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7|回复: 2

中国生猪市场规模化养殖是发展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6: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猪价上涨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然而肉价“一涨再涨、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可就是个大问题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猪肉商户反映价格持续居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猪产量不够。

  “现在大家养猪的积极性都不高。我们也要算啊,现在粮食价格、饲料价格都大幅上涨。养猪实际赚不了多少钱。”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一养猪场场主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从业多年的张畜牧师告诉记者,“北京现在好多农民不养猪了,懒得管理,还要操心行情好不好,操心猪生病。索性出去打工赚钱,一年挣1万多块比养猪还强。”

  中国多以散户养猪为主,然而养猪户积极性不高,导致生猪产量上不来,直接影响肉价。很多专家都建议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道路才是中国生猪市场的出路。

  全国著名养猪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向记者表示,对于养猪产业的发展,我们要主张多样化,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唱独角戏。国家在推进养猪业发展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这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也加快了由农民散养向集约化饲养的转变。在集约化的发展中也要讲究规模适度。

  另外,在养猪的产业化发展上,张教授建议实行定单生产的方式。他认为,龙头企业和中小养殖户都没有必要搞自繁自育。大的有能力的企业养母猪,不要再搞商品猪,中小养殖户养商品猪。这样企业和农民各个环节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在大企业的带动下,中小养殖户也能在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上得到提高。

  四川省一位畜牧业专家认为,“将短期输血变为长期造血才是发展之道”。国家应加大对猪农的资金扶持力度。比如,金融机构可以对大规模养猪项目进行低息或贴息贷款等。增加技术支援,向内地引进沿海城市先进的养猪经验和技术,加强对养猪户的培训,比如,如何大面积养殖,如何解决一定规模后的污染问题,如何改进饲料配方以避免有害物质等等。

  另一方面,从1996年发生在韩国、1997年到1998年发生在荷兰的猪瘟,到现在的猪呼吸障碍综合征,疫病一直伴随着猪肉工业,影响着猪肉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情况也十分严峻。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表示,自1990年以来,中国肉类总产量始终位于世界首位,因此,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样也影响着世界。她认为,采取“公司+标准+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主体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方为抵抗疫病、稳定市场的正道所在。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富江则表示,疫病风险是中国和世界畜牧业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必须建立积极的防疫体系,此外,适度的规模养殖也有利于疫病的预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潘耀国教授认为,近年来,疫病困扰着中国和世界的畜牧业。“在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继欧美疯牛病和亚洲禽流感之后,四川发生猪链球菌病,对生产影响相当大。老百姓不敢吃猪肉,猪价随之下滑,去年5月跌到谷底,规模户空栏现象相当普遍。接着,猪蓝耳病从南到北蔓延,猪业生产雪上加霜,大小养猪户都不大敢补栏,造成生产量下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特别特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9-10 2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上面说的猪价应该上涨啊!怎么反而降了?
发表于 2008-9-10 2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调节,出于国家的奖补政策,目前母猪的出栏量比较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12: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