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温保存 当外界环境温度不超过8℃时,液体灭活疫苗可常规运输;当超过8℃时,需冷藏运输。冻干活疫苗须冷冻保存,灭活苗2-8℃保存,不得冻结。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忽高忽低而造成反复冻融,以免疫苗失活或降低效价。
2、注意标称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标示的内容是否相符。要明确装置、稀释液、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禁止使用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含有霉菌、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
3、避开抗生素 接种弱毒菌苗前后一周内,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及含有抗生素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因抗生素对细菌性活疫苗有抑杀作用。
4、正确免疫 疫苗用前应升至常温,开封或稀释后充分摇匀。稀释弱毒疫苗,应用专用稀释液,若无专用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稀释,严禁用热水、温水及含氯等消毒剂的水稀释。饮水免疫的,免疫前应停喂水2-4小时;注射免疫的,不可打飞针,注射部位要准确;滴眼滴鼻免疫的,可适当增大疫苗的接种量,等疫苗完全吸收后才能放开。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暗处,宜2小时内用完,最好不超过4小时。多种疫苗不能混合注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分两侧注射。
5、健康接种 禁止给不健康动物接种,因为不健康的动物接种疫苗免疫效果差,或无效,甚至加重病情。体弱、发病、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畜禽,宜待机体恢复正常后接种。
6、做好器械消毒 注射针头及其它器械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煮沸法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宜选用75%酒精或5%碘酊消毒,每只(至少每栏舍)畜禽更换一个针头。免疫接种完毕,应将用过的疫苗瓶、皿、注射器及剩余的疫苗液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7、预防不良反应 有些疫苗使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在使用前应备好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等。注射疫苗后可能有少量畜禽会出现减食或体温升高,一般1-2日即可恢复。怀孕后期的家畜应慎用或不用反应较强的疫苗。
8、做好记录 免疫结束后,应认真做好免疫记录,详细注明畜主姓名,免疫时间,畜禽类别、日龄、性别、数量,疫苗名称、产地、批号、剂量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