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发表于今日畜牧兽医 全国牧业优秀期刊 [原河北畜牧兽医]2006年第3期 第15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迅速形成,畜牧业在我国部分地区以形成为支柱产业,从而对猪的许多疫病、疫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刻不容缓。其中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仔猪死亡率一般约在15-25%之间,二周龄以内约占26%,四周龄约占16%,,断奶前后因腹泻死亡的约占49.11%,可见仔猪腹泻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仔猪腹泻还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为了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化发展。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看法经验和防治措施与广大畜牧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和经验交流。
1、 仔猪易发生腹泻的先天性原因:
1、1 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上皮细胞不分泌消化酶,仅分泌乳糖酶,胃内仅含凝乳酶,而胃和胰蛋白酶很少,且活性很低,胃酸缺乏,造成胃内PH值偏高,使胃内细菌易于生长,易造成胃肠内菌群失调,故微生物感染则是仔猪腹泻的继发病因。
1、2 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仔猪免疫系统虽发育早,但出生后仍未发育完好,新生仔猪本身无无保护性免疫机能,只有通过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虽含量高但下降也快,仔猪肠道免疫应答反应低,因此仔猪易受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易患病。
1、3 仔猪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冷热应激抵抗力差,易患病。
2、 仔猪腹泻分类:
2.1 营养性腹泻可分为:
2.11 营养抑制因子性腹泻。
2.12 营养过敏性腹泻。
2.13 营养过剩性腹泻。
2.14 缺铁性腹泻。
2.2 细菌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细菌性由微生物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密螺旋体、魏氏梭菌等病原菌。寄生虫性的可分为:仔猪类圆线虫和球虫等引起腹泻。
2.3 病毒性腹泻:主要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腹泻和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还有由温和型猪瘟、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口蹄溃烂引起的腹泻等。
3、预防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给予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实行标准化饲养,饲料变换应逐渐进行,不要突然变更饲料品种,如系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腹泻,只需改善好饲养管理,轻症一般可自愈的,提高猪的体质,增强抵抗能力。
3.2、消毒防疫 猪场要建立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猪舍要干燥、卫生、还要定期消毒,一般一周消一遍就可以了。为了减少感染机率,要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使用的消毒药不要总用一种,要经常更换,防止用药单一出现耐药菌株,保证消毒彻底有效,提高保险系数,把好这一关是防止病菌传入猪场的第一关,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
3.3、注意仔猪的保温 由于新生仔猪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冷热应激抵抗力差,如果温度掌握不好或受到外界的低温环境冷害就容易发生腹泻。最好的方法是用保温箱,在箱内仔猪的体温加上灯泡或电热板的散热有一个温暖的环境,不过箱内也要保持清洁卫生。这样仔猪到吃奶时出来,吃完奶就回到保温箱里,此法即能解决温度问题还能减少仔猪接触地面的时间,这样能有效的减少仔猪对环境的不适应和病菌的接触从而对腹泻起到很好的作用。仔猪最适应的温度为(供参考): 1-7日龄30º-28Cº,15-30天为22-25Cº,仔猪每隔60-90分钟哺乳一次,断奶后1-2周26-28Cº,3-4周24-26Cº,五周后应保持20-22Cº,2-3月龄为20Cº,相对温度应保持在40-60%为宜。
3.4、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他是防止疫病传入的最好方法,如果要从外界进种猪一定要严格筛选严格检疫,确保安全无病才可引进。还有不要从疫区和冬春季节引进种猪,以免从外界带入病猪或带毒猪而导致腹泻的发生,用最大限度把病菌拒之门外,确保养猪业能健康顺利的发展。注意进入猪场后为了双保险不要马上合群,一定要隔离观察15-21天,确实没有异常发生在和在一起这样更安全。
3.5、使仔猪进早的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这样能更早的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血液中起到杀菌的作用,又可在消化道中起到抑菌防下痢的作用,从而就能大大降低了腹泻的发生。
3.6、给仔猪补铁补亚硒酸钠,缺铁会导致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而且会使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和发生腹泻的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硒是猪的生长所需要重要元素之一,缺硒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也是仔猪白肌病和仔猪水肿病的发病诱因。补硒和补铁的方法是(供参考);仔猪出生三日龄肌注牲血素或生血止痢宝更好一些,每头仔猪肌注1毫升,两周后在打一次即可。仔猪7日龄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每头仔猪肌注1毫升,以后间隔15天一次即可。
3.7、免疫接种,在仔猪的饲养期,根据发病的情况和药敏实验的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对细菌性的腹泻可收到满意效果。对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可选用下列疫苗;3.61、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3.62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 3.63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毒弱毒苗;上述疫苗一般在母猪产前20-30天进行接种(具体用法和注意事项按疫苗说明上使用),仔猪通过乳汁获得免疫保护。对预防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应采用大肠杆菌四价或五价苗进行免疫接种,分别在产前四周和产前二周各注射一次。可收到一定效果。
4、治疗方法(供参考):
4.1、对营养性腹泻治疗方法;
4.11.用复方红酒酵母多糖;仔猪2-3克/头,中猪5-10克/头,大猪10-15克/头,每天一次,连用2-3天即可.也可一袋拌400-500公斤饲料,连喂3天即可康复.
4.12.用猪胆或牛胆1-4个取汁,食醋200-400毫升,白糖250克,白酒50-100毫升,加适量开水,体重50公斤的猪每日一次,自饮或灌服,连用2次即可,小猪用量酌减.
4.13.麦芽,山楂,莱菔子,各30克,六曲60克,大黄15克,陈皮10克,水煎灌服,每日一次,连用2-3次即可.
4.14茶叶生姜汤疗法。取茶叶250克、干姜120克、红糖800克,放入大锅内,煮沸煎汤,煎好后用纱布过滤,除去药渣,再将药汤拌入饲料内喂猪。每头猪每次250克,每天2次,3日即愈。
4.15.对营养性腹泻还可选用,酵母粉,复合B,加酶益生素,乳酸菌素等助消化药物.
4.2. 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4.21 肌注常乐欣(主要成分:甲磺酸培氟沙星,绿原酸,苦参等 ) 每公斤体重0.2毫升,地塞米松0.1-0.2毫克,两种药混合肌注,每日二次连用3天,严重的可同时口服鞣酸蛋白每头仔猪3-5克,每天一次,连用3天即可.
4.22 肌注克痢星(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甲氧苄啶等)或绝痢金针(主要成份:硫酸黏杆菌素、甲氧苄啶等)这两种药可以分开注射也可单打,用法均为每公斤体重0.05-0.1毫升,每日一次,连用2-3天。病重者可酌情加量。
4.23 肌注常福仙(广东海康10%弱酸性恩诺沙星),按每公斤0.2毫升,每天一次,连用3-5天。
4.24 肌注金方痢诺(主要成份:苦参碱、白头翁素、乙酰甲喹、654-2等)按每公斤体重0.1-0.15,每日一次,连用2-3天。
4.25 临床还可选用:硫酸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嘧啶钠、痢菌净等抗生素疗法。建议最好先进行药敏试验,在选择药物这样把握一些,疗效会更满意。
4.3对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4.31用重症王(厂家蓝天科技主要成份:苦参碱、葛根素、马齿苋、黄芪、金银花、有效因子等)每公斤体重0.2-0.25毫升,银翘黄肽冻干粉针(厂家吉林泰新主要成分:黄芩、金银花、黄芪、连翘、双花等中药提取物白细胞-干扰素等)按每瓶50公斤猪注射,这二种药混合一起肌注,每天一次即可,视病情连用2-3天。后海穴注射效果更佳。
4.32 用重痢克星(肌注或后海穴注射)(厂家蓝天科技主要成份:苦参、黄连素、诺氨沙星、转移因子等)按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每日一次,重症二次,连用3天。后海穴注射效果更佳。
4.33 取黄柏120克加水煎至200毫升,候温,进行肛门灌注就是灌肠,1剂三煎当天早晚各灌一剂,到第二天在灌注1次即可。
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并发症和酸中毒的出现,增强机体抵抗力强心可用纯黄芪多糖、复合B、EAD乳粉、5%葡萄糖混合饮水来促进疾病的康复,若猪出现脱水现象在加入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1000毫升配成口服液让其自由饮用),严重脱水的用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