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3|回复: 0

目前流行病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1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流行病分析
目前的疾病依然是以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为主,其根源以免疫抑制性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为危害最大。同时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异,变异后毒力增强。细菌继发性感染越来越严重,是导致疫病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病毒性病原以圆环为主交叉猪瘟,伪狂犬,等相互形成了以: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等病症。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常见的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以及口蹄疫病毒。
细菌性病原临床上常见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放线菌、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等使其形成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病症表现。(特别指出喘气病支原体也具有免疫抑制性,对免疫方面有一定的危害,也导致了目前疾病难以治疗的现象。)
以上病原细菌和病毒互相的交叉混合形成了病原多,病症复杂,难以诊断的局面。
猪场建议以免疫抑制性病原作为重点,其次根据季节和猪群调整预防方案和治疗思路。作为春季时节的预防和治疗思路基本上可以参考以上病原和季节特征来拟定。
春天乍暖还寒,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且多风的季节,春天的冷暖骤然变化,使免疫与防御功能下降。这时冬眠后开始滋生繁殖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会乘机肆虐,所以春天最易导致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以呼吸道表现为主的疾病。当然消化道疾病也不容忽视。(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保健预防部分分析:
一,产房母猪及仔猪
管理要点:待产母猪管理:以防止母猪感染流感为主。用药:板蓝根拌入料中(特别注意有的厂家在药中加入健胃的西药一定要杜绝,容易造成流产。)提高母猪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此病。治疗: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此病可不治疗自行好转,但是对待产母猪会对小猪造成危害。同时为预防春季气候多变在饲料中加入抗支原体和放线菌的抗生素,以确保春季呼吸道的感染。建议用氟苯尼考或支原净,考虑成本情况下可以用土霉素。出现症状可以选择林可霉素或者泰乐菌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效果也很好,只是目前兽药中不让用)母猪产前后各一周采用营养元素预混剂兑水饮用,可降分娩应激和体力过度消耗。
思路:提高免疫力+确保呼吸道不感染
用药:1.板蓝根+氟苯尼考;2.刺五加,甘草等+DOX
     用法:以上两套配方交替使用一月可用1—2次,每次一周。按正常量加入饲料。连用2—3月春季及可过去。
没有特殊配合肠道药的原因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消化道疾病的产生,同时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对肠道病也有一定的预防疗效。
生产母猪的药物保健:母猪妊娠中期与产仔前后各7天应进行药物保健,有利于母猪与胎儿的健康发育,以及产仔安全,减少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及出生仔猪多种疾病的发生。方案:鱼腥草粉,抗菌肽,黄芪多糖粉,金霉素拌入料中连续饲喂1214
产后母猪及仔猪管理:
仔猪侧重于三痢和流行性腹泻以及链球菌。母猪侧重于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以及蚧螨等皮肤寄生虫。同时防止流行性腹泻和肠胃炎。
仔猪应尽早吃上初乳,即产后6小时内吃上足够的初乳,可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减少腹泻及其它疾病的发生。仔猪断尾、剪牙所用器械应严格消毒,减少通过伤口感染的机会,操作完后最好注射一针抗生素(林可霉素即可),可以防止链球菌等的感染。仔猪开料口后可适当的配给一些甘草,刺五加,板蓝根以提前刺激免疫系统,为做苗和预防猪瘟,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做预防。
     
药物预防:母猪产后 1 (或产后10),每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400g母猪产后静脉注射青霉素1000万单位,次日肌注600万单位。如母猪已出现炎症或发烧,则静脉注射青霉素1000万单位,连用3天,视情况适当配合地塞米松及退烧药。如仔猪黄白痢或病毒性腹泻,及时使用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抗生素是治疗或防止并发感染的基本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南类药物及增效磺胺对该病治疗效果好,可选用。(仔猪严重下痢或腹泻时,可进行口服补液)
思路:提高母猪抗病免疫力以确保仔猪健康。
用药:母猪:板蓝根,淫羊藿等+金霉素
            伊维菌素可独用一次
      仔猪:板蓝根+环丙沙星或沙拉沙星(喷洒在料上)
     用法:以上配方使用一月可用1—2次,每次一周。按正常量加入饲料。哺乳期可过去。
此时可配合配合肠道药。(粘杆菌素最好不用,其对仔猪骨骼有危害甚至造成死亡)。
二.保育仔猪
此阶段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阶段,母源抗体已经降低到最低,而接种疫苗的主动免疫应答尚未产生。仔猪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保育阶段频繁接种疫苗,也可影响仔猪的生长。易形成生长延后或僵猪。
   
此时预防重点疾病是:断奶后腹泻(营养和补液盐);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利巴韦林+庆大霉素+安乃近或双氯芬酸那);伪狂犬病(利巴韦林+庆大霉素+安定);型链球菌性脑膜脑炎(林可霉素);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利巴韦林+庆大霉素+营养);副猪嗜血杆菌病(头炮类);有时还会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如果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可能使得这一阶段疾病更加复杂。
管理要点:断奶后侧重于应激腹泻和呼吸道的感染。同时警惕水肿病的发生。应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提高,要确保舍内空气质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会。同时增加营养。
药物预防:断奶后每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g + 金霉素400 g,连用2周。
思路:提高环境质量确保呼吸道性疾病,春季本身是呼吸道多发。同时激发免疫系统使保育猪尽快的获得自身的免疫力。为育肥期做好基础。
用药:1.板蓝根+环丙或沙拉沙星或头炮类;2.甘草等+支原净或土霉素或多西环素
     用法:以上配方交叉使用一月可用1—2次,每次3-5天。按正常量加入饲料。用药间隔7--10天。此时要特别配合抗病毒的药物。
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之前7天驱虫1次,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口服1次。
三.生长育肥猪
生长育肥猪期间预防重点在呼吸道。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放线杆菌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这些疾病造成的急性损失不大,但由于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最终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这些疾病大部分是在保育阶段感染的,因而如果能在保育阶段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生长育肥阶段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下降。
管理要点:确保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疾病的诱因。同时注意神经性疾病的发生(伪狂犬(乙脑夏季))此时主的采食量比较大,注意饲料的霉变问题
预防:根据猪场以往的发病情况,在发病前的 1 周,每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10 g+金霉素400g
或支原净100 g+强力霉素150-200g,连用 7 天,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降低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而且也可防治猪痢疾、结肠炎和回肠炎等一些肠道性疾病。

思路:搞好环境质量,加强预防呼吸道的感染,增加营养快速生长。
用药: 1.板蓝根+支原净或强力霉素;2.板蓝根+氟苯尼考或土霉素
     用法:以上配方交叉使用一月可用1—2次,每次一周。按正常量加入饲料。
保育猪转群到育肥舍开始保健1次,育肥中期再保健1次、驱虫1次,直至出栏上市不再用药
四.配种母猪
主要预防对象是: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蓝耳病);弓形体;细小病毒;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疾病做为首要,以确保配种和不带病原传播为主。
药物净化:每季度在怀孕母猪饲料添加药物一周,每吨饲料加入:支原净100g+金霉素400g,或土霉素(金霉素)400g +磺胺二甲基嘧啶300gSM2),或阿莫西林150 g +磺胺二甲基嘧啶300gSM2),或强力霉素150-200 g +磺胺二甲基嘧啶300gSM2)。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后备种猪配种前保健7天,并驱虫1次。
思路:确保配种顺利,不带病原传播,达到精华猪场为目的。同时保护生殖系统不受细菌感染。
用药: 1.板蓝根+支原净或强力霉素;2.板蓝根+氟苯尼考或土霉素;3. 板蓝根+阿莫西林或林可霉素
     用法:以上配方交叉使用一月可用1—2次,每次一周。按正常量加入饲料。
五.总结.
以上是一般性的春季猪场的保健管理参考办法。细菌性疾病以药物预防为主,病毒性疾病以疫苗为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为辅助。其中五号病也是目前要特别注意的疾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魁罡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4 04: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