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0|回复: 0

当前母猪繁殖障碍的综合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9 14: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2007年以来,我国各地养猪场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母猪产后恶露不尽、产后不发情、发情延迟、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的现象,导致猪场母猪受孕率降低、存栏量下降,甚至有些猪场无仔猪可养,给养殖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一下对此问题的处理,以供养殖场参考。


1  发病特点


    各胎次母猪均可发生,尤其是初产母猪,发病率更高。发病范围较广,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猪场发病比例较高,有些猪场能繁母猪发病率甚至达到15%以上。各地猪场发病症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发情  母猪产仔正常或发生流产、死胎等症状,母猪在仔猪断奶后,不表现任何发情症状。
    1.2  发情延迟  仔猪断奶后,母猪发情延迟,有的母猪断奶2个月才出现发情现象。
    1.3  不受孕  有些母猪产后出现恶露不尽,流一些石灰样物质,出现发情现象,但配种后不能受孕。
    1.4  屡配不孕  一部分母猪怀孕正常、产仔也正常、产完仔后也未表现其它症状,仔猪断奶后母猪也有发情表现,但多次配种却不能受孕。
    1.5  怀孕异常  母猪出现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儿,产弱仔比例增加、产期推迟、假妊娠等症状。
    1.6  产后异常  母猪产后胎衣不下、恶露不尽、采食量下降等。


2  病因分析


    2.1  疫情因素  2006年我国各地先后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造成大批猪只死亡。一直到现在各地猪场仍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蓝耳病病毒对母猪的生殖器官会产生严重影响,它不仅可以在子宫内膜上增殖影响母猪受孕,同时还可使母猪卵巢功能下降,甚至卵巢萎缩,导致母猪发情延迟、产后不发情等其它繁殖障碍症状。


    2.2  饲料因素  2007年10月左右,河北、河南及东北地区等玉米主产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导致玉米发霉严重,而随着新玉米的使用,猪场霉菌毒素中毒问题愈加突出。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T2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毒素,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母猪卵巢萎缩、卵泡变性从而导致母猪流产、死胎、假妊娠及发情不正常。


    2.3  细菌感染引起的生殖系统感染  随着夏季的来临,尤其是南方进入汛期,炎热潮湿的天气更加利于细菌的孳生和繁殖,因此夏季也是猪子宫内膜炎的多发季节。引起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而葡萄球菌、链球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37度。


    除此之外,伪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等病原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因素、营养方面、人工授精操作不当和遗传因素也可以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


3  防治方案


    3.1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保健  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或紫锥金毒康、维多力康、氟尼康,提高母猪自身抵抗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蓝耳病病毒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会。
    3.2  母猪产前1天肌注氯前列烯醇10毫克。
    3.3  母猪产后胎衣排出后子宫内灌注“促孕灌注液”一支,隔日再灌注一支。
    3.4  饲料中长期添加“远征脱霉剂”1~1.5千克/吨。

 

作者: 河北远征药业 赵茂华、徐会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02: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