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6|回复: 1

猪瘟临床病征的一些新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4 1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人们对猪瘟的认识已有几十年,但目前对其的认识仍在深化之中。看来临床诊断仍然是个问题,原因主要是由于必须进行范围广泛的鉴别诊断;同时,一些新的疾病,如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以及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的出现,而使诊断进一步复杂化;另外是还必须在不同病型(急性、慢性和先天性)之间正确鉴别。

    急性型  


    田间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是与病猪或污染(如泔脚)经口、鼻直接或间接接触。在饲养密集的区域病毒很容易在邻近的猪舍之间传播;疾病也可经公猪的带液传播。潜伏期为7-10天。在田间,当病毒引进后经2-周或更长时间才出现明显症状。出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依病猪年龄和病毒的毒力而定。比较大的种猪常为温和或亚临床感染。很难合理地确定一个毒株的责力,因为同一毒株依据宿主年龄、品种和免疫状态的不同会引起不同型的猪瘟。

    猪瘟可区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先天型,没有常伴随疾病的一系列经典症状。12周龄以前的仔猪大多为急性型;体温常可升高到40℃以上,但成年猪可不超过39.5℃。最初的症状为厌食、嗜眠、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变色、呼吸症状以及先便秘后腹泻。常见神经症状,如后肢软弱、步态蹒跚、运动共济失调和痉挛。感染后2-3周死亡,耳、尾、腹及四肢内侧常见典型出血。病毒存在于猪的唾液、尿液及粪中。

    剖检时最常见出现病变的器官是淋巴结、脾和肾。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肾脏出血大小不等,可从出血点到出血斑;出血点也可见于膀胱、喉、会厌和心脏,也可广泛出现于胸腔和腹腔的浆膜上。常有非化脓性脑炎。

    猪瘟病毒可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及免疫抑制,常导致继发性肠道或呼吸道感染。这些继发性感染的症状能掩盖是典型的猪瘟症状而常给兽医师以误导。一般急性型非洲猪瘟呈现非常相似的症状和病变。猪瘟鉴别诊断时应考虑猪丹毒、PRRS、香豆素(cumarin)中毒、紫癜出血、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PMWS)、PDNS沙门氏菌或巴氏杆菌感染,或任何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伴发有发热的肠道和呼吸道综合征,随着感染猪年龄增大(肥育猪和种猪),临床症状很少具有特异性,并且感染能随着抗体的产生而康复。

    慢性型

    慢性型猪瘟常导致死亡。当猪不能提供抗感染的有效免疫应答时,感染就发展为慢性。最初的症状类似于急性型,之后可呈现非特异性症状,即间歇发热、慢性肠火和消瘦。病猪在死亡之前可存活2-3个月,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一直带毒。当免疫系统开始产生抗体时,在血清中可短暂地检测到。此抗体不能在机体中消除病毒,并最终被病中和而无法检出。病变很不典型,特别是脏器和浆膜没有出血。呈现慢性腹泻的病菌猪,常在回肠、回盲瓣和直肠有坏死和溃疡。由于慢性猪瘟的临症很不特异,因而必须考虑和很多其它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先天型和迟发型

    虽然母猪常为亚临床感染,但病毒可通过妊娠母猪胎盘,因而在在妊娠全程均可感染胎儿,胎儿胎盘感染的结果依期和病毒的毒力而定。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胎儿流产、死产、木乃伊化和畸形,使繁殖指数降低,妊娠50-70天时感染,可产出持续毒血症的仔猪。这样的仔猪出生时临床上正常,并可活几个月,以后呈现生长不良、消瘦或偶发先天性震颤。此感染过程称作“迟发型猪瘟”。这些仔猪携带大量病毒,是危险的贮存宿主,在猪群中保持感染并传播,此型猪瘟必须与降低繁殖的细小病毒感染、PRRS、铯端螺旋体病和伪狂犬相鉴别。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ccdca + 1 [普通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15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怕的疾病,预防要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12: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