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3|回复: 4

疫苗与病毒斗了几百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3 08: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有人类以来,疾病一直是人类的敌人,尤其以传染病为甚。中世纪,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给欧洲乃至全球造成了巨大灾难。在这些传染病中,有些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有些的元凶是病毒。20世纪各种抗生素的发现使细菌性感染不再是医生面临的难题,但病毒性传染,如艾滋病以及目前肆虐全球的非典病毒仍然困扰着人类,这将又是一场疾病对科技和人类的挑战。
  细菌与病毒是致病元凶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以被抗生素及多种化学药物杀死。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有疫苗才能消灭它,抗生素对它不起作用。此次在我国及世界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细菌通常以微米(mm,1/1000毫米)作为测量单位,而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nm,即1/1000微米)。由于病毒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研制有效的无毒抗病毒药物要比抗菌药物困难得多。
  目前引起非典型肺炎流行的冠状病毒为具有脂包膜的RNA病毒。有脂包膜的病毒遇甲醇、乙醇以及去污剂(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灵)等将丢失脂包膜,丧失感染性。
  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王冠状突起的糖蛋白棘突而得名。人类感染冠状病毒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较轻,多为普通感冒,有时伴有腹泻,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此次导致我国非典型肺炎流行的冠状病毒已被证实为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其表面抗原的组成有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致使人体内原来存在的抗体对此变异株无杀伤能力。
  抗生素只作用于细菌,对各种病毒感染均无效。与抗生素相比,疫苗的成分较为复杂,为多种蛋白质或糖类等的混合物,主要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在发病前使用,发病时一般不使用。每种微生物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疾病,专一性极强。疫苗免疫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该种类的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体内的抗体立刻将其识别,并与病原体结合,启动一系列的机制,最终将病原体消灭。
  疫苗与病毒的斗争由来已久
  在人类借助各种仪器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之前,人们就已认识到了传染病的存在,通过免疫预防传染病在人类的生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天花是最早被人类文字记载的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症状为先发热、呕吐,然后出皮疹,皮疹经过丘疹、疱疹、脓疱的过程,最后干缩,患者或者留有疤痕,或者双目失明,或者在皮疹尚未出血前即已死亡。天花的免疫预防是人类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成功范例。据推测,可能在一二万年前地球上就有天花。约在公元2、3世纪,天花传入我国,16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澳洲,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幸免。在天花流行期间,每4个感染者中就有1个死亡。中国民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天花患者身上干缩、脱落的痂碾碎,吹到正患天花病症的人的鼻孔里。目前,没有任何记载显示中国人如何得到此种治疗天花的方法,也许是中国人精通的以毒攻毒法使然,但此法确实能够令天花病人的病症不再恶性发展。
  两百多年前,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用牛痘苗预防天花,开创了人类免疫预防的新纪元。当时天花已成为英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多年乡村行医经历的詹纳注意到:乡村里的牛患了与天花相似的病,那些挤奶女工在接触到牛身上的疱疹时受到感染,身上也会长出小一些的疱疹,这就是牛痘。而感染过牛痘的人都不曾被传染上天花。詹纳发现,牛痘的病情症状比天花轻得多,它从不曾令牛死亡,更不会令人丧生,况且人在感染牛痘痊愈后不会留下任何疤痕。1796年,詹纳找来了一位患牛痘的挤奶女工,从她手指的疱疹中提取出一些液体,然后将一位8岁男孩的手臂用手术刀划破,把牛痘疱疹液滴在了上面。这位名叫菲里普斯的男孩大声哭叫着,他无论如何不会知道他的哭声将挽救无数人的生命。48天后,詹纳将从天花患者脓疱中提取的液体再一次滴在了菲里普斯被划破的手臂上,菲里普斯的免疫系统抵抗住了天花病毒的侵害。1978年,
  肆虐全球几千年的天花被人类消灭了,它是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人类由天花疫苗推而广之,更加清晰地确认了疫苗的工作原理:将一个存活的病毒减毒后,注射进健康的人体,引发一次极轻微的此种疾病,唤醒并调集人体中自然的抵抗力,从而对此病毒产生免疫。后来,威胁人类生命的许多疾病通过疫苗接种法得以预防。
  小儿麻痹症,医学界称之为脊髓灰质炎。在其发病高峰期,美国、欧洲和亚洲同时有近10万人发病。美国索尔克医生在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的扶持下,用了近9年的时间,于1955年成功地研制出了灭过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索尔克医生让自己成为第一个接受疫苗接种的人。他说:“我把这看做是一种典礼和象征。”疫苗被索尔克医生的身体证明是安全而有效的。紧接着,全世界几百万的儿童开始排队等候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索尔克氏疫苗”。
  疫苗是病毒的克星,但研制和推广需要时间
  目前非典病毒在多个国家肆虐,世界各国予以高度重视。彻底消灭病毒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疫苗。疫苗从研制到大批量使用一般包括研制、动物性试验以及人体试验三个步骤。
  首先,疫苗按性质可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等。灭活疫苗是用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病毒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后,通过加入化学药品使其失去致病能力(灭活),但仍保留了免疫原性,将灭活的细菌或病毒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纯化,再以合适的佐剂吸附而制成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点在于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引起免疫应答,不能生长繁殖,相对比较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等属于这一类制剂,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疫苗(如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亦属于此类。
  减毒活疫苗是用人工减毒或从自然界筛选的无毒株制备的疫苗。减毒活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在适当的组织系统中有限度或短暂地增殖,类似一次轻型的人工自然感染过程,从而引起与传染病相类似的免疫应答,但不会发病。减毒活疫苗的优点是在人体内作用时间长,所需接种的次数少,可以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缺点是减毒活疫苗对热不稳定,通常需制成冻干制剂,不易保存和运输。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都属于这一类制剂。
  第二步,疫苗研制成功后,先要在动物身上试验,一般是用小鼠和墩鼠,如果是新疫苗还要在猴的身上做实验,各需1个月左右时间。
  第三步,如果动物实验没有问题,就要进行人体试验。分三期进行,一期做安全性试验,二期做药品效果试验,三期是推广试验,每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样算下来,从疫苗研制到推广大概需要3年时间。在非常时期,疫苗的研制和推广过程会适当缩短。目前,有关机构正在加紧研制非典疫苗,28日,据上海病原学研究协作小组有关专家表示,非典疫苗有望数月内研制成功。
  疫苗对没有患病的健康人有效,对于已经患病的人来说无效。目前,非典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为已患非典且痊愈出院的病人的血清抗体。此次患非典痊愈的病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抗冠状病毒抗体,将他们的血浆检测,确认不含其他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后,取一定量的血浆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即可使病人得到康复。特异性抗体或血浆的使用越早越好,最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使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tony2005428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2-4 1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用图片更是浅显易懂!
发表于 2009-2-4 15: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人不行,看我国农业部几十天就能搞出蓝耳苗并推而广之
发表于 2009-10-29 14: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中年农民 发表于 2009-2-4 15:10的内容
这些人不行,看我国农业部几十天就能搞出蓝耳苗并推而广之
就是,还是中国人牛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19: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疫苗也不是万能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14: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