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炎是奶牛三大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型的大多数人都很容易诊断,但隐性的就需要一些辅助的诊断手段才能确定。隐形乳房炎又是酒精阳性乳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趁正直夏天这个高发阶段,写些关于隐性乳房炎方面的资料,供广大奶牛养殖工作者参考。
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很高,但由于症状轻微,常为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下降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极易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给养牛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在重视临床型乳房炎防治的同时,更应重视对隐性乳房炎的识别和防控,奶的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而被淘汰,并可转成临床型。
1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和发病机理
1.1隐性乳房炎的病原。
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原菌很多,它的发生是病原,机体防卫功能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数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还有支原体,病毒等也可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
1.2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理过程和普通炎症过程相似,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感染细菌及其毒素对乳腺组织和毛细血管作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浸出,如各种免疫蛋白有单核巨筮细胞,中性粒细胞,多形核粒细胞.与此同时体细胞脱落增加,过氧化物酶,髓过氧化物酶,凝固酶,C-反应蛋白,间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氯化物无机离子等都存在于奶汁中.
2诊断方法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病原菌虽已侵入奶牛乳房,但无临床症状,乳汁也无肉眼可见异常,而炎症反应已在乳腺内部进行,用试剂或其他方法可检出。
2.1用溴麝香草酚蓝试验测定牛乳PH值,呈黄绿色为正常乳,绿色为可疑,蓝色至青绿色(PH6.6)为阳性.牛乳氯化物测定,黄色为阳性,表示氯化物含量超过0.14%,棕色为阴性.
可用o.5%溴麝香酚蓝(溴麝香酚蓝0.5 g加10%酒精100 ml配成)作为指示剂,在白纸上滴一滴,颜色是黄的(PH6.5以上) 为正常乳, 遇到碱性液体会变绿色(PH6.6)。然后,滴上被检乳叶的乳汁,如果变绿,结合奶牛产奶量已开始降低,则可初步诊断患有隐性乳房炎。但在奶牛泌乳末期,乳汁碱性增强,可出现假阳性,要注意鉴别。如颜色不变,则表示没有乳房炎。
2.2 4%苛性钠凝乳试验法:
在一块有黑色背景的玻璃上,加入被检查鲜乳汁5滴,再加入4%NaOH(苛性钠)2滴,用火柴棒或牙签迅速进行同心圆状均匀搅拌10~20s,直径在2cm左右,进行观察判定。乳汁无肉眼异常变化,不透明者为阴性,没有感染隐性乳房炎;乳汁出现小颗粒状物者为可疑;乳汁略微透明,有凝乳块形成者为弱阳性,奶牛已经开始患有隐性乳房炎;乳汁呈水样、透明,有比较大的凝乳块形成者为阳性,奶牛已患上隐性乳房炎;乳汁完全透明,全部呈凝乳块状,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情况比较严重。
2.3H2O2(双氧水)试验。取被检查鲜乳1滴于载玻片上,加6%~9% H2O2(双氧水)1滴,在短时间内有气泡生成者为阳性,证明奶牛已经患有隐性乳房炎。以上两种诊断所用的乳汁为弃掉前一、二把乳,也不要选择初乳期、干乳期的乳汁。
2.4 乳房炎试纸检查隐性乳房炎。该试纸一包是100张, 每头牛每周检查2次,可以使用1年。
2.5 奶牛早期乳腺炎检测仪。这种仪器可在乳腺炎早期,肉眼无法判断时就可测定母畜是否患乳腺炎。它对保护牧群健康和高质量的产奶提供了有益和可信赖的帮助。早期乳腺炎检测仪的探头可探测和分析牛奶中电阻的瞬间变化。探测器没有活动零件,测量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试剂。
2.6 简易诊断法。把30克洗衣粉溶于1.5升热水中,加热至沸腾,沸腾时间不超过1分钟放置3-4小时,然后将上清液吸出,或用几层纱布过滤即可.该法效果比较粗,适合没有条件的奶农做初步诊断。
2.7 乳汁澄清法诊断乳腺炎。
特制的一种玻璃试管,其内径不得大于14rnm,取乳量不得少于10ml.其方法是在挤乳后,从每一乳头收集残乳10-15m1,在冰箱或别的冷处放置16-18个小时,然后在第二天可见到试管底的沉淀物厚度在O.1cm以上,呈略带黄色或兰色,乳酪层呈粘滞,粘液状,例如,管径为13rmn,乳量1 Om1.第二天观察可见乳柱75mm高,乳酪7mm厚,乳清66mm高,底部沉淀物2mm厚,上述检查完毕,再取沉淀物一滴制成抹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5分钟,罗曼诺夫染色法染色.镜检发现有各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白血球,嗜酸细胞,淋巴球以及其它体细胞等,即可确诊为隐性乳房炎.
2.8 体细胞法
白细胞随着血液不断循环,当身体受到感染或伤害时,它们就抵达受伤部位.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巨噬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第二种是淋巴细胞,尽管数量较少,但却起着控制免疫反应和产生抗体以抗拒细菌破坏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体细胞数的升高说明免疫系统发出警报:多项研究证实乳腺感染,牛奶质量及体细胞数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3发病规律
3.1隐性乳房炎在每个乳区均可发生。左侧乳区高于右侧乳区,前后乳区差异不显著,由于实行左侧挤奶,左乳房与人手接触机会远高于右侧,因此左侧隐性乳房炎感染率比右侧高。
3.2隐性乳房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泌乳奶牛。5岁以上泌乳奶牛患病率显著高于2~4岁奶牛的患病率,。
3.3任何胎次的奶牛均可发生乳房炎,3胎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偏高,而头胎牛发病率最低。因为长期挤奶,乳头管开放程度提高,乳头管和乳腺的防御机能下降,外界病原菌易侵入乳房,导致了乳房炎发病率的逐渐升高。
3.4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不同泌乳月之间差异显著,尤其是处于第5、6泌乳月及第9泌乳月以上的奶牛发病率较高。
3.5隐性乳房炎与产奶量间的关系。日均产奶量在20 kg以下(包括20 kg)的奶牛发病率显著高于20 kg以上组。
4 综合防治措施
4.1治疗。
4.1.1西医治疗
4.1.1.1用5%碳酸氢钠300~600 ml静注,每天1次,连用3~5次。或用小苏打粉50g,每天2次内服,连用6天。
4.1.1.2用盐酸左旋咪唑5.5 mg/kg体重拌于料内喂服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次;或者用左旋咪唑配合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及治疗乳房炎的中西药复方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
4.1.1.3补充维生素E和硒。日粮中及时补充维生素E和硒,每天每头内服亚硒酸钠20mg、维生素E0.5g或者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注射液肌肉注射20~50毫升,1日1次,隔3天再1次。
4.1.1.4 干奶期治疗时最佳时期。比较有效的药物:头孢塞呋钠1克,醋酸泼尼松10毫克,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10毫升(1乳区剂量),或双倍干奶剂量的商品干奶药等乳头注射。
4.1.1.5生殖股神经封闭。奶牛站立保定,在阳性的一侧3~4腰椎横突间,离背中线6~7厘米的背最长肌外缘斜着进针,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毫升,效果优于青霉素+普鲁卡因。
4.1.2 中医治疗。
4.1.2.1 因产后气血瘀滞、恶露不尽继发的隐性乳房炎,药用党参40 g, 黄芪60 g,当归40 ,川芎30 g,红花30 g,桃仁30 g,丹参30 g,王不留行30 g,金银花30 g,蒲公英60 g, 连翘40 g,炒白术50 g,茯苓30 g,炙甘草30 g。水煎灌服或碾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4.1.2.2 若怀孕期患隐性乳房炎,药用党参40 g,黄芪60 g,当归40 g,炒 白术50 g,金银花4 0 g,蒲公英60 g,连翘40 g,黄芩60 g,栀子40 g,茯苓40 g,炙甘草30 g。水煎灌服或 碾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4.1.2.3 被畜禽粪便污染,继发的隐性乳房炎,药用党参40 g, 黄芪60 g,炒白术5 0 g,当归40 g,川芎30 g,王不留行30 g,通草30 g,栀子30 g,金银花40 g,蒲公英80 g,连翘40 g,茯苓30 g,炙甘草30 g。怀孕奶牛去川芎、王不留行、通草,加黄芩50 g, 水煎或碾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4.2 预防
4.2.1 搞好挤奶卫生改善畜舍环境,使畜舍通风良好,在乳房炎高发季节定期进行消毒。牛床、垫草及时清扫更换,保持牛体卫生,尤其是乳房要清洁、干燥。要保持挤奶杯的清洁,及时更换易损坏的挤奶杯“衬里”,坚持正确的挤奶程序。
4.2.2 良好的挤奶操作规程是预防乳房炎的主要措施之一。挤奶前用消毒药浸泡乳头,然后用单独的消毒毛巾擦干。消毒药液可选用3%次氯酸钠、0.5%洗必泰、0.1%雷夫奴尔、0.1%新洁尔灭等,现用现配。手工挤奶应尽量缩短挤奶时间,以免造成乳头损伤。机器挤奶前要严格作好挤奶机的管道、乳怀及其内鞘的清洗消毒。
4.2.3 定期检查挤奶机的性能要保持挤奶机真空的稳定性和正常的脉动频率,挤奶时注意观察,以免损害乳头管的防护机能。
4.2.4 母牛干奶期是乳房炎控制中最有效的时期。干奶期预防,是目前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在干奶前最后挤乳后,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的抗生素,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泌乳期间遗留下的感染,而且还可治疗干乳期间新的感染。
4.2.5 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青绿、青贮料饲喂量,营养平衡,产犊后随着奶量的变化添加精饲料。
4.2.6 加强运动,保护好乳房每天要适当运动,注意乳房的防护和保养。
4.2.7预防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4.2.8定期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