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6|回复: 1

免疫注射猪三联疫苗后为何仍暴发猪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11: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免疫注射猪三联疫苗后为何仍暴发猪瘟?
蔡联喜 ,邓洪文,陈修邓
(广东省江门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江门529000)


近年来,我市部分猪场因方便、省事、省钱等因素选取单免疫注射“猪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尽管此疫苗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推广应用,但有部分猪场在应用三联苗免疫后,仍暴发典型猪瘟,应引起广大养殖户及兽医工作人员注意。
1发病情况
我市某养殖户购入约15公斤的120头仔猪,休养3天后,每只猪免疫注射猪三联苗3头份,免疫后第4天猪出现食欲减退,先排干硬呈球状粪便后拉稀,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3℃,发病率80%,严重猪全身潮红,皮肤出现点状出血点,腹部发绀。畜主曾注射氨基比林、头孢王、黄芪多糖等药物均无明显疗效,经10天后,死亡80只,死亡率约67%。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2℃~43℃,先排干粪球后拉稀,有的表面跗着少量黏液,拱背寒战,神情疲倦,挤堆,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屎增多,结膜潮红,颈部、腹部及四肢远端皮肤出血,指压不褪色。后期叫声嘶哑,行走时后躯摇摆,极度衰弱。
3剖检病理变化
喉头、气管、支气管内膜有点状出血,且多汁呈泡沫状;肠系膜淋巴结及全身各部淋巴结肿胀,外表紫红,切面可见周边出血和典型的大理石样;脾脏膜面有突出于被膜表面针尖大出血点,部分病倒在脾脏边缘有豆粒大突出于被膜表面的紫黑色出血性梗死;肾脏土黄,表面有暗褐色的散在出血点;切面皮质增厚,也有点状出血;膀胱、胃、肠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大肠尤其是回盲瓣处有中间突起的圆形钮扣状溃疡。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检查
无菌采取未经抗生素治疗过的病猪肝、脾及心血抹片,经革兰氏、瑞氏染色后镜检,未发现细菌。肉汤培养未见浑浊。
4.2 病毒检查
  采取病猪的肾脏、脾脏,经猪瘟荧光抗体检查为阳性。
5确诊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
6治疗
6.1 病健隔离,加强消毒,补充电解多维。
6.2 病猪注射猪干扰素2毫升、猪转移因子2毫升、氟苯尼考5毫升,鱼腥草饮水。
6.3 健康或亚健康猪紧急接种猪瘟脾淋苗2头份每头。
采取以上措施能起到控制疫情蔓延和减少继续发病的作用。
7讨论与小结
引起本次暴发猪瘟疫病,一方面外购猪苗时,仔猪极有可能带有野毒,加上长途运输和气候等因素,抵抗力降低,加速了猪瘟发生。另一方面即使仔猪在原产地已经注射过猪瘟疫苗,但其免疫效果值得怀疑,在猪只没有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又加上长途运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到本地后随即注射三联苗而引发猪瘟。
7.1注意猪瘟疫苗与猪三联苗的合理使用
我国多年来规定的猪瘟弱毒苗肌肉注射的剂量每头份为150RID(RID为兔体感染量或兔体反应量),而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免疫时,肌肉注射的量为100PD50(PD50为猪体半数保护数),折合为400RID,所以免疫注射猪瘟疫苗时应适当加大剂量,其最佳剂量为4头份每头猪,但勿盲目加大剂量,引起免疫抑制。猪三联苗同样存在含猪瘟剂量不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三点注意:①从免疫时间上来说,猪三联苗不要用于断奶前的仔猪,更不能用于“超前免疫”。 ②对于猪瘟免疫来说,第一次应使用单独的猪瘟疫苗免疫,以后可用猪三联苗做第二次加强免疫,因为猪丹毒、猪肺疫多发于60日龄后的生长育肥猪,此时可选用猪三联苗进行加强免疫。使用“猪三联苗”时,不可任意加大剂量,以免引起严重反应。③“猪三联苗”中所含的猪丹毒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遇到抗菌类药物时,会被杀死而致疫苗失效。所以在用猪三联苗免疫的前后7天不能注射或饲喂任何抗菌药物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过对断奶仔猪注射三联苗的同时另注射2头份猪瘟疫苗,对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有良好的效果。
7.2注意科学选用猪三联苗稀释液
从调查中了解,在使用猪三联苗稀释液中,有使用生理盐水,也有使用20%氧化铝生理盐水,更有甚者用蒸馏水或“凉开水”。对于冻干苗,疫苗中的细胞、活病毒或活细菌遇到蒸馏水或“凉开水”时,会加速它的崩解或灭活。尤其是病毒大多存在于细胞中,细胞遇到这种渗透压不同的稀释液时会遭到破坏,致使病毒粒子被暴露而加速了疫苗的失效。“凉开水”还会被外界微生物污染和混入杂质,常使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失败。所以必须正确使用稀释液,在稀释猪瘟疫苗时应使用灭菌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在稀释“猪三联苗”时,如侧重于猪瘟的免疫可使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液,但对猪肺疫和猪丹毒的免疫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如侧重于猪丹毒和猪肺疫的免疫时,则应使用20%铝胶生理盐水(20%一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而猪瘟的免疫效果则会受到一定干扰。因为铝胶生理盐水可减轻注苗所引起的全身反应,延缓疫苗的吸收,延长猪丹毒和猪肺疫的免疫期,但铝胶生理盐水对猪瘟免疫力的产生速度和抗体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7.3 猪病的复杂化、多重性感染,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近段时间发生的“猪高热症”,在发生“猪高热症”疫病中感染猪瘟病毒的几率也比较大,因此,如何有效做好猪瘟预防免疫也是非常重要。笔者建议,尽量避免猪在配种和怀孕期间注射猪瘟疫苗或“猪三联苗”。许多研究证明,猪瘟强病毒株或疫苗毒株都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注射猪瘟疫苗时应避免与蓝耳(PRRS)、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等病的弱毒苗同时使用,最少应间隔一周以上,以防止产生干扰而致免疫失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23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猪瘟还是用单苗免疫吧,我总感觉三联苗不可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01: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