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22|回复: 1

常见养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0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见养猪问题

 

1、突换饲料猪为什么不爱吃?

猪的味觉器官最为发达敏感,超过人的味觉24倍,味觉敏感程度是动物之首。再加上特有的嗅觉,突换饲料时,猪不能很快适应味觉的改变,致使采食量减少,个别猪拱拱饲料不吃。更换饲料时,要逐渐换料,互相掺喂35天,给猪一个饲喂过渡期。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换料号时,也要经35天过渡,不要突换饲料。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春季开始在饲料中加入防霉剂,头两天猪不爱吃,经过几天诱食就会适应了。

2、饲料颜色越黄质量越好吗?

由于棉粕颜色是黑褐色,而豆粕颜色是黄白色、营养价值又高,有些用户片面理解饲料颜色越黄,表明杂粕少,质量也一定好。其实不然,饲料质量与颜色并没有直接关系,关键看其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有的厂家在饲料中通过添加色素来改变饲料颜色,但质量并不见好。所以用户不应单纯从颜色上判断饲料的质量,重要的是看饲养效果。

3、饲料香味浓质量就好吗?

不少用户认为饲料香味越浓,质量越好。其实饲料本身没有特殊香味,有的厂家在饲料中添加没有营养价值的乳猪香等香味素,显得饲料香味很浓但质量并不见好。单纯从香味判断饲料的质量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看饲喂效果。

4、饲料中蛋白越高质量越好吗?

用户认为含蛋白质越高,质量就越好,这是一种片面认识。蛋白质是猪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猪越小需要蛋白质越多,猪越大需要蛋白质水平越低。单纯追求饲料含高蛋白是不对的,因为猪体吸收利用蛋白质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期超标饲喂高蛋白饲料,一造成浪费,二容易引起疾病——猪氨中毒,鸡痛风症。关键是在猪不同生长阶段,氨基酸的供给量及平衡程度,要做到恰如其分。

5、猪粪便发黑是饲料质量好吗?

许多用户认为,猪粪便发黑饲料质量就好,粪便发黄饲 料不好,这是不正确的。

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钙、磷物质。以磷酸氢钙添加饲料,猪排出的粪便发黑;以骨粉或骨炭粉添加饲料,排出的粪发黄色。有的厂家添加高铜,猪粪也发黑,但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可提倡。

猪的粪便黑与黄色,与饲料质量无关,与猪的消化增重也没有关系。

6、猪皮肤越红饲料就越好吗?

很多养殖用户认为猪皮肤越红,饲料质量越好。单纯追求皮红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如在饲料中添加某种违禁药品如阿散酸、盐酸克罗沃特(瘦肉精)后,皮肤很快会变红,这样做违反国家规定,不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白猪,只要营养供足,管理条件适宜,皮肤会适当的微红;并不是猪皮肤越红饲料越好,关键是看实际饲喂效果。。

7、饲料能引起猪拉肚子吗?

广大养殖户都知道,猪拉肚子是常见病之一。无论用那个厂家的饲料,猪拉肚子总是难免的,不少用户认为是饲料引起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饲料是由能量、蛋白质、12种维生素、10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组成,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物质能引起猪拉肚子。

8、猪生长增重慢是饲料质量不好吗?

饲养中,饲料质量能影响猪生长增重,可饲料质量再好,管理条件不良,仍然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增重。影响猪生长和增重的原因详见第三章  七节、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9、发育良好的猪,突然发病死亡,是饲料引起的吗?

健康猪或其他发育良好的猪突然发病死亡,多是因为急性传染病或一种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水肿病。由于部分饲养户对此病不了解,误认为是饲料引起发病,从而造成误解,有的纠缠不休。

10、养猪五个条件:

优良品种是前提

全面营养是基础

科学管理是关键

猪圈条件是重点

防疫免役是保障

精心饲养是

12、腹泻(拉稀)

1、新生仔猪腹泻(后后头几天)

以黄痢较多发生,全窝发生,死亡率高,治疗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为主,辅以补液。

低血糖症是一窝中最小或最弱的部分猪发生,主要因该母猪无乳症,造成吃乳不足造成的。

红痢也是一窝仔猪中部分发生,但往往是最大的和最健康的易得,无治疗价值,治愈后成为僵猪。

2、仔猪腹泻(生后一周至断奶)

主要是白痢,以抗菌素治疗为主(如庆大、黄胺眯等)另有病毒性腹泻及球虫性腹泻等。

3、断奶后腹泻:

主要有消化不良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及受凉性腹泻等,咨询中以消化不良性腹泻在断奶后的腹泻中所占比例最大,也是许多养殖户处理不好的问题,他们往往一边给猪只注射抗菌素,一边大量饲喂(不限量),更有甚者不给猪饮水,这是极其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如果腹泻较重(水泻)则应停料一天,同时不断饮用糖盐水,第二天另给以加入腐植酸纳和氟哌酸的饲料,一天6—8次,少添勤喂,逐渐过渡。如腹泻较轻(粪便较软),则在饲料中加入腐植酸纳氟哌酸,少添勤喂即可。

病毒性腹泻传播迅速,不分大小猪只,应以限料、补液为主,饮以复方盐水,商品名叫口服液(即1升水中加入NaCL3.gKCL1.5gNaHCO32.5g,葡萄糖20g),混入抗菌素防继发感染即可。

13、全身性疾病:

1、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一种多因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综合症,其病原主要有两类,原发病原(萎鼻、支原体肺炎、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继发病原(猪链球菌2型,猪肺疫、胸膜肺炎、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等)继发病原是导致该病难治,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主要是在饲料中加药,如土霉素800/吨,或氟苯尼60/+阿莫西林150/吨或支原净100/吨+金霉素300/吨,同时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如:通风、降低猪群密度等。

2、近年来咨询中反映临床上见到不少猪耳部发蓝,耳、四肢下端、腹部、大腿后侧及尾根等处皮肤发绀淤血,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性紫红,紫黑斑点,眼脸色暗、结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几乎成为病猪的共有特征,所以就成为一般特征,不为某些疾病所特有,有些单一菌感染或几种菌的混合感染均会表现出此类症状,如弓形体、附红体及链球菌的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2001年夏秋季节猪病流行猖獗,在短时间内传播于河南、安徽、江苏等相邻数省,后经实验室诊断,证实是猪在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发生了猪流行性感冒,只是疫情加重,流行迅速。主要对策是对病猪要联合用药,对受威胁的猪只进行疫苗预防、加药预防。这类疾病病程长,死亡率较高。

14、母猪繁殖障碍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母猪繁殖方面问题较多,不孕、流产、早产等问题不断,通过对数百个该方面问题进行分类。

1、由于品种改良造成受孕率低的问题占25%,进口的优良品种如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其发情表现不如本地产品种明显,饲养管理方法不同于本地产品种。

2、由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传播造成不孕、流产、早产的比例达18%,其主要病原有蓝耳病(PRRS),伪狂犬病(PR),对于这些病毒性疾病,只有注苗预防。

3、由于子宫疾患,造成不育的达10%左右,如有子宫炎症则可用抗生素或高锰酸钾等溶液,子宫灌注冲洗。

4、如果是营养及内分泌出现问题,一是卵巢机能减退,发情不规律或发情不排卵,主要是老龄和瘦弱母猪,8胎以上即为老龄猪,办法是加强营养与管理,体况正常后可注射FSH(促卵泡素);二是卵巢蘘肿,分泌过多卵泡素,表现为亢进(持久发情)肌注黄体酮1525mg,连用27次,每日或隔日一次。也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或促黄体素50100单位;三是持久黄体,表现为不发情,可肌注前列腺素34mg2支)或孕马血清(PMSG1012ml,一日或隔日一次。

15、普通性问题

1、常见的感冒发热:用抗菌消炎退热,可用青霉素、地米、氨基比林。

2、发热性疾病愈后不发热也不吃现象,主要是机体虚弱,胃肠机能下降,胃蠕动迟缓造成便秘等原因。如便秘而不食可灌泻济(如植物油或硫酸镁等),如胃肠机能弱可键胃。

3、由于圈舍潮湿造成机体皮肤过敏,出现红斑,体温正常、食欲正常,改善圈舍卫生,降低舍内湿度即可。

4、采食量少,小母猪外阴红肿、脱红、子宫脱垂的问题,20038月后反应较多,经查多因玉米霉变发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所致。

5、猪咬架、跳圈的问题多是因为圈舍环境不好及由放养道圈养所引起。

16、养猪技术参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无敌兽医 + 20 【原创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3 15: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购买人工授精器材,请登陆www.dofu-ai.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06: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