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71|回复: 5

早期仔猪断奶后常见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5: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仔猪的早期断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仔猪早期断奶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另外,在猪疾病越来越复杂的今天,仔猪的早期断奶使某些传染病由母猪传染到仔猪的机会大大减少。所以仔猪的提早断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仔猪提早断奶,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减少母猪病原传给仔猪的机会和提高仔猪的健康状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仔猪的自身因素、应激因素和营养及管理等因素影响,往往造成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紊乱,对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重者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死亡。仔猪断奶后最常见的问题是生长停滞、腹泻和水肿病,现就其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加以浅述。

1临床表现
1.1生长停滞
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几天内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甚至拒食,造成仔猪体重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仔猪表现为消瘦,皮毛粗乱,行走不稳。往往需要一周后仔猪体重才会重新增加。仔猪断奶后的生长停滞对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有资料报道,断奶后仔猪体重每掉膘0.5千克,达到上市体重标准的时间就会延长3~4天。
1.2腹泻
    断奶后仔猪常常会发生腹泻,给仔猪生长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病死率可达10%~20%,高的可达4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排黄绿色稀粪,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有的食欲减退或不食,直肠温度正常,严重者耳部发绀,最后导致脱水死亡。
1.3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和致水肿毒素引起的,多发于断奶后第二周,发病率一般为5%~50%,死亡率几乎可达80%以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眼睑肿胀,惊厥和麻痹,发病后数小时或几天内死亡。剖检以肠系膜、胃大弯和贲门水肿为特征。


2发病原因
2.1应激因素
2.1.1心理应激  仔猪断奶后母仔分离,对母猪失去依赖,仔猪思母心切,在圈内不停地哼叫和走动,惊恐不安。
2.1.2营养应激  仔猪断奶后从母乳喂养转向饲喂干饲料,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营养和被动免疫的途径中断,由于其生理特点,又不能及时适应新饲料,致使仔猪摄取营养减少和抗病力下降。
  2.1.3环境应激  仔猪从分娩栏转到保育栏,因抓取、运转、合群、环境改变、温度和湿度的差别、喂养方式的不同,致使仔猪暂时不能适应新环境而发病。
2.2生理因素
  2.2.1早期断奶仔猪免疫系统还不健全,断奶应激又可造成免疫抑制,使抗病力下降。另外,饲料中的抗原也能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
  2.2.2仔猪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消化酶分泌不足对饲料消化不充分。新生仔猪本身能分泌消化母乳的各种消化酶,而且乳糖酶含量很高。并可分泌足够的脂酶和蛋白酶消化母乳中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其它酶的分泌量及活性则很低。另外,早期断奶应激使正常的消化酶分泌受到抑制。因此,选择仔猪补料的原料时,应特别注意原料的可消化性。而加入酶制剂,则无疑会缓解此时仔猪体内酶源缺乏的状况。
  2.2.3胃酸分泌不足,胃内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消化,抑制大多数病原菌。仔猪吮乳可获得大量乳糖,乳糖可被分解为乳酸,弥补胃酸不足。而固体饲料中乳酸较少或没有,使胃内pH值升高,抑制了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同时,pH值升高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致使肠道菌群失衡。
2.2.4免疫力低,初生仔猪可通过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获得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3周龄后,母源抗体下降。而断奶应激则会同时降低循环抗体的水平,抑制细胞免疫的能力。为了避免在此时期发生腹泻等疾病,可以在日粮中加入富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浆蛋白粉及抗菌药物。
2.2.5饲料抗原物质的影响:日粮中具有抗原活性成分的蛋白质及多糖等可能引起仔猪过敏反而,从而损伤仔猪的肠道组织,其一方面会导致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的数量和活性下降,另一方面使病原微生物容易在被损伤的肠道中大量繁殖,以致仔猪发生营养性和病原性的腹泻。所以,在配制此时期的仔猪日粮时,可以采用经过膨化工艺的植物性蛋白等原料进行调质处理,并在饲料调配中适当添加一定量的植酸酶,从而去除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帮助仔猪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3防治措施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猪场必须做到:养猪的各生产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制,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接触感染病原的机会;建立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机会,减少或杜绝猪群继发感染的机率;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增强肺部的抵抗力;采取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控制整个猪群对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的机会;根据仔猪断奶前后的生理特点,为其提供优质饲料,并添加酶制剂、活菌、酸制剂等。
3.1营养调控 
3.1.1配制全价日粮,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蛋白质水平以18%为宜,一般不要超过20%。尽量多用优质动物蛋白质饲料,降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用量,少用或不用菜粕、棉粕等杂粕。
3.1.2确保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配制含乳制品等优质原料的仔猪饲料。可添加5%~10%的乳清粉、3%~10%的脱脂奶粉、2%~5%的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5%~10%的优质鱼粉、5%~10%的葡萄糖、2%的油脂等。
3.1.3饲喂膨化饲料。饲料经过膨化,即可以杀菌消毒,又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适口性。如配合料中添加5%~15%的膨化大豆就能提高饲料利用率10%以上。
3.2添加饲料添加剂
3.2.1酶制剂的应用,可弥补消化酶的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2.2酸制剂的应用,可降低胃内pH值,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常用的有柠檬酸、延胡索酸和复合酸制剂,添加量为1%~2%。
3.2.3益生菌的应用,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等益生菌,能在仔猪肠道内大量繁殖而抑制病原菌生长。但应注意不要同抗菌药物同时应用。
3.2.4抗菌促生长剂的应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但要注意用药量和停药期。
3.2.5微量元素的应用,饲料添加微量元素不但可补充必须微量元素,如铜、锌、砷等元素,还有抗菌促生长的作用。
3.2.6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如仔猪的免疫球蛋白、卵黄抗体的应用,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3.3饲养管理
3.3.1早期补铁,仔猪出生后三天和十天,分别给仔猪注射远征血旺1毫升/头,铁元素在猪的微量元素营养需求中,应该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参与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铁是乙酰辅酶A、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必须的成分,它们参与了体内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而获得能量。含铁酶单胺氧化酶等在组织内起着分解代谢废物的解毒作用和杀菌的机能。缺铁时淋巴细胞的DNA合成受到影响,体内抗体的产生受到抑制,淋巴细胞就失去了对特异抗原的敏感性,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白细胞或奶中的乳铁蛋白能够将肠道内游离的铁离子结合成复合物,以便于乳酸杆菌的利用,从而抑制了大肠杆菌的作用,能够很好地预防新生动物尤其是仔猪的腹泻。 
3.3.2仔猪应早期补料,进行逐步断奶,饲料当中加入黄金搭档等微生态制剂,调整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减少肠道有害毒素的分泌,远征黄金搭档集木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于一体,可弥补消化酶的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胃内pH值,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可早期在仔猪肠道定植,有效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繁殖,促进仔猪顺利渡过断奶过度期。本品使用方便,直接拌于饲料即可,1000克/1000千克饲料,投入低,收效高。断奶时最好采取移母留仔的办法。
3.3.3断奶后要注意保温,控制室温在20℃~25℃,保持猪舍干燥,保证良好的卫生状况,防止贼风袭入。
3.3.4适当限饲,仔猪摄入自由采饲量的85%就能充分生长,过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腹泻 。
3.3.5药物保健,仔猪出生后配合三针保健程序,在1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注射奥克米先0.5毫升、1毫升、1.5毫升,对病情严重不能饮水者,要及时进行强心和输液,同时注射仔猪止痢王0.1毫升/千克体重,断奶前一周,也可在饲料当中加入高利高,每吨饲料添加1000克,可促进仔猪顺利断奶,减少断奶性腹泻的发生。


河北远征药业  赵茂华 王东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8-2 1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抢先看,:gongsi:
发表于 2008-8-17 15: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资料手下了
发表于 2008-8-21 2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sdsd: :tiaotiao:
发表于 2009-3-24 21: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排版有些让人头晕
发表于 2009-3-25 0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0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2 17: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