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药行业现状
(一)[url=http://www.shouyao88.com/Inc/AdKeysCount.ashx?AutoId=33&BackUrl=http://www.zzxfyy.com]兽药[/url]生产企业现状
自从农业部执行GMP以来,我国兽药生产企业已从2700余家减少到1500家,数量下降了1200家,总产值在上升。这是[url=http://www.shouyao88.com/Inc/AdKeysCount.ashx?AutoId=33&BackUrl=http://www.zzxfyy.com]兽药[/url]行业的一个进步。再加上取消兽药地方标准,统一实行国标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兽药企业由大多为小作坊式的生产,进化为较为正规的厂家和生产。但是由于这1500家通过GMP的兽药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远远大于需求。使整个[url=http://www.shouyao88.com/Inc/AdKeysCount.ashx?AutoId=33&BackUrl=http://www.zzxfyy.com]兽药[/url]行业竞争仍然激烈,许多企业靠价格战、促销战、人海战,全国约有12万~15万人在兽药生产企业工作,年产值约200多亿元,人均产值和数量都不高。整个行业利税率仅为11%左右。
目前[url=http://www.shouyao88.com/Inc/AdKeysCount.ashx?AutoId=33&BackUrl=http://www.zzxfyy.com]兽药[/url]行业仍然是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年销量5000万~1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足100家,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不足300家,大部分企业年销量在1000万元以下。还有上百家企业年销量不到100万元。
由于许多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经营管理不规范,技术研发投入少,竞争力弱。
不论是 兽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其规模都受模式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分到农民手中,一家几亩地或十几亩地,种植规模和规模都不大,一户养几十只至几千只 家禽,几头至几十头家畜,小而散。这就决定了 兽药经营企业小而散,遍地开花。全国约有7万家 兽药经销商,门槛低,有夫妻店,个体户。还有的是前店后家。一个经销商平均一年只销售几十万元。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正规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对 兽药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无法判断,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我国对 兽药GSP的实施,这种状况会改善。但是,如果农业结构不改变,规模上不去,经销商和生产商规模也难以提高。 兽药行业尚不太规范。有的小厂为了降低成本贴牌生产,有的不在GMP车间生产,利用成本低的优势打价格战。这样规模较大的,较为正规的企业竞争优势被打折扣。再加上小厂灵活多变,销量不大,在市场被抽检的几率小,风险成本低,致使市场上有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于小企业还能生存,所以 兽药行业并购进展不快。国家应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法规,加大市场规范力度,创造更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并且可以考虑制定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收购兼并的特殊优惠政策,以推动行业整合。 信息不畅。有收购意向的找不到被收购对象。有意卖的厂子出于保密,很少公开发布信息,找不到买主,常常消极等待,一等就是一两年,造成资源浪费。建议农业部在信息平台上定期公布有关企业的信息,为收购兼并提供线索。 土地升值。由于土地升值,房地产升温,有些小厂虽然销量不大,效益不佳,但是用于GMP改造的土地增值,也可赚一笔。期望继续升值,不肯轻易出卖。农业部对长时间不生产的企业应准确掌握及时处理,促其尽快融资整合。 企业主的观念影响兼并。有的企业所有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还有的把企业当孩子养——养一辈子,而不是把企业当猪养——养肥了当卖就卖。这些观念从主观上妨碍兼并和收购的进行。也许只有当冬天真正来临,重新洗牌使企业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这些人才能下决心。 国内外金融危机。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环境保护成本增加。新劳动法实施后人力成本增加等等,诸多以前未曾遇到的不利因素,使投资人开始迷茫,信息不足,收购欲望降低。目前国家新的推动经济的政策,要在今后两年投资4万亿,这无疑会增加各行各业投资者的信心。对 兽药企业资本运作也是个利好的消息。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些企业从硬件上看可以兼并收购,没有问题,但兼并后才发现双方企业文化差异很大,磨合成本很高,无论是在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纷争不断,使兼购达不到资源优化配置,反而在扯皮中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所以企业并购中不但要看厂房、等硬件,还要看文化、制度等软件。 应避免盲从性。有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做得成功,如在禽药方面做得好,又想并购水针、水产药生产线,认为能作好禽药,也能作好其他动物的药,其实现在分工越来越专业,不同剂型、不同动物的用药,从研发、生产、市场网络都不尽相同。如果盲目乐观,则可能会食而不消。有的企业收购前很好,由于不慎重的收购,短时间内不能很好的整合到位,结果“财富”变成了“包袱”,新收购的企业没盘活,原来的企业也由于资金分散 ,人力资源跟不上而走下坡路。 1.改革开发30年来,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在和国际接轨。有些正融入国际大的经济环境中,国外最大的15家 兽药企业的产值,占到世界 兽药总量的80%。在未来,企业越来越少,单一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这是个大趋势,如果企业不能与时俱进,就难免被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农村新一轮的改革方针,其中土地流转的办法,将极大促进农村土地集中,会催生很多大规模农场、场。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势必要求与之配套的 兽药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再加上GSP的实施主, 兽药经营企业数量将大大减少, 兽药生产企业也会逐渐减少,存活下来的将是那些适应市场,有技术实力,资金实力、有渠道、管理较完善的企业。整个 兽药市场将为之一新。 四、资本运作促进行业整合 1.目前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有些企业经过扎实内功,经过几年GMP运营后,积淀了企业文化、积累了资金并增强了投融资能力,获得了管理经验,培育了管理团队,开扩了市场,疏通了物流通道。并且在研发上有相对竞争优势。这些企业有的在运作上市,有的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的建立了省级或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些企业是行业整合的生力军。 2.行业整合的结果有四种情况:一类企业,赢者通吃,经过资本运作,兼并收购,建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即生产生物制剂,又生产化药制剂,还生产药。年产值在几亿元至十几亿元;二类企业在生物制剂或化药制剂、药这三项中占一项,作大作强,一年产值在一亿至几亿元,三类企业,属于专一型,生产面不宽,但专攻一项,只生产专一的产品,如只生产水针,或水产药,或禽药。“一招鲜,吃遍天”在本领域有相对竞争优势。一年产值在几千万至一亿元,日子也还可以。 3.国外 兽药企业如拜耳、普强等已通过融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在国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但由于价格高等原因。现在尚不具备整体优势。但是待 兽药行业更加规范之后,有资金及技术实力的大公司可能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是否会像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一样收购我们的大型 兽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