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7|回复: 8

养猪环境控制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畜牧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四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但环境往往被养殖户所忽视,目前一些农村养猪环境很 是恶劣。当品种、饲料、防疫问题基本解决后,环境对于养猪将起决定作用。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越高,如果环境不适宜,其高的生产性能则不能充 分发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造成浪费;同时一些防疫措施难以控制疫病发生,影响经济效益。可见,环境控制是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保证。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 度、湿度、空气、猪舍卫生、饲养密度等。

  问:怎样控制猪舍温度?猪舍最佳温度是多少?
  答: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 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18℃。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 施。方法是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足水等,防止中暑。另外,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 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 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定时舍外排泄粪尿,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对于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四围的裂缝,防 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垫草,温水温食喂猪等,减少体温散失。

  问:怎样控制猪舍湿度?猪舍最佳湿度是多少?
  答:湿度大小对猪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和温度一起发生作用。如果温度适宜,即使湿度从 45%上升到95%对增重也无明显影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因体散热困难,导致食欲下降,采食量显著减少,甚至中暑死亡。而在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增 加,猪感觉寒冷,相应猪的增重、生长发育减慢。此外,空气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性微生物繁殖,使猪抵抗力降低,易患湿疹等皮肤病;如果过低,也会导致猪体 皮肤干燥、干裂。猪舍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为宜。为了防止猪舍潮湿,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来排除潮气,如天气阴冷,则可在 猪舍走道或地面撒石灰等来吸收潮气。

  问:怎样改善猪舍空气环境卫生?
  答: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垫料等的腐败分解,使猪舍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同时产生一定量 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臭味。此外猪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微生物。如果舍内空气潮湿污浊,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含量过高,会严重影响猪的食欲、健 康和生长,常引起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封闭式猪舍要经常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绿化、粉碎饲料远离猪舍,避免干扫猪舍地面,均可减少 灰尘。

  问:饲养密度对猪有什么影响?
  答: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用每头猪占用的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 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高,湿度大,灰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增多,噪声加大。为了防寒和降暑,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可 降低密度。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密度过大,猪过于拥挤,猪难以安睡,相互间的争斗增加,严重影响增重;密度过小,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 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养殖户来讲较好的饲养密度应为每头猪占地0.8~1.0平方米,每圈10~15头。

  问:对于废物处理需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有助于环境保护?
  答:近年来,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猪场的环境保护是指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猪场环境,避免受到外界污染物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农业化肥、农药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防止猪场的废弃物及污水对周围环境造 成污染。这是我国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它逐渐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因此要充分认识认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猪场的环境保护既 要防止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又要避免周围环境对猪场的危害。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 合理规划猪场。合理规划猪场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包括选址和猪场布局等。猪场地址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坡度,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水 源充足,水质好;交通方便,但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还应注意防疫卫生。一般要求猪场距离主干道不少于400米,距离一般干道200米以上,猪场周围环境安 静,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同时远离冶金、化工厂、屠宰场、医院等,以避免环境污染,有利于卫生防疫。猪场中各建筑物布局要做到利用土地经济,联系方便,尽 量缩短运输距离,对于农村小型猪场一般可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猪隔离区3个区。生产区是猪场的主体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和生产设施及饲料加工、贮 运、调制等厂房。各类厂房的安排应根据猪群特点加以考虑。对于饲养单一型肥猪的猪场只考虑一定规模下厂房布局即可;对于综合经营的猪场,应将不同生理阶段 的猪群分开,一般育肥舍位于猪场最前面,依次安排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舍。种公猪舍要与母猪舍隔开一段距离,相互间闻不到气味,不互相影响,配种站可安排在 公猪舍附近,饲料仓库及饲料加工间宜安排在场内适中位置,缩短饲料运输距离。隔离区包括猪隔离室、贮粪场等,应安排在猪场的最下风或偏风向,并与生产区有 一段距离。管理区应安排在猪场上风处一角。由于外来人员多,应与生产区隔开,以免造成疫病流行。
  2 妥善处理粪尿和污水。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燃料。采用农牧结合的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措施,对环境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猪的粪尿直接施入农田,或将粪尿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气物进行分解,既能使土壤直接得到肥料,又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采用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所以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良好。
   粪尿污水可以制沼气,沼气是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是甲烷。沼气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照明、作燃料和发电 等,发酵后的残渣还可作肥料。使粪污产生沼气的条件是:首先保持无氧环境,利用不透气的沼气池,上面加盖密封;需有足够的有机物;有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 25:1;温度要适宜,以35℃细菌活动最为活跃,产气多且快;沼气池的酸碱度保持中性,pH值在6.5~7.5时适宜,酸度大可用石灰石或草木灰中和。 沼气积累到一定容积后产生压力,通过管道即可使用。

 3 猪场绿化。猪场绿化对改善猪场环境有诸多好处:可以明显改善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可以净化空气,阻留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火、防疫、美化环境等。
  4 灭杀蚊虫。猪场易孽生蚊蝇,对人畜有害,因此要定时清除粪尿、垃圾等废气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同时使用杀虫剂或黑光灯(灭蝇灯)等杀灭蚊蝇。
  5 注意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避免水源被污染,一定要重视排水的控制,并加强水源的管理和定期卫生监测等工作。如果水质较差,应采取净化消毒措施后再使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maple_niu + 50 【转载精品帖】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0-9 1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好,但能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很难,能坚持做到更难!
发表于 2008-10-9 11: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国内的养殖水平大家有目共睹, 想改变观念很难,大部分养殖户习惯于用药,只要出现问题立马找兽医,希望用药来解决问题,实际上那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你不是就养一茬吧。根本问题是改变观念,这是我自己的观点,请各位大虾指点!
发表于 2008-10-9 17: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浪淘沙 思想不进取的人,一定会被市场淘汰,这只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
发表于 2008-12-3 15: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购买人工授精器材,请登陆www.dofu-ai.com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dofu 的帖子

产品很丰富。
发表于 2008-12-6 0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养殖环境控制系统

最优秀的养殖环境控制系统http://www.eastjanus.cn/indexl.html
发表于 2008-12-6 13: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人的观念需变革

目前,国内的养殖水平大家有目共睹, 传统的思想观念急需转变,养殖户的观念直接关系到养猪事业的成败!观念的转变需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正确的引导。
发表于 2008-12-11 15: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难度

:xuehu: 真的做起来个别的有难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11: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