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46|回复: 2

[动物福利] 动物行为学及其创始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2 1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和动物接触过。猎人要了解猎物的习性;农民要了解家畜的习性;都市中的居民要驱除厨房中的老鼠和蟑螂,或者养狗养鸟。许多人都喜欢观察动物,并且有了解动物行为的愿望。什么是动物行为呢?动物行为是指动物的任何活动,包括动物的运动、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

有些对我们有害的动物,如果对我们的健康和粮食供应构成了直接威胁,我们就要学会去如何防治。其他的动物,例如牛、羊和食用鱼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我们必须对它们加以培育、繁殖和取用。我们应该同时学会与万物共同生存,要和其他动物分享这个地球上的一切。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也是要了解动物行为才能推行的。深人地探讨动物的行为,有助于对我们自身的了解。以上就是我们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

19世纪动物行为研究的四大先驱是达尔文、摩根、法布尔和巴甫洛夫。

达尔文所作的有关动物及人类行为的研究,已为科学的、客观的实验和观察工作开辟出一条道路。摩根证明了我们可用更简单的思路去解释动物的动作,而不能拿人类的感情和标准去判断动物的行为。法布尔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仔细观察动物的科学家,而且也是第一位把自己观察所得详细、清晰地记录下来的人。他花了如年光阴,观察昆虫的生活,说明了昆虫行为的复杂性。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这一重要概念,对研究动物学习过程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动物行为是很困难的,动物行为学这一门科学还有遥远的道路要走。我们要知道行为机能构造怎样作用,它在个体有生之期中怎样发展,以及动物在世世代代进化过程中行为机能构造是怎样进化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动物行为的人增多了。20世纪是动物行为学迅速发展和真正诞生的世纪。1973年,尼可·廷伯根与康勒德·罗伦兹及卡尔·冯·弗里施因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从此标志着动物行为学步人成年。

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廷伯根儿时养了一缸刺背鱼,这时他对动物研究的兴趣就开始产生了。那些小鱼使他悠然神往,他常去观察小鱼。这样他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去仔细观察动物在其天然环境中的生活情形,终于使他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奠基人之一。廷伯根在英国为牛津大学创办了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系,他讲授动物行为学,进行动物行为研究工作,还培养出了许多青年研究工作者。廷伯根是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声誉最高的人。他为研究海鸥的生活习惯花了多年时间,他对欧洲、美洲、非洲和北冰洋区内的海鸥全部研究过。他利用模型测试,证明银鸥幼雏啄亲乌鸟呼求食的动物是由亲鸟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这些研究的若干心得都已收人他的(银鸥世界卜书中。人们称廷伯根是观察细致的自然学家,他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善于设计实验,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中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廷伯根曾说:"我爱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动物的生活,我发现在现场所作的长时间观察,不但可以知道动物行为的方式,而且可以触发灵感,获得有助于建立新理论的种种观念,以便在可能的时候再用实验来证实。总之,我的理想是要去了解:每一种动物的复杂行为机能构造是怎样帮助它克服环境对它造成的众多压力的。多年来。他都在忠实执行这种研究信条,漫步野地之间,去观察动物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是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罗伦兹是一位对一切生物普具仁爱的科学家,他从来不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动物。他深信动物的行为正如动物身体构造的适应作用一样,乃是它求取生存的凭借,同样正是适应环境的进化之果。根据这一信念,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调查研究学派。他经常和蛙、鸭、鹅、猴、狗等动物为伍,甚至还学会了几种动物的"语言",使自己能以同等的身份去接近它们。

他发现了不少事实,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如果小鹅在重要发展期间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比如罗伦兹。

奥地利动物学家卡尔·冯·弗里施也是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在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很有成就。例如他在50年前就认为当时流行的以为蜂是色盲的说法不正确。他认为:相信蜜蜂色盲之说,就无异是承认花卉的鲜艳色彩对蜂传授花粉并无吸引作用。于是他用颜色卡片进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1919年弗里施首次发现了蜜蜂用"圆圈舞"和"摆尾舞"传递食物信息的秘密。leq年他进一步发现"圆圈舞"是回巢的蜜蜂向同伴指出附近有蜜源的信号,而"摆尾舞"则是向同伴暗示远处有蜜源的信号。其后他又用了许多动物,特别令人注意的是许多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从事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动物具有显著的感觉能力,这正是有助于适应环境需要的。这些研究终于得到了一些不仅获取新知而且平添奇趣的结论--像发现鱼类能听之类。

距完全了解动物行为的目标还非常遥远,但是动物行为学家已经开始知道怎样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了。各种各样的行为研究者,包括心理学家、遗传学家、动物学家、生理学家以及生态学家们开始为参与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这一定会促使动物行为学这一门崭新科学获得迅速发展。

本文摘自《创造发明1000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绿水依依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31 1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界了,好资料。为什么有狼孩?在重要的时期形成母子和父子关系很重要啊。可能是狼当时没了自己的孩子,而人类幼子刚好没有了母亲,都想寻找替代物,最终造成了狼孩。如此之说,这样的几率也太小了啊,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啊。
发表于 2009-4-29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门比较有意思的学科
但还没有每大多数人主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02: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