亡,煮沸3分钟可杀死病毒。病毒对乙醇、氯仿等抵 抗力很强,但对酸碱敏感,可用酸碱进行消毒杀灭病毒。
症状潜伏期平均2-4天,最短1-2天,最长一周。
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黏膜发生水疱,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挂满嘴边。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一周可痊愈。如在趾间和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若护理不当,造成续发感染,严重的会导致蹄匣脱落。这些一般都取良性经过,死亡率不超过1-2%。但若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发生心肌炎,转为恶 性,死亡率高达25-50%
犊牛口蹄疫,多看不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猪猪本病的潜伏期只有1-2天。发病后最初的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缺损,体温上升至40-41摄氏度,病猪很快在蹄部和口腔粘膜上以及其 它部位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内充满淡黄色或无色的清亮浆液,不久水疱溃破、组织糜烂,如有细菌继发感染,水疱发生化脓与坏死。严重病例蹄匣甚至脱落,此时病猪蹄部异常疼痛,不能行走。生长在母猪乳头上的水疱发生糜烂时,吃奶的小猪很快受到感染,出现急性肠炎与心肌炎,死亡率很高。鼻镜上和口腔内有水疱和糜烂坏死的,则严重妨碍采食和咀嚼。如无细菌继发感染,水疱溃破后慢慢干涸,最后形成痂皮而脱落痊愈,整个病程大约7-8天。
诊断本病口蹄病变典型,易于辨认,结合流行病学不难做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水疱疹和牛瘟等区别。
防治对于口蹄疫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检疫,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患口蹄疫的病畜,症状轻微的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续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
    1、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洗涤溃疡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用冰硼散(冰片15g,硼砂150g,芒硝150g,共捻为细粉)适量撒布或吹入口腔。
    2、对蹄部病变,用3%的来苏水洗净,然后搽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或木焦油凡士林(11)等,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撒在蹄的患部。
    3、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恶性口蹄疫,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咖、葡萄糖盐水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2-26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方法具体有效、可行。
发表于 2009-2-26 17: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发现了没有,根本就不用治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4 07: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