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68|回复: 5

方剂趣味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剂趣味记忆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止嗽散《医学心悟》:百草园前臣敬接。
  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猪吃草帘脖子更白。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哥要草。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母牛早餐河东柳叶,哥姐馋。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妈姓石。
  三、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
  再造散《伤寒六书》:早起穿少干活,缝织人生幸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地将割,白吃白睡。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第二章 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皇后只是笑。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二人笑大肚。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陷胸汤谁大笑。
  二、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皇子细心。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为姜大人附子干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三物备急黄豆浆。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二人要小承气。
  济川煎《景岳全书》: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四、逐水剂
  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达古愿找谁。
  舟车丸《景岳全书》:请陈将军轻骑花牛,干香槟。
  疏凿饮子《济生方》: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
  五、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猿人皇帝卖姜炒小海龟。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深冬皇帝忙。  
  第三章 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伤寒论》:今夏大人走江湖。/生芹菜炒大虾仁。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人炒大实药。:小柴胡汤减人草加大实药。
  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皇陵青竹,半壁植皮。
  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金桔果皮厚,湖滨织草根。
  二、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伤寒论》:柴草制药。/四逆菜籽是草药。
  逍遥散《和剂局方》: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猪皮少缝。/臣痛泻烧住房。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江大人今夏添草帘。/青莲婶炒枣拌姜。
  第四章 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师母干净。/白虎精食母肝。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草人半夜卖米糕。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温病条辨》:乔皇帝住西单卖银元。/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脚要生皮。
  三、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百子练琴。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乔将军住黄山,销草和蜜。
  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黄牛白马联合巧耕陈草根,剩元胡。/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凯旋。
  四、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
  五、清脏腑热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草地牧猪。/竹杆通地。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
  左金丸《丹溪心法》:昨进黄鱼。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赶白骨精。/白骨精是草包。
  清胃散《兰室秘藏》:生母当皇帝。/生母当黄妈。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草高防山火。
  玉女煎《景岳全书》:师弟卖母牛。/十亩麦地一头牛,胃热阴虚玉女愁。
  芍药汤《保命集》: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秦香莲当兵,将军要炒肉。
  白头翁汤《伤寒论》:百翁练琴。/秦连喊拜拜。
  六、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庆贾母诞生。 /母鳖好生蛋。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乌龟教母鳖清湖底。
  清骨散《证治准绳》:知青浇草,地鳖胡饮。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百龟皇帝齐练琴。
  第五章 祛暑剂
  一、祛暑清热
  清络饮《温病条辨》:猪饮西瓜和扁豆丝。
  二、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花逗俏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7 16: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中医药有发展潜力啊!
发表于 2009-2-14 2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得当事办公倍!
聪明啊
发表于 2009-2-15 16: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啊,老祖宗的东西很受用
发表于 2009-5-15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记老祖宗的东西,他们肯定乐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1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中药趣味无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07: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