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0|回复: 0

疾病疫情的防控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09: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种猪场应实行兽医防疫卫生管理的场长负责制 组织拟定本场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部门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组织领导实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普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工作。

二、          二、严格隔离饲养

1.              猪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更衣室。

2.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都要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

3.              卸料、装猪的车辆只在场外停靠,不得进入生产区。

4.              猪舍一切用具不得携出场外,各猪舍的用具不得串换混用。

5.              不能从场外购买猪肉,生活上所需肉食由本场供给。

6.              严格控制参观活动,一般应谢绝参观,必须参观者应与工作人员进场一样对待。

三、         坚持自繁自养方针

1.              需从外地引进新的猪种时,只能引自非疫区的健康猪场。

2.              在起运前应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证书,再经本场兽医验证、检疫、隔离观察12个月,经检查认为是健康猪只,再全身喷雾消毒,方可入舍混群。

3.              在隔离期间还应驱除体外寄生虫,没有注射疫苗的应补注各种疫苗。

四、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

1.              繁殖母猪做到集中配种、集中产仔,以便于产房和清乳母猪舍的消毒。

2.              仔猪断奶后应集中进入育成猪舍或肥育猪舍,同时出栏。

3.              猪群离舍后,猪舍应彻底消毒,空圈半个月以上再引入健康猪群。

五、         气候环境的卫生要求

1.              猪舍要冬暖夏凉,夏季舍温不超过30℃,冬季不低于12℃,仔猪舍冬季的地面温度不低于23℃

2.              猪的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65%75%,在气温1423℃,相对湿度50%80%的条件下对猪的肥育效果最好。

3.              低温高湿易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和关节炎等,应尽量减少水汽来源,防止湿度过高。

4.              消除舍内有害气体,除通风换气外,应及时消除粪尿污水,不使它在舍内分解腐烂。猪舍的防潮和保暖是减少有害气体       六、检查诊断和疫病监测是兽医工作的重点之一

1.              兽医应每天观察猪群健康状况,侦察疫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猪群健康检查一般从运动、休息、摄食饮水和检温这四个环节着手。

3.              对检查出的病猪,应分别情况作妥善处理。凡传染病病猪及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予以扑杀。

六、         定期搞好预防接种,是控制养猪场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决定本场应使用的疫苗种类、接种方法和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另订)

七、         药物防治 猪场应根据检疫诊断结果,选择适当药物定期进行疫病预防和驱虫。

八、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一切传染来源,是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种对象的消毒方法如下:

1.              大门入口设消毒槽(池),消毒药使用2%烧碱液或1%菌毒敌等,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轮胎。在病猪舍、隔离舍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烧碱液或1%菌毒敌或10%克辽林溶液等。

2.              猪舍消毒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机械清扫,先清除粪尿及垫料,运出作无害化处理;再用高压水彻底冲洗,待干后,第二步用消毒液喷洒消毒。可选用百毒杀、菌毒敌、过氧乙酸、氨水、强力消毒灵或抗毒威等消毒药。

3.              各种用具、饲槽及载运车辆等需每天刷洗,定期消毒。猪舍垫料应定期更换,新更换的垫料应事先消毒,消毒方法可试用福尔马林熏蒸510小时。

4.              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可用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池或堆粪法)或用5%氨水(用含量为18%的农用氨水2.5公斤加水6.5公斤配成)喷洒消毒。污水可用沉淀法、过滤法或化学药品(每升污水加2.5漂白粉)处理。

九、         杀虫灭鼠以消灭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来源,也是防疫卫生措施的重要内容

1.              经常清除垃圾、杂物和乱草,搞好猪舍周围的环境卫生,不让害虫和鼠类有藏身和孳生之地。

2.              定期使用杀虫药喷洒猪舍内外和蚊蝇容易孳生的场所。

3.              及时清除饲料残渣,将饲料保藏在鼠类不能进入的房舍内,使之得不到食物。

4.              用捕鼠夹捕杀鼠类或使用对人畜毒性低的毒鼠药。

5.               种猪场环境消毒程序 1.种猪场建立门口消毒池,可用2%烧碱作为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 2.饲养人员、兽医进入猪场前必须在门卫室洗手,用消毒皂或消毒液(可用新洁而灭0.1%液)清洗。进入猪场须穿专用胶鞋,用具在入场前需喷洒消毒。 3.猪舍内外、猪场道路每周定期消毒。舍内带猪消毒,可用对人畜无害的消毒液,如百毒杀或0.2%过氧乙酸等。运动场及场内道路可用2%烧碱水消毒。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冲洗,用烧碱水消毒后亦须彻底冲洗,除去消毒液,以免腐蚀皮肤和用具。 4.种母猪在分娩前需对乳头、阴户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后送入消毒过的产房待产。 5.从场外引进猪时需用对人畜无害消毒药,带猪消毒(体表)可用百毒杀或0.1%0.2%过氧乙酸。 6.来人参观猪场后,需对参观路径或全场进行喷雾消毒或洒水消毒。

6.              种猪场药物预防程序 1.种毒猪每月用土霉素(粉)拌料或饮水服35天,用量按0.1%以防气喘病和猪肺疫等,并有一定促生长作用。 2.种母猪在配种前驱虫,每年2次。可用伊维菌素(针剂)皮下注射,按0.3mg/kg剂量,通常一次,必要时间隔79天重复一次。 3.仔猪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促康生等微生态制剂,有促进仔猪生长存活,防拉稀等作用。 4.仔猪出生后需注射牲血素,可防贫血、缺硒、拉稀等。 5.猪场无论母猪、仔猪,每月定期用中草药板蓝根、金银花等溶水喂猪,有一定防病效果。 6.猪场常备一些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针剂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三甲苄氨嘧啶(TMP)针剂以及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以防急性炎症和急性拉稀等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无敌兽医 + 19 【新手基金】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00: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