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51|回复: 5

要慎重利用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8: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实现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养猪生产粪尿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途径,国内许多省份目前都在积极探讨和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笔者近来走访了多家规模化猪场,对该项技术实施的优缺点进行了调查,现汇总如下:
  优点
  1.1解决了冬季养猪场取暖困难、成本费用高的问题。
  1.2猪群在饲养过程中,可以拱食一些有益菌,有利于肠道健康,减少了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了部分饲料成本。
  1.3解决了猪粪尿的污染问题,减少了苍蝇、蚊子、蛆虫的繁殖数量,利于环境卫生。
  1.4减少了水的用量,降低了猪只的饲养成本。
  1.5猪群有回归自然生活习性的感觉,提高了猪只福利。
  2缺点
  2.1猪舍内的湿度问题难以解决,通风成为关键。
  2.2猪舍的垫料成本高,并没有降低猪场的建设成本。
  2.3因为有益菌为好氧菌,每间隔三天,就要把上层垫料翻一遍,猪出栏后,整圈垫料要全部翻一遍,劳动量并未降低多少。
  2.4夏季温度的调控更加困难,环境高温高湿时怎么办?
  2.5塑料大棚式简易猪舍,夏季为了防止雨淋,无法采用,建筑成本增加。
  2.6猪舍的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7猪群的预防、保健、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抗生素,有些抗生素在肠道内不吸收,会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对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
  2.8猪群有自然形成定点排便的习性,生活在发酵床上的猪要改变这一习惯存在一定困难。
  2.9猪群健康无病时效果较好,一旦发病治疗会更加困难,猪舍消毒成为难点。
  3建议
  3.1最适合河北省为主的北方地区的新建中小型猪场(500头左右)采用。可节约人力资源和水力资源,但是一定与原来的散养模式(猪圈)区别开来。
  3.2大中型规模养猪场(500头以上)应采用封闭式饲养,净污道分开,粪便和尿进行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实行能源转化最为经济实用;同时便于消毒、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易于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通风条件等要素比发酵床的要好。
  3.3如果想改建成发酵床的中小猪场最好在全出后进行,或者在行情低迷时再进行改造,避免错过好行情而影响收益。
  3.4现在已建成的中型规模猪场已建有沼气池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最好不必改建为发酵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建筑成本提高和资金浪费。
  总之、各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养殖技术掌握程度等因素差别很大,养猪场(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4 1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EN    有点道理哈    了解
发表于 2009-1-4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小了,看着费眼,把字弄大点!!!!!
发表于 2009-1-31 1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发表于 2009-2-3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建成的中型规模猪场已建有沼气池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最好不必改建为发酵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建筑成本提高和资金浪费。
发表于 2009-2-12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管理设施跟得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4 03: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