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销的起源 营销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供应、坐销、推销、营销(行销)。
1972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进入了知识分子行列,主动承担了家里偶尔买猪肉的任务。小镇离家4公里,夏天的清晨闻鸡起舞,步行前往小镇唯一食品公司售卖点排队;杀猪的叫梅三,我们呼为三爷,不是我们尊称他,而是不呼三爷就肯定买不到猪肉,当然,呼了三爷也未必买到猪肉-全镇几万人每天只有两头猪!梅三早上只上2个小时左右的班,其他时间极其悠闲,当时我极为羡慕,立下雄心壮志,长大了一定要杀猪!梅三长得肥胖,以至我小时候一直认为,卖什么就会长得像什么。 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乏的时代,只有供应,没有销售! 读初中是在镇上。镇上有个供销合作社,以副食品为主,还有少量的布匹和胶鞋、靴子,大家买东西时小心翼翼,那时的营业员属于有身份的人,他们一般坐在那里,斜着眼看人,只用“有”或者“没有”回答别人的询问,商品也很单调,没有品牌,不需还价。 那是一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只是营业员不能像梅三一样潇洒,还得坐在那里等太阳下山,姑且称之为坐销。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镇上的小卖部多了起来,小摊小贩到处吆喝,我本来开手扶拖拉机的二哥也说要出差了,原因是大队渔网厂的渔网积压;农村叫“跑外勤”,其实就是推销员。想方设法把产品(特别是库存产品)推出去(以产定销), 基本属于推销的典型特征。 我二哥做了几年推销员,摸到一些窍门,开始承包小厂,再扩张,再推销,然后倒闭-产品没有销路,货款收不回来,国家银根紧缩,八十年代兴起的乡镇企业在九十年代大量倒闭,缘起于不变的推销理念-成也推销,败也推销,宣告产品时代的终结。 企业改制,就剩下9亩地和几间破厂房;二哥沉寂了几年后,发现发达城市小镇居民特别垂青两三层的楼房,楼下办厂或开店,楼上居家(发现需求),决定先在小镇做几套试试(示范效应),并在亲朋好友圈内广为宣传(引导需求),因房型合理、价格合适(准确定位),并要求先交定金(风险控制),等够一栋(20套)才开工(以销定产),恰遇房地产火爆(顺应趋势),一发不可收。有一天,二哥感慨万千:年轻的时候满腔热血,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知天命的年龄了,却遇到这么个机会,我笑说:机会一直在,只不过你现在懂得营销了。
小结:货物紧缺,奢谈供应; 供不应求,坐等上门; 产品丰富,推而销之; 需求纷呈,崇尚营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